阿底峡生平

00:28

童年及放弃王族生活

印度东部柔佛地方的孟加拉(伽邦罗)城有座金幢宫,国王名叫善胜,王妃名叫胜光。王宫十三重金顶相叠,饰以两万五千面金幢。王宫内有无数的花园、湖泊和苑林环绕。王国富敌中国。

王有三个儿子,长曰莲华藏,次曰月藏,三曰胜藏。正是二王子后来成为杰出的导师 – 尊者阿底峡(982 – 1054年)。

阿底峡十八个月时,父母在比扎摩罗为他举行了首次说法。未经授导,他礼敬内臣并诵道:“父母顾眷,我得富贵身,得见诸多尊者,自今永为归依处。”及至导示外臣,阿底峡祈愿能慧根具现以满足他们之愿望。他还祈愿能不被家法约缚、处僧伽中以求法,永不傲骄、对他人常存悲憫。对一髫龄儿童而言,这足堪出奇。

随着年龄渐长,阿底峡想成为一名云游僧人的愿望也日渐强烈,但是其父母对他别有期望。三位王子当中,阿底峡最为聪慧,而他出生时的种种吉兆也使他们确信他应当是王位的继承人。因此,当阿底峡十一岁,根据当时风俗达到婚育年龄时,父母亲为他择偶做了精心准备。

婚礼前夕,本尊空行母在他梦中显现如生。空行母告诉他五百生中他一直作为云游僧,因此对瞬息之尘世欢娱应无所留恋。空行母解释说,堕入其中的普通人解脱要相对容易,如同陷入流沙中的山羊;但作为王族,阿底峡解脱非常困难,情形如陷入流沙中的大象。阿底峡对谁也没有谈及此梦,而通过其他理由巧妙地摆脱了此次婚姻。

阿底峡决意要寻访精神导师,于是告诉父母要去巡猎。他带领一百三十骑士离开了王宫。他在一丛林遇见修出离法的内道者婆罗门逝多梨(胜敌)。少年阿底峡从逝多梨那里领受了生命中之正道,受了菩萨戒。于是,圣者逝多梨派他去著名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的觉贤(菩提贤)大师处。

阿底峡即可和骑士们动身到那烂陀寺,他从觉贤处再次受了菩萨戒及其教义。嗣后,阿底峡师从依止大智鹃、小智鹃接受教导。后者奉劝少年阿底峡回宫,对人人礼遇,同时以洞察此种奢华生活之弊,然后返回以报知。

看到阿底峡回家,父母不胜欣喜,以为他终会安住娶妻并为将来御宇筹计。然而,少年阿底峡告知父母,他并非出去巡猎,而是去寻找精神导师。并表白自己唯一所愿乃过宁静禅思之生活,此来但为恳请父母容许他放弃王储之义务。

父母对阿底峡之言辞颇感震惊,试图劝服他不要出离。他们认为阿底峡可以二者兼顾,在王宫近处建立伽蓝,研修佛法、惠施穷苦。父母求告阿底峡不要返回丛林。但是,阿底峡坦言对王族生活丝毫无所留恋。他说,“金幢宫于我如地狱,所供公主如魔鬼之女,甘美佳肴如腐狗之肉,锦衣宝饰与垃圾堆中之破烂无所异殊。而今往后,我意已决,居于丛林之中,投于小智鹃菩萨门下。我唯所请,些许牛奶、蜂蜜和黑糖,然后我当出离。”

父母无奈,只能应允。于是阿底峡携带上述资粮和坚持与他随行的大量王宫侍从返回丛林。小智鹃菩萨于是送他到黑山的罗喉罗笈多处开始修习密宗。阿底峡和随行的所有侍从,并告白金刚乘大师罗喉罗笈多如何师从众多导师修习,但仍然不能摆脱王族生活之羁缚。罗喉罗笈多给阿底峡做了首次加持,灌欢喜金刚顶,以本尊固其心志。嗣后,罗喉罗笈多派八名弟子与阿底峡回宫,八名弟子四男四女,衣不蔽体,饰以大瑜伽之骨饰,精于世道。

凡经三月,阿底峡在宫中围拥于这些新异的伙伴中,行为出格叛道。最终,父母只能绝弃对爱子的所有希望。他们以为阿底峡业已疯狂,完全答应他和那些令人作呕的伙伴一劳永逸地离开王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