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续对于道次第中高级视野的需求

简介

在这系列课程的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初级动机,也就是避免投生恶趣,而能投生善趣。尤其是我们想要获得宝贵的人身,好让我们增益自己的修持。

中级的视野是,我们不只要断除较差的投生,而是要全面断除无法控制的投生。我们的目标是解脱。

高级的动机是以获得同佛一样的证悟为目标,好让我们可以完全利益他人。仅管我们生生世世都增进自己,我们的原始动机是要最大程度地利益他人。

中级视野

第一圣谛:苦谛

我们第一个要探讨的就是去思惟痛苦,以及思惟在善趣中的困境,这两种思惟的重要性。在前一个视野当中,我们的目标是要免于恶趣当中粗大的痛苦。此处我们要了解,我们凡庸的快乐其实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痛苦。

我们在人生当中所经验到的快乐,以及天神在祂们生活中所经验的快乐,都是不可靠而暂时的。它不能满足我们,也不会持久- 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下一秒会觉得怎样。我们总是想要更多,但就算得到了,我们的经验也会转为不快乐。好比巧克力:吃一点会让我们快乐,所以我们想要更多,直到我们吃到胃不舒服。如此不幸,世俗的快乐总会变成痛苦跟不快乐。

在每本续部成就法当中都有一个供养的段落。我们想象供养他人,使他们快乐,或是供养以某尊佛尊为形相的自己,我们接受并愉快地享用供养。这是一种免于所有负面情绪跟心理障碍的快乐- 不是我们变动且令人不满足的凡庸快乐。

当不快乐的因被永远消除,我们所经验的快乐也就永远持续,不会减损。如果快乐是建筑在一个不能持久的条件上- 好比美食- 那当然,这个快乐就不可能持久。如果我们在没有密续修持的状况下追求凡庸的快乐,那这就是我们会得到的:从不快乐暂时跟表面的逃脱。我们可以禅坐并且想着一切都很完美,但当禅坐结束,我们又不快乐了。

在最高级的密续中,我们也试着专注于含有乐的觉知的空性。这是什么意思? 再一次,重要的是别把这跟像得到美食或按摩之类的平庸快乐画等号,它是完全不带负面情绪跟障碍的喜乐。它应该是没有执着的,这跟我们通常强烈执着于某事物的平庸快乐截然不同。

有时候人们会把佛的形相误认为「超级天神」或西方宗教的圣徒,所以重要的是去记得天神也有痛苦。当我们专注于面前的佛像,我们要了解祂们远远超越天神。许多长轨修法包含了对不同天尊的大量赞颂,所以很容易混淆,觉得这些赞颂是要向祂们许愿。赞颂的真正重点是要忆念祂们的功德,激励我们也想要达到同样境界。佛陀具有完全平等心的功德,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接受佛陀的帮助,我们无论如何都能获得,不管供不供养。

第二圣谛:烦恼跟无明(集谛)

我们思惟六道的痛苦后,我们透过第二圣谛来看看痛苦的原因:烦恼。

烦恼造成我们的痛苦,因为它让我们作出破坏性的举止,造成负面的潜能,而带来较差的投生。反过来,建设性举止所带来的正面业力潜能会带来轮回中较好的投生。

我们因为烦恼而作破坏性的行为,而烦恼是基于对真实以及因果的不明了。即使我们在轮回层面下作出建设性的行为,我们仍然不明白我们如何存在,而且这些行为也还是可能混有烦恼。在死亡之际,我们无明所引发的负面或者正面业力会导致在轮回中的不同转生。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烦恼及其底层无明的过患。

在我们开始修密续之前,很重要的是要先减少我们的烦恼力量。这不是说我们得先要完全免于忿怒或执着,但我们得先把我们的情绪处理到一个程度。虽然我们会以烦恼- 贪、瞋、痴、慢- 为道用,但若我们不先在克服它们上取得进展,就有被它们带着跑的危险,最后变得情绪混乱、行为恶劣,造下更多负面业力。

一个例子是贪欲。有许多密续的观想形相看起来跟性有关,而我们常在修行中把自己想成交合的一对。在此,这一对并不是平凡的男女。反之,这种形相是父母,母亲代表空性,父亲代表方便。父母-方便智慧的交合产生后代,代表佛果。密续典籍说我们要用贪欲来去除贪欲。因此如果我们没有被贪欲带着跑的危险,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来创造喜乐心,加上对空性的了悟,就能彻底清除所有的贪欲。这很细微 - 即使是对此经验有一丝实执,都会阻碍了悟空性。

另一个例子是忿怒。许多密续修持会要我们观想自己是威猛的形相,在此我们用我们自己的忿怒作为武器来摧毁自己的负面态度。这对那种对自己太温和的态度尤其有用,或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成佛。再一次,如果我们在开始修持前没能对克服忿怒取得很大的进展,我们就会在心理上打击自己,并且对别人的烦恼没有耐性。

第三圣谛:出离心(灭谛)

我们了解痛苦以及痛苦的成因之后,我们需要看到有一个真实停止这两者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有出离心:免于痛苦的决心,基于这是可能达成的自信心。如果我们没有这一点,一切都是空想。

我们也要决定出离我们平庸的显现,也就是我们把一切都看成独立实存的个体,好像它们是用塑料袋包着的,跟其他东西没有接触。我们的心与外显以一种迷乱的方式连结,觉得外物以其显现的方式实存,而我们想要某些,排斥某些,对其余的无感。要真正决心断除我们寻常看世界的方式,是极为困难的。然而抓取这些外显,正造成了我们的痛苦,而我们必须生起断除它的决心。

我们要小心不要走极端,觉得我们的心认识外界的平庸方式是虚假的,所以一切都不存在。这种虚无主义是危险的,因为这会让我们忽略受苦者,觉得他们完全不真实。

第四圣谛:三种高上训练 (道谛,三学)

透过以出离心为动机,我们修习三种高上的训练:

  • 戒律,若无此就无法维系修行
  • 静虑,若无此就无法作复杂的观修
  • 辨别慧,以此了解真实与迷乱之间的差异

戒律先看我们的行为跟言语,然后看我们的心。静虑是要得到不散乱、不矛盾,不昏沉等的心境。这种心境可在密续修持当中逐渐培养,但如果一开始完全没有就很难起头。理想状况下,我们应该已经有了振奋的、完全专注的心境,称为奢摩他,能维持数小时不中断不退失。

在生起次第时我们修习想象力,我们需要专注于大量的细节:我们应该能观想象宇宙一样大的曼荼罗当中的所有尊身,同时能把它收入鼻尖上的一滴水中,在四小时当中不散失。当我们能办到这一点,我们才可以开始修圆满次第,实修我们的细微能量系统。如果我们不能明晰观想曼荼罗的每个细节,那就不可能期待真正能调动脉中的风息能量。如果我们在没有激光般锐利的专注力时就试着控制能量,可能会扰乱它从而对神经系统跟心产生很大的伤害。尊敬这一点并且不要认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自己作,是很要紧的。

辨别慧是必要的,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迷妄。没有对空性的了解,就有完全思觉失调的危险,真正觉得自己就是实存的本尊了。这也是转世为本尊形相的鬼神的因。

高级视野:平等舍、慈爱与菩提心

到高层级,我们首先对所有众生培养平等舍。这是关键点,因为在修法时,当我们想象光明照射利益所有众生时,这真的是说每一个众生。就像太阳无偏私地照耀。

在平等舍的基础上,我们培养慈爱,也就是愿每个人都快乐,都具有快乐的因。以及悲悯,愿所有人都免除痛苦,都免除痛苦的因。我们观想放出光芒,消除所有众生的痛苦,给予他们一切快乐。这是不可思议地深奥的修持,放光代表我们的能量利益他人,光芒收回代表把风息能量收入中脉。但没有慈心与悲心,单纯观想放光收光没有什么意义。

最后,我们培养菩提心,为了尽量利益无数的有情,我们愿成正觉。我们还没有成佛,但密续修持能让我们观想自身为代表着我们所追求的正觉的佛身相。否则为何要观想自己成这样? 然而透过观想训练自己,然后透过训练精微能量体系跟微细心,我们最终能够自然地以证悟佛陀的形相升起。

总结

要有效地修持密续,我们需要三个阶段的动机作为基础,如上两部分系列课程中所谈到的。在初级阶段,我们依靠灵性导师感动自心,对我们的宝贵人身寻求深深的尊重,它是密续修持的地基。对死与无常的了解,是密续修持中处理死亡、中阴、投生过程的基础,并且能激励我们善用我们已有的机缘。

在中级视野,透过对四圣谛的深入了解,我们要彻底摆脱转世投生,获得纯然的快乐。在此阶段,我们也学到如何让烦恼减弱,并用来加强密续修持,而且从世俗见解出离。透过出离心,我们修习三种高上的修学:戒、定、慧。我们能专注于整座修法当中所观想的真实意涵而不混淆。

最后,在高等阶段,我们对所有众生培养平等舍,然后以慈爱与悲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无苦,最后第三,为了利益一切而愿成佛的菩提心。我们把所有这些用于观想当中,想象自己已经是佛,平等普爱一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