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这部经典是格西朗日塘巴以八首偈语著作而成。它的教义可以追溯到噶当派的大师们。格西波托瓦,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将此传授给格西夏惹瓦,再到格西朗日塘巴。后二位被称为噶当派的日月二尊。
传统上要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在弟子中培养信念,并展现教义的有效渊源,但是这里没有时间来呈现整个故事。
《修心七要》的作者格西切卡瓦是探寻这个教义众人之一。他在拜访一位朋友的时候,在一本小册子上看到一句话说,“布施汝利益,承担彼责难。”他在刹那间认识到在此末法时期这句话的有用性。他询问其来源,有人指示他去彭波地区拜见写下它的格西朗日塘巴。格西切卡瓦就到了那里,发现朗日塘巴已经圆寂,所以他未能得到其口传。他也对那里寺院的条件深感不满,于是他去往别处。
于是他去了一所寺院,那里格西夏惹瓦正在讲一本名叫《声闻地》 – 《声闻者思维次第》的小乘佛教经典。这一说法并没有使他产生兴趣。他想聆听大乘佛教的说法,但却没有听到,因此他颇为失望。格西夏惹瓦讲完后到寺院巡视,切卡瓦去见了他。他在一个龛台上拿自己的禅坐垫子把自己遮住,请求夏惹瓦停下来教导他。夏惹瓦说,“讲法时,我坐在法座上解决弟子的疑难。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古怪的地方截住我呢?”于是,切卡瓦诉说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教义,请求聆听更多。夏惹瓦停下讽诵的密咒,将念珠缠在手腕上,说道,“不管你是否对此教义有所印象,但它乃是获得觉悟的唯一途径。”切卡瓦问道:“你为什么早一些不用大乘之言辞呢?”夏惹瓦说,“对于那些不打算付诸修行的人,浪费我的言语又有何用?”
尽管切卡瓦对这次会面印象深刻,他还是要求对该教义的渊源了解更多。他想知道它源出何处。夏惹瓦说,“所有大乘者都认为龙树菩萨是他们传统的开拓者。他们都接受他。这个教义就基于他在《宝鬘论》最后的偈语‘受败于我,施胜于他’”。于是切卡瓦做了顶礼,并说道,“请布施我此中教义吧。”夏惹瓦接受了。切卡瓦回到家诵读《宝鬘论》,找到了这句偈语,恰如夏惹瓦所言。切卡瓦在夏惹瓦跟前十四年,成就为伟大的菩萨,他经常在坟场禅修 – 人们在那里处理尸体,分尸喂食秃鹫。
八颂
修心(洛炯,态度训练)很有帮助,因为它鼓励我们提升自己。阿底峡大师很赞赏修心,说道,“遵循修心之道,尊重一切传统,不持宗派成见,择取所有优点 – 此为提升自己。”如果我们要想获得觉悟,就必须要认识修行的这八个要点,否则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偈语说:
(1)我愿珍爱有限生,视彼超胜无企及,祈愿诸种如意宝,成就殊胜之追求。
诸种如意宝只能够满足此生的愿望,但是珍爱有限生(众有情)会带来今世和来世的饶益。通过珍爱所有其他有限众生,我们能够为自己和别人获得终极的饶益,即获得觉悟。
你自己的成就和觉悟基于两件事 – 有限众生的善意和和菇如上师的善意。这二者是平等的。有一位大师说过,“人们的态度很可怜。他们忽视有限众生,而对菇如上师关注太多,但是两者的善意是同样的。”格西京俄瓦说,“作为修法之人,我们需要反常人之道而行,他们珍爱重要的人,忽视不重要的人。因此,我们要比珍视诸佛更珍视有限众生。”
(2)随处与人交往时,视己最为卑俗者,诚心珍重众他者,自我内心深深处。
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态度,那么它就会自动防止我们轻视和藐视他人。通过记念他们的优秀品质,我们能够生起对遇见的所有人的慈悲态度。噶当派的大德们真正将这些教义付诸修行:
仲顿巴有一次去一座寺院,那里人们正为他举行盛大的迎接。大师在路上碰到一个荟供回来的人,这个人累得鞋子都拖不动。他没有认出穿着破旧衣衫的仲顿巴,于是要求给他提鞋。仲顿巴双手接过鞋子说,“嗷呀”,然受把鞋子搭在肩上。仲顿巴到那座寺院受到盛大的列队欢迎。要他拿鞋的那个人十分尴尬,就跑掉了。
曾经有一个人总是谈论佛法。有一次仲顿巴路过,这个人喊道,“嗨,你!过来向我顶礼,我给你教法。”仲顿巴顶礼了,聆听他浅薄的论道。仲顿巴彬彬有礼地不断提问,到了后来,仲顿巴谈的比他多了。这个人满腹疑惑,说,“你可能是仲顿巴吧。”仲顿巴说,“人们就这么称呼我。”
我们都担心别人不了解我们的品质。我们填造履历表,在说话之前先展示给别人。仲顿巴从来没有夸示过。他内在富有成就,但外表极其普通。仲顿巴根据这一格言来修行:“低就乃快乐之城,高位是不快乐之城。”
(3)吾常检点诸行持,诸名烦恼生起时,我愿直面力避之,因它损人不利己。
不管你在做什么 – 不管你坐着、走着、睡着 – 自我检点。不要总是监察别人。要查看自己。一个真正的学法之人,他做的事情是审查自我,而不是别人。但是,我们却是别人的职业侦探。我们总是找别人身上的错误。我们不看自己的谬见。这就像我们拿手电筒照亮别人,而不是自己。八世达赖喇嘛说,“我们太多向外看,找别人的过失,而不留意自己的错误,所以没有机会能够引领别人到高处。”如果邻居打架,我们只是作壁上观,然后又告诉给别人,那么我们对谁也没有帮助。现在是把手电筒照给自己,认识自身错误的时候了。
有烦恼情绪时,我们需要佛法。佛法是烦恼情绪的对治。如果我们有烦恼情绪时不运用佛法,那什么时候再用呢?贡唐仁波切说,“你不应该只是在表面上像一个修法人,就像一个人好吃好喝时行为合佛法,环境糟糕时行为比普通人更糟。”
(4)旦见性恶之众生,屈就不善烈苦中,我愿珍重待他们,犹如苦寻如意宝。
能够帮助别人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不应该从中抽出身去,而应该视若珍宝。对于布施的对象和忍耐的对象,应当像对待皈依的对象一样。
(5) 有人嫉恨亏待我,责难侮辱复重重,我愿坦受此亏损,供奉大胜却给他。
忍耐的对象比布施的对象少。世界上有众多的乞丐;但是一个人对你做了坏事而成为你忍耐的对象,你首先必须对他做出坏事。所以,如果有人自愿成为一个忍耐的对象,不要失去对他们忍耐以待的机会。寂天建议[《入菩萨行论》第六章]:
(106)此生施舍众,伤我者稀有,无人伤害我,我未曾害故。
(107)我因敌人喜,彼如财坠屋,毫不费力得,助我菩萨行。
因此,在受到批评时不要不耐烦。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错误。如果我们总是受到赞扬,我们的错误就被隐藏了,而后我们就会产生骄傲。批评会让你思考所做的错事,然后你就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格西朗日塘巴在另一部著作中说,“大乘教义中描述的所有错误都是我所具备的,而所有优秀品质都是别人的。”后世的大师们说,这表明他对自他交换修行有充分的理解。
噶当派的大师们说过,诸菩萨把赞美和批评都看作是回音。如果受到赞美,他们就认识到别人同样有可能责备他们,反之亦然。因此,诸菩萨都非常稳健,过着一种坦荡的生活 – 如果受到赞美,不会得意洋洋;如果受到责难,不会情绪低落。这就是为什么修心被称为“解脱之城。”
(6)即便我曾帮助他,对彼心怀大希冀,报我不公之伤害,我视其为圣教师。
那些你和蔼以待但却以厌恶回报你的人是因果之师。我们在过去对他们做了什么糟糕的事,所以他们的厌恶是我们此前对他们的破坏性行为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自我承诺,经常认识因与果之间的联系。也要承诺不管别人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反应,都不要沮丧或者愤怒;我们要对他们做出更多好事。发生任何事情时,都不要以此世来考虑。检查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从而导致它,而不是我们现在所做的该受此报。要心存感激,对于我们过去所做的负性事情,这个结果并非更糟。
众菇如上师说过,我们永远不应该因为过去所做的破坏性的事情而丧失信心。同样,如果有人过去很糟糕而现在进步了,如果对他们的负面的行为喋喋不休,这表明我们对佛法以及佛法改善我们的力量没有信心。因此,不要根据过去,而应根据现在来作出判断。
同样,不管你做出什么好事,不应该怀着期待有良好回报的动机。把这些人视为我们的菇如上师,在教导我们珍视自我的错误,揭露我们对所做的好事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时感受的那种自私的本性。正如《利器之轮》中所言,将这些作为检查你自己的本性,以及培养用一种无私的方式继续修行的勇气之教导。
噶当派的大德们说,人们有多种方法可以成为你们的菇如上师。他们无需说任何事,或者是寺院里穿着僧袍的和尚,如此等等。即便是疾病和不利的环境也是菇如上师,这些教导我们,如果不想受苦,就需要做出建设性的行为。
(7)如实真实供众母,一切利乐带给彼,母之烦恼与痛苦,我愿悄然来承受。
这是指伟大的施受(tonglen)和自他相换菩萨行。不管我们做什么修行,它不应该是为了表面的缘故。我们需要真诚为之,怀着由衷的慈悲动机。例如,不要为了别人会认为你心肠慈悲才给乞丐施舍食物。
到目前为止,本经典从世俗的菩提心的角度论述修心。下一首偈语从最深刻的菩提心的角度谈谈修心。首先有世俗的菩提心,然后是最深刻的菩提心,这是针对我们这样才智愚钝的人。对那才思些敏锐的人可以首先教最深刻的菩提心。
(8)心识不受名垢染,由此关切八逝法,自知一切为幻影,破枷无执得自由。
前面偈语中的修行,永远不应该通过一种外在的方式、混杂着对此世八世间法的关切而予以实践。这被描述为一种不成熟的象征或者是一种孩童的行为。
龙树菩萨的《亲友书函》列出了生活中的八世间法 – 得或失,事物发展的利或衰,赞美或批评,听到美好的或糟糕的消息。生活中的八世间法可能难以认清。它们分为三层 – 黑、白、黑白混杂。[当这些情感生起,是因为执着于此生的快乐、并有着自我珍爱的态度和紧抓一个真实存在的我时,它是黑灰色的。当它们生起时并没有这种执着,但仍然有着后两种动机,它是黑白混杂的。当这些情感生起,既没有对此生快乐的执着,也没有珍爱自我,而只是因为紧抓一个真实存在的我时,它是白色的。]
不管我们是这八世间法的施动者还是还是接受者,我们通常都反应过份,从而失去了平衡,变得兴奋、沮丧、或者不舒服。放弃此生的八世间法意味着放弃这八种事物,而不是放弃我们的父母、妻子、孩子、家、等等。这不是要努力逃避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其责任。在竹巴噶举传统的六味平等中有着调整和平衡这些相反感情的教义。
有一次,米拉日巴正在洞穴里修行,他看到洞中有滴漏,于是想堵住漏洞让洞穴变得好看。这时他认识到,对八世间法的关切伴随他进入了洞穴。
一个孩子病了,他妈妈向占星家讨教该怎么办。挽救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孩子带到一个喇嘛跟前,让他宣布孩子是他自己的。正在这个喇嘛向数以千计的弟子讲法的时候,这个母亲把孩子交给格西朗日塘巴,说道,“给,这是你的孩子。”格西愉快地接受了,并且说,“生生世世,你是我的孩子。”一半弟子对他失去信仰,以为他就是孩子的生身父亲。另一半留了下来。讲法结束时,这位妇女做了供奉并做出道歉,格西把孩子送回她跟前。他拥有了完全的平等。留下来的那一半弟子的信仰也是这样 – 拥有了完全的平等。但是我们可能无法承受这种事;我们可能大动干戈,尽量证明自身的清白。但是对格西朗日塘巴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保持内在的纯净,我们无需刻意要给人外在上留下我们纯洁的印象 – 例如像用一种虚假的方式做作神圣,或者努力要从这个世界上掩藏起来。
培养耐心来修行这些教义
全部佛经和秘咒(怛特罗)教义的内容可以分为(1)对有限众生带来饶益,或者(2)阻止或克制自己伤害别人。这样做需要修行忍耐。如果我们不修行忍耐,我们就会认为一定要对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伤害予以回报,这样我们就无法饶益他们了。如果我们对别人回报以伤害,那我们就会忘记它是如何开始的 – 它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报复之循环。结束报复之循环的方法就是在我们从别人那里受到伤害时就让它到此结束。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传统的口头传承教义中给出的四种修行方法 – 目标性的耐心,爱与慈悲,导师和弟子的耐心,空之耐心的范围。
1. 目标性的耐心
当那是我们伤害、批评等的目标时,那是因为我们过去破坏性的行为之故。如果我们前世并没有确立一个破坏性行为的靶子,没有人会在今世去射它。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受到批评,我们都不要为之生气,而是要思考我们现在和前世的生活,考虑我们可能做了什么而该受批评。一位印度的大成就者说过,“如果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却不用对手,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2. 慈与悲的耐心
如果有人对你生气,把他们看做心理上被扰乱了,并处在自己妄念的影响之下 – 他们并没有伤害你的真实意图。记住你也会有妄念。如果一个疯子追赶你、冲着你嚷叫、威胁你,如果你以愤怒作为回应,那么你也疯了。
当然,存在更加稳定性的疯狂如精神失常和心智反常,但瞬时的愤怒就像精神失常的突然闪现。一个愤怒的人会让一切混乱颠倒 – 他们可能会破坏掉最珍爱的东西;他们会忘记生命的价值而杀人、甚至自杀。因此,我们必须怀着慈爱与悲悯对待他们,就像他们是疯子。
3. 导师和弟子的耐心
没有导师,弟子就无法学习任何东西。如果没有人作为我们耐心的对象,我们无法培养耐心。因此,任何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我们的导师。寂天大师说过,我们要向敌人敬献供奉。在《入菩萨行论》中,耐心的对象认为比慷慨(布施)的对象更稀缺。这个世界充满了乞丐;但是要使一个人作为耐心的对象,我们首先必须对他们要有所作为。
4. 空之耐心的范围
针对缺乏自我确立的愤怒、耐心等的存在,进行修行。没有真实存在之物,它造成伤害或者被伤害,造成愤怒或被激怒 – 如此之类。自己给自己说,“所有这些敌人向我显现是因为我自己的自大、妄念、以及对真实存在的攫取。诸佛和诸菩萨从未有敌人。而我有,是因为我的妄念之故。”认识它们本性之空。不要心怀妄念看待它们。
在其它经典中说,像一场梦一样对待敌人和伤害。在梦中,一切看起来真实,但当我们醒来看,则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们当然会生气,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缩短愤怒的时间,而不要长久心怀怨恨。寂天大师说,没有像愤怒那样严重的负性力量,没有像耐心那样更好的禁欲修行。愤怒比执着糟糕得多。执着不会牵扯到暴力,它在人的内心。但是愤怒是狂暴的,它影响到自己和别人,破坏环境等等。我们做出破坏性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总会生气。如果我们在愤怒中,最佳美的食物也索然无味。如果在愤怒中,不管怎么化妆、怎么穿戴的珠宝首饰、衣服怎么华美,我们看起来丑陋不堪 – 我们的脸色变了,等等。对于诸菩萨,一丁点儿愤怒的堕落要比数以百计的执着的堕落更糟糕。
传承不断的重要性
讲法到此结束,它出自一个连绵不断的传承。保持传承的连续性非常重要。这个启迪的传承,一直回溯到佛陀。这里有一个笑话,一个喇嘛在讲法时说道,“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口传,但是现在我要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