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八颂》释 - 格西阿旺达吉

背景

这部经典是格西朗日塘巴以八首偈语著作而成。它的教义可以追溯到噶当派的大师们。格西波托瓦,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将此传授给格西夏惹瓦,再到格西朗日塘巴。后二位被称为噶当派的日月二尊。

传统上要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在弟子中培养信念,并展现教义的有效渊源,但是这里没有时间来呈现整个故事。

《修心七要》的作者格西切卡瓦是探寻这个教义众人之一。他在拜访一位朋友的时候,在一本小册子上看到一句话说,“布施汝利益,承担彼责难。”他在刹那间认识到在此末法时期这句话的有用性。他询问其来源,有人指示他去彭波地区拜见写下它的格西朗日塘巴。格西切卡瓦就到了那里,发现朗日塘巴已经圆寂,所以他未能得到其口传。他也对那里寺院的条件深感不满,于是他去往别处。

于是他去了一所寺院,那里格西夏惹瓦正在讲一本名叫《声闻地》 – 《声闻者思维次第》的小乘佛教经典。这一说法并没有使他产生兴趣。他想聆听大乘佛教的说法,但却没有听到,因此他颇为失望。格西夏惹瓦讲完后到寺院巡视,切卡瓦去见了他。他在一个龛台上拿自己的禅坐垫子把自己遮住,请求夏惹瓦停下来教导他。夏惹瓦说,“讲法时,我坐在法座上解决弟子的疑难。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古怪的地方截住我呢?”于是,切卡瓦诉说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教义,请求聆听更多。夏惹瓦停下讽诵的密咒,将念珠缠在手腕上,说道,“不管你是否对此教义有所印象,但它乃是获得觉悟的唯一途径。”切卡瓦问道:“你为什么早一些不用大乘之言辞呢?”夏惹瓦说,“对于那些不打算付诸修行的人,浪费我的言语又有何用?”

尽管切卡瓦对这次会面印象深刻,他还是要求对该教义的渊源了解更多。他想知道它源出何处。夏惹瓦说,“所有大乘者都认为龙树菩萨是他们传统的开拓者。他们都接受他。这个教义就基于他在《宝鬘论》最后的偈语‘受败于我,施胜于他’”。于是切卡瓦做了顶礼,并说道,“请布施我此中教义吧。”夏惹瓦接受了。切卡瓦回到家诵读《宝鬘论》,找到了这句偈语,恰如夏惹瓦所言。切卡瓦在夏惹瓦跟前十四年,成就为伟大的菩萨,他经常在坟场禅修 – 人们在那里处理尸体,分尸喂食秃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