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与日常修行

第廿五到第卅七偈及结语偈颂

心理标签的另一点

就平等化和自他交换、就扩展约定俗称的“我”之基础而言,我还有一点想做出说明。这就是关于我们如何认同自己。例如,我们可以作为个体把约定俗成的“我”贴到自己身上,例如这里在帕特里西奥的例子里,可以说这是真实的,“我是帕特里西奥,所以我将努力去克服帕特里西奥的苦难。”同样,他这样说也是正确的,“我是贾拉普的居民”,甚至更进一步,“我是墨西哥的居民,”这作为贴上标签为“我”的基础,是正确的。为消除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国家的人们的苦难而努力是合适的。我们甚至可以将此进一步扩展,“我是人类的一员,”一个有限众生,这也是贴上约定俗称的 “我”之标签的正确基础,不是吗?因此,在此基础上,为消除每个人都有的这种麻烦而努力,这是完全合适的。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 – 那么我们努力,例如,来改善环境和清除污染,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麻烦,而且是这个星球上每个人的麻烦,包括动物 – 这样类似地,就我们认同谁为谁努力消除苦难和麻烦、带来快乐而言,我们可以努力进行自他交换。把我们的关切扩展到每个人身上,而不仅是自我,这必然就是那些大师们对其有效性加以解释的。“我是陷在轮回之中的一个有限众生” – 这是正确的,不是吗? – “因此,我之目的的适当范围就是帮助所有有限众生脱离轮回,因为我是其中之一。” 我想,这是一个处理自他相换(施受法) – 担负别人的苦难并给与他们快乐的很有助益的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