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大乘、密續裡的佛陀都一樣嗎?

佛陀生涯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展現,不應該被嚴格地視為歷史上的純事實,也不應該被認為是互相矛盾的。反之,我們要了解不同的展現是在特定語境下寫成與閱讀,而不論哪一種版本都是正確跟合宜的。如果我們看看這些不同語境所提供的特定教導,我們不只能對佛陀的總體教授獲得更深入的體會,也能學習到如何把這些不同展現的教授運用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跟隨佛陀生涯的不同階段來實踐教法,那我們就會了解佛陀自己所領悟的真理,並且完成慈悲助人的目標。

前言

當我們想要找出釋迦牟尼,佛教的創始者是誰,我們會發現許多不同版本佛陀一生的故事。因此,我們可以問:這些故事講的是同一個人嗎? 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佛陀生涯的一個版本是來自巴利文三藏,上座部教派的經典。在這些經典中,他一生的故事並沒有通通集結在一處,但我們可以從不同典籍中摘出各個片段。晚期的佛教文學在基礎的架構上又添加了許多細節。

大乘佛教則廣泛地解釋了佛陀的特徵,是另一個佛陀生涯的版本,跟上座部的不同。在上座部的版本中,佛陀是一個歷史人物,一般認為生活於公元前566到485年間,在有生之年證覺,然後其心續在圓寂時結束。大乘的版本則進一步拓展了巴利文三藏的故事,描述了佛陀如何在大量的過去世前就已經成佛,只是以釋迦牟尼的型態降臨世間。在人間他展示了十二種證悟者的大行,作為其他人跟隨的榜樣,而示現圓寂後他的心續持續不斷在許多其他的剎土中顯現,教導並利益所有眾生。

密續當中有另一個版本的佛陀。在此版本中,佛陀同時顯化出種種不同的形相。這些形相是「禪修天尊」,有多色、多手、多臉、多腳,全都是代表著佛陀證悟的不同面向。佛陀以這些不同的形相出現,但同時也以人類的形相給予教導,例如在印度的靈鷲峰上教導經部。

在特殊背景下的佛陀一生

這些不同版本,各各又有次版本,看起來讓人困惑。到底誰是佛陀? 為了讓我們理解這些不同版本,我們首先要了解每個版本佛陀生涯史所代表的特定佛教面向,其各自的佛教原則,也就是不同的語境。在巴利文三藏中所描繪的佛陀,是在上座部教授的語境底下產生的。因此,同樣描述的佛陀如果傳授一般大乘或是密續,就會很奇怪。

在大乘經典中,對佛陀的描繪不是在說歷史上的佛陀 (那位在一生中成佛並且心續終止於死亡的佛)。密續中描述的佛陀也不是歷史上的。

簡言之,當討論佛陀的一生,或任何其他主題時,都要把基本的佛教原則放在心上:各種描述或編集的教授,都需要在特定語境下去理解。另一種以不同語境去考量同樣材料的方式,就是詢問特定問題,例如:對於日常生活來說,學習這個材料有什麼用處? 這個材料對佛教靈性道路有什麼好處?

從不同語境來看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可望能避免下列的麻煩問題:佛陀是否真的教授過大乘經典? 他真的教授過密續嗎? 在佛陀的年代,因為教授都是口耳相傳,沒有書之為字,在佛教徒之間就有許多辯論,討論佛陀是否真的教導過大乘跟密續。一則辯論就記錄在偉大印度大師寂天的「入菩薩行論」當中,他說「任何小乘(上座部等等)提供駁斥大乘佛經的理由,我都可以反過來用以駁斥小乘佛經。」也就是說,不管小乘還是大乘,都承認自己的教授是來自口耳相傳。因此,如果上座部對大乘學者說「你們的教導不是真的來自佛說,因為它們比較晚出現。」那大乘學者就可以反駁:「同樣的話也可以用來講你們,你們的教導也是口耳相傳,也是後來才寫下的。所以如果我們的教導不真,你們的也未必是真的。」

另一個講法,這篇文章開頭說過的,就是在上座部跟大乘,有兩種不同佛陀的概念。上座部概念的佛陀教導上座部的經典,而大乘的佛陀教導大乘經典。從這三種傳統的不同概念,上座部(代表小乘)、大乘經部,以及大乘續部,我們能夠學習佛陀一生的全面。

佛陀的時代

首先我們要問:佛陀生活於何時? 他在特定社會的特定時間生活,也就是說活在特定的背景下。這個社會已經有某種基本信仰,佛陀談到這些信仰。在這個信仰體系底下,所有印度的思惟模式,在當代以及後來的歷史發展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主題。佛陀解釋了這些主題,例如轉世,而轉世是根據個人的業力,以及如何從這種轉世輪迴中解脫出來。所有的印度體系都說智識,或者說對實相的了解,是讓人能從轉世當中解脫的方法。佛陀對於當時的種種哲學與宗教提供的答案不滿意,所以他思惟、禪修、並且作了多種修行以求能了悟實相。

在佛陀時代的印度,有朝向專制化的趨勢。有許多王國,商人越來越富有,足以與國王競爭財富。於是國王們變得越來越專權。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則建立起了小型的共和體制,當中一般民眾有相對非階級化的想法。佛陀出生於其中一個共和國(或在其附近),所以他的僧團組織受到這種制度的影響,決策是所有成員一起決定。

在那時候,也有一個反對老舊吠陀宗教的儀軌跟祭司等等的運動。不管專制或共和王國都信奉吠陀。這個改革派被稱為沙門,意思是流浪者或脫離社群者,他們離群索居,在森林中遊走、禪修、致力於自身的靈性發展。這種運動的代表不止佛教,也有其他教派跟教徒。脫離社群至少一段時間,對希望走靈性道路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才能獨立以追尋實相。一旦我們發現找到了實相,我們不以階級或專權的方式來指教別人,而是以更民主的方式來揭示這個實相。

傳記的目的跟真實性

在佛教背景中(不管是印度或藏傳佛教),傳記是用來教導與描繪一個偉大人物一生的某些重點,而不是只展示事實。一個偉大宗教人物的一生,在此背景下,是要用來激勵他人的,所以從西方的觀點看,有些部分會看起來像是幻想。以佛陀的生涯為例,他的母親懷孕前夢到六牙白象降臨,或是佛陀從她的脅下出生後就走了七步,還開口宣佈自己的降臨。從印度/西藏的角度看,這些故事是否符合史實並不重要。重點是這些故事對聽眾帶來什麼教導。不管我們想要拼湊歷史上的佛陀一生中做過什麼,或是他的追隨者發生了什麼事,這種看法都是適用的。又或者,我們想了解印度人或西藏人怎麼看這類故事。在不同背景下,不同生涯故事都會給我們某種教導,而這些教導並沒有哪個比哪個更真確。佛教徒思考事情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能夠從各種不同觀點去了解許多不同層面,並且認識到這些都是完全真確的。並不是只能有一種真理。

佛教常舉的例子就是液體。對人類來說,水就是水;對餓鬼來說卻像是膿血;對地獄眾生來說是酸液;對天神來說像是甘露。哪個才對呢? 根據佛教思考,這些都是對的,因為真不真確是跟特定背景有關的。

另一個例子就是家族療法的一個支派,叫作背景療法。每個家庭成員都被要求去描述他們自己版本的某情境。父親會講一個版本,母親另一個版本,每個小孩都會回憶出自己的版本。每個版本都是正確的,都會受到平等的尊重,因為所有家庭成員各以自己的方式來體驗同一個情境。這是非常佛教的思考方式,也可以用在佛陀生涯故事上。如果我們用許多不同方式來讀故事,每個版本都是正確的,都會教導我們一些事情。

佛陀一生的主要事實,及其對我們修行的相關性

佛陀出生於一個有權勢有財富的家庭(他算不算是王子是有爭議的),因此享有很大的安樂跟優勢,包括好的教育。他有結婚,有一個兒子。他被要求繼承他父親的地位,領導一個共和政體來作為事業,但他追隨沙門運動,所以拒絕了這個機會。這裡必須要說,佛陀並沒有對他的妻與子不負責任。在印度社會,妻子跟兒女會在祖父母跟其他家族成員組成的大家庭終獲得照料。同時,佛陀是在武士階級出生,此階級的男性本來就要離家戰鬥。佛陀則是打了自己的戰鬥,他戰勝愚昧與煩惱的內在敵人。

佛陀離開家庭生活的故事教導我們要追尋真理,也就是終結轉世或心理情緒上的痛苦,是遠比崇高地位、權力跟金錢更重要的。了解如何找出普世人類問題,例如忿怒、貪婪、自私,或社會上問題等,是比為了自己追尋權力跟財富更重要的。這是佛陀生涯教導我們的。

尊者達賴喇嘛說,百分之百追求靈性生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重要的是你跟你周遭人的生命的品質如何。佛陀選擇完全追隨靈性道路,乘著馬車(如薄伽梵歌中所描述般)離開王宮,見證了老、病、死等痛苦,以及王宮內所見不到的流浪修士。

這些多種佛陀生涯故事當中的象徵主義,可以用榮格理論解釋,佛陀被財富跟感官快樂遮蔽,以至於無法看見世界上的痛苦。只有他乘著馬車離開王宮,開始他的靈性之旅,他才看到痛苦,了解到每個人所面臨的問題。

佛陀故事以及佛教教授的非常重要一點,就是不要落入極端的修行。離開王宮後,佛陀作了很嚴格的禪修跟非常極端的苦行,幾乎要把自己餓死。然後坐在樹下,他明白這些修持沒有好處,所以他打破禁食,從牧牛女接受了酸奶供養。印度認為產奶的牛代表了母愛跟慈悲,因此佛陀接納牛乳製品教導我們慈悲能帶我們從自我動機中醒來,帶領我們找到正確的道路,也就是關心全宇宙的痛苦。

就在他證得正覺之前,佛陀坐在菩提樹下(聖樹在印度思想中是很普遍的),魔羅現身。魔羅在梵語中指的是死亡,代表著障礙、阻撓跟誘惑,等等。由此我們可知,即使是佛陀在證覺之前,也要在辦成好事之前面對障礙阻撓。

就在他成道前,佛陀的修為已經極高,此時他可不是從初學者一下子跳到成佛。即使在他修行的最後階段,障礙阻撓顯現得益發強烈;既然佛陀也要為了成就他的目標面對障礙,我們也不例外。事實上,我們要成辦越好的事情,阻撓就越大。因此,此處的教導是我們一定不能灰心,卻要像個戰士一樣拿出力量跟障礙鬥爭。這也關連到佛陀出身於武士階層的剎帝利種姓,因為這真的是一場跟自己的迷妄、恐懼等等的內在戰爭。

在佛陀成道之後,他猶豫是否應該給予教導,思考世界上誰能了解他的教授。然而,當他被請求傳法後,他決定還是要試試看。這告訴我們即使向他人解釋教法非常困難,不管多難,我們出於慈悲心還是要作。

傳法之後,許多人想要追隨佛陀以及他創立的僧團。剛開始時並沒有僧團的規矩。然而,因為僧團也是活躍的社會組織,問題出現,所以許多稱為”毗奈耶”的戒律規則被設立。例如,為了防止別人認為僧人乞食(當時沙門的習俗就是乞食)時貪婪,規定他們不能要求特定食物。他們只能接受給他們的東西;不能積存食物;不能索求更多,等等。這些規則是要確保社會不會否定僧團,而這些規則到今天仍然適用。

起初佛陀猶豫該不該把女性納入僧團,因為社會可能會認為男女眾在森林中雜居是不適當的。但是,當他最終接納女性,他設立非常特別的規則,確保社會不會誤解,例如僧尼不能單獨共處,一定要有另一個女尼在場,而且不能同坐一個床座。這些規則告訴我們,一方面佛陀拒斥了所有社會上的榮耀以追尋真理,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給社會錯誤的想法。即使人不完全同意社會的所有價值觀跟原則,無論如何你還是不想要脫離社會。像今天的政治人物也該學著有辭令技巧,知道不去冒犯人或製造沒有根據的質疑,即使他們並不同意社會上的價值。

佛陀有一個堂弟,提婆達多,他很不喜歡佛陀而且總是製造麻煩。事實上,如果你看巴利文典籍,很多人不喜歡佛陀,給他製造各種麻煩。這教導我們寶貴的一課,就是即使是佛,也有人不喜歡他,他也沒辦法討好所有人,何況是我們呢? 因此我們一定要實際一點,不要因為別人不喜歡我們,或不能取悅所有人而沮喪。

在故事中說,當佛陀提到要圓寂時,阿難陀(佛陀的一個主要弟子)曾有機會請求佛陀不要入滅,但他沒有,因此佛陀的生命終結了。這告訴我們佛陀只在受到請求時給予教導,只在受到請求時住世。如果沒有人需要他,他就離開。我們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如果別人不想要幫忙或不需要我們,我們一定不能強迫推銷。還有很多其他人需要跟想要我們的幫助。

結論

我們可以從許多角度看佛陀的一生。我們可以試著找出所有的歷史事實,然而僅管這在西方歷史的角度上是合理的,卻不能確定任何年代或日期。又或者,我們可以看看能從故事中的多種象徵學到什麼,例如從榮格精神分析的角度去問:這指出什麼? 這代表什麼?

我們可以從更廣的大乘背景來看佛陀的一生,他多劫以前就已經成佛,教導普世的大乘教法並且生生世世都在利益眾生。這教導我們,我們現在所作的是所有之前世代的結果,而我們如果要作正面的事情,也要想到未來的世代。

在密續的說法中,佛陀在一個地方講授甚深的哲理,卻在另一個地方顯示為具有四張臉,每個都同時教導著不同的東西。這是說所有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佛陀教導的不同面向,都是從一個來源或一個基本概念而來,只是不同方式呈現。

我們發現這麼多佛教教導中,全都有著基本的原則。不管我們說的是上座部、大乘經教,還是大乘密續。在所有這些呈現當中,都有基本的原則,以不同佛身形的手、腳、臉孔表示。基本的佛教教義就是四聖諦,可以用四張臉表示。佛陀一生的故事並不是以真的字面上事實來傳講,而是要幫助我們研究這些呈現所代表的意義跟目的。從這些研究,我們會對這些資料有更深的理解。

總結

佛陀生涯故事有三種版本:上座部、大乘經教部及密續部。對於這些不同呈現是否彼此矛盾,是有一些辯論,但透過邏輯推演我們可以說每一種都是在不同背景下給予的教導。這些不同的呈現內容是為了要激勵跟教導我們。如果我們看看佛陀的一生,他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當中,有一個信仰體系闡釋如何從痛苦中解脫。佛陀不滿足於這個體系,所以他尋求一個不受階級限制的真理。他離開舒適的家庭跟親人,他要與痛苦打一場內在的戰鬥。這不能透過苦行達成,而是要透過對普世痛苦的悲憫來達成。佛陀面對著巨大的障礙,但這些不能困擾他;他成道之後,就順應所請,慈悲地給予教法。對他的追隨者,建立了男女僧尼的僧團體系,戒律是為了與社會和諧互動而設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