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大乘、密续里的佛陀都一样吗?

佛陀生涯的不同版本或不同展现,不应该被严格地视为历史上的纯事实,也不应该被认为是互相矛盾的。反之,我们要了解不同的展现是在特定语境下写成与阅读,而不论哪一种版本都是正确跟合宜的。如果我们看看这些不同语境所提供的特定教导,我们不只能对佛陀的总体教授获得更深入的体会,也能学习到如何把这些不同展现的教授运用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跟随佛陀生涯的不同阶段来实践教法,那我们就会了解佛陀自己所领悟的真理,并且完成慈悲助人的目标。

前言

当我们想要找出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者是谁,我们会发现许多不同版本佛陀一生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问:这些故事讲的是同一个人吗?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佛陀生涯的一个版本是来自巴利文三藏,上座部教派的经典。在这些经典中,他一生的故事并没有通通集结在一处,但我们可以从不同典籍中摘出各个片段。晚期的佛教文学在基础的架构上又添加了许多细节。

大乘佛教则广泛地解释了佛陀的特征,是另一个佛陀生涯的版本,跟上座部的不同。在上座部的版本中,佛陀是一个历史人物,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566到485年间,在有生之年证觉,然后其心续在圆寂时结束。大乘的版本则进一步拓展了巴利文三藏的故事,描述了佛陀如何在大量的过去世前就已经成佛,只是以释迦牟尼的型态降临世间。在人间他展示了十二种证悟者的大行,作为其他人跟随的榜样,而示现圆寂后他的心续持续不断在许多其他的剎土中显现,教导并利益所有众生。

密续当中有另一个版本的佛陀。在此版本中,佛陀同时显化出种种不同的形相。这些形相是「禅修天尊」,有多色、多手、多脸、多脚,全都是代表着佛陀证悟的不同面向。佛陀以这些不同的形相出现,但同时也以人类的形相给予教导,例如在印度的灵鹫峰上教导经部。

在特殊背景下的佛陀一生

这些不同版本,各各又有次版本,看起来让人困惑。到底谁是佛陀? 为了让我们理解这些不同版本,我们首先要了解每个版本佛陀生涯史所代表的特定佛教面向,其各自的佛教原则,也就是不同的语境。在巴利文三藏中所描绘的佛陀,是在上座部教授的语境底下产生的。因此,同样描述的佛陀如果传授一般大乘或是密续,就会很奇怪。

在大乘经典中,对佛陀的描绘不是在说历史上的佛陀 (那位在一生中成佛并且心续终止于死亡的佛)。密续中描述的佛陀也不是历史上的。

简言之,当讨论佛陀的一生,或任何其他主题时,都要把基本的佛教原则放在心上:各种描述或编集的教授,都需要在特定语境下去理解。另一种以不同语境去考虑同样材料的方式,就是询问特定问题,例如: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学习这个材料有什么用处? 这个材料对佛教灵性道路有什么好处?

从不同语境来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可望能避免下列的麻烦问题:佛陀是否真的教授过大乘经典? 他真的教授过密续吗? 在佛陀的年代,因为教授都是口耳相传,没有书之为字,在佛教徒之间就有许多辩论,讨论佛陀是否真的教导过大乘跟密续。一则辩论就记录在伟大印度大师寂天的「入菩萨行论」当中,他说「任何小乘(上座部等等)提供驳斥大乘佛经的理由,我都可以反过来用以驳斥小乘佛经。」也就是说,不管小乘还是大乘,都承认自己的教授是来自口耳相传。因此,如果上座部对大乘学者说「你们的教导不是真的来自佛说,因为它们比较晚出现。」那大乘学者就可以反驳:「同样的话也可以用来讲你们,你们的教导也是口耳相传,也是后来才写下的。所以如果我们的教导不真,你们的也未必是真的。」

另一个讲法,这篇文章开头说过的,就是在上座部跟大乘,有两种不同佛陀的概念。上座部概念的佛陀教导上座部的经典,而大乘的佛陀教导大乘经典。从这三种传统的不同概念,上座部(代表小乘)、大乘经部,以及大乘续部,我们能够学习佛陀一生的全面。

佛陀的时代

首先我们要问:佛陀生活于何时? 他在特定社会的特定时间生活,也就是说活在特定的背景下。这个社会已经有某种基本信仰,佛陀谈到这些信仰。在这个信仰体系底下,所有印度的思惟模式,在当代以及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主题。佛陀解释了这些主题,例如转世,而转世是根据个人的业力,以及如何从这种转世轮回中解脱出来。所有的印度体系都说智识,或者说对实相的了解,是让人能从转世当中解脱的方法。佛陀对于当时的种种哲学与宗教提供的答案不满意,所以他思惟、禅修、并且作了多种修行以求能了悟实相。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有朝向专制化的趋势。有许多王国,商人越来越富有,足以与国王竞争财富。于是国王们变得越来越专权。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则建立起了小型的共和体制,当中一般民众有相对非阶级化的想法。佛陀出生于其中一个共和国(或在其附近),所以他的僧团组织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决策是所有成员一起决定。

在那时候,也有一个反对老旧吠陀宗教的仪轨跟祭司等等的运动。不管专制或共和王国都信奉吠陀。这个改革派被称为沙门,意思是流浪者或脱离社群者,他们离群索居,在森林中游走、禅修、致力于自身的灵性发展。这种运动的代表不止佛教,也有其他教派跟教徒。脱离社群至少一段时间,对希望走灵性道路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才能独立以追寻实相。一旦我们发现找到了实相,我们不以阶级或专权的方式来指教别人,而是以更民主的方式来揭示这个实相。

传记的目的跟真实性

在佛教背景中(不管是印度或藏传佛教),传记是用来教导与描绘一个伟大人物一生的某些重点,而不是只展示事实。一个伟大宗教人物的一生,在此背景下,是要用来激励他人的,所以从西方的观点看,有些部分会看起来像是幻想。以佛陀的生涯为例,他的母亲怀孕前梦到六牙白象降临,或是佛陀从她的胁下出生后就走了七步,还开口宣布自己的降临。从印度/西藏的角度看,这些故事是否符合史实并不重要。重点是这些故事对听众带来什么教导。不管我们想要拼凑历史上的佛陀一生中做过什么,或是他的追随者发生了什么事,这种看法都是适用的。又或者,我们想了解印度人或西藏人怎么看这类故事。在不同背景下,不同生涯故事都会给我们某种教导,而这些教导并没有哪个比哪个更真确。佛教徒思考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能够从各种不同观点去了解许多不同层面,并且认识到这些都是完全真确的。并不是只能有一种真理。

佛教常举的例子就是液体。对人类来说,水就是水;对饿鬼来说却像是脓血;对地狱众生来说是酸液;对天神来说像是甘露。哪个才对呢? 根据佛教思考,这些都是对的,因为真不真确是跟特定背景有关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家族疗法的一个支派,叫作背景疗法。每个家庭成员都被要求去描述他们自己版本的某情境。父亲会讲一个版本,母亲另一个版本,每个小孩都会回忆出自己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是正确的,都会受到平等的尊重,因为所有家庭成员各以自己的方式来体验同一个情境。这是非常佛教的思考方式,也可以用在佛陀生涯故事上。如果我们用许多不同方式来读故事,每个版本都是正确的,都会教导我们一些事情。

佛陀一生的主要事实,及其对我们修行的相关性

佛陀出生于一个有权势有财富的家庭(他算不算是王子是有争议的),因此享有很大的安乐跟优势,包括好的教育。他有结婚,有一个儿子。他被要求继承他父亲的地位,领导一个共和政体来作为事业,但他追随沙门运动,所以拒绝了这个机会。这里必须要说,佛陀并没有对他的妻与子不负责任。在印度社会,妻子跟儿女会在祖父母跟其他家族成员组成的大家庭终获得照料。同时,佛陀是在武士阶级出生,此阶级的男性本来就要离家战斗。佛陀则是打了自己的战斗,他战胜愚昧与烦恼的内在敌人。

佛陀离开家庭生活的故事教导我们要追寻真理,也就是终结转世或心理情绪上的痛苦,是远比崇高地位、权力跟金钱更重要的。了解如何找出普世人类问题,例如忿怒、贪婪、自私,或社会上问题等,是比为了自己追寻权力跟财富更重要的。这是佛陀生涯教导我们的。

尊者达赖喇嘛说,百分之百追求灵性生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重要的是你跟你周遭人的生命的质量如何。佛陀选择完全追随灵性道路,乘着马车(如薄伽梵歌中所描述般)离开王宫,见证了老、病、死等痛苦,以及王宫内所见不到的流浪修士。

这些多种佛陀生涯故事当中的象征主义,可以用荣格理论解释,佛陀被财富跟感官快乐遮蔽,以至于无法看见世界上的痛苦。只有他乘着马车离开王宫,开始他的灵性之旅,他才看到痛苦,了解到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

佛陀故事以及佛教教授的非常重要一点,就是不要落入极端的修行。离开王宫后,佛陀作了很严格的禅修跟非常极端的苦行,几乎要把自己饿死。然后坐在树下,他明白这些修持没有好处,所以他打破禁食,从牧牛女接受了酸奶供养。印度认为产奶的牛代表了母爱跟慈悲,因此佛陀接纳牛乳制品教导我们慈悲能带我们从自我动机中醒来,带领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也就是关心全宇宙的痛苦。

就在他证得正觉之前,佛陀坐在菩提树下(圣树在印度思想中是很普遍的),魔罗现身。魔罗在梵语中指的是死亡,代表着障碍、阻挠跟诱惑,等等。由此我们可知,即使是佛陀在证觉之前,也要在办成好事之前面对障碍阻挠。

就在他成道前,佛陀的修为已经极高,此时他可不是从初学者一下子跳到成佛。即使在他修行的最后阶段,障碍阻挠显现得益发强烈;既然佛陀也要为了成就他的目标面对障碍,我们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要成办越好的事情,阻挠就越大。因此,此处的教导是我们一定不能灰心,却要像个战士一样拿出力量跟障碍斗争。这也关连到佛陀出身于武士阶层的剎帝力种姓,因为这真的是一场跟自己的迷妄、恐惧等等的内在战争。

在佛陀成道之后,他犹豫是否应该给予教导,思考世界上谁能了解他的教授。然而,当他被请求传法后,他决定还是要试试看。这告诉我们即使向他人解释教法非常困难,不管多难,我们出于慈悲心还是要作。

传法之后,许多人想要追随佛陀以及他创立的僧团。刚开始时并没有僧团的规矩。然而,因为僧团也是活跃的社会组织,问题出现,所以许多称为”毗奈耶”的戒律规则被设立。例如,为了防止别人认为僧人乞食(当时沙门的习俗就是乞食)时贪婪,规定他们不能要求特定食物。他们只能接受给他们的东西;不能积存食物;不能索求更多,等等。这些规则是要确保社会不会否定僧团,而这些规则到今天仍然适用。

起初佛陀犹豫该不该把女性纳入僧团,因为社会可能会认为男女众在森林中杂居是不适当的。但是,当他最终接纳女性,他设立非常特别的规则,确保社会不会误解,例如僧尼不能单独共处,一定要有另一个女尼在场,而且不能同坐一个床座。这些规则告诉我们,一方面佛陀拒斥了所有社会上的荣耀以追寻真理,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给社会错误的想法。即使人不完全同意社会的所有价值观跟原则,无论如何你还是不想要脱离社会。像今天的政治人物也该学着有辞令技巧,知道不去冒犯人或制造没有根据的质疑,即使他们并不同意社会上的价值。

佛陀有一个堂弟,提婆达多,他很不喜欢佛陀而且总是制造麻烦。事实上,如果你看巴利文典籍,很多人不喜欢佛陀,给他制造各种麻烦。这教导我们宝贵的一课,就是即使是佛,也有人不喜欢他,他也没办法讨好所有人,何况是我们呢? 因此我们一定要实际一点,不要因为别人不喜欢我们,或不能取悦所有人而沮丧。

在故事中说,当佛陀提到要圆寂时,阿难陀(佛陀的一个主要弟子)曾有机会请求佛陀不要入灭,但他没有,因此佛陀的生命终结了。这告诉我们佛陀只在受到请求时给予教导,只在受到请求时住世。如果没有人需要他,他就离开。我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如果别人不想要帮忙或不需要我们,我们一定不能强迫推销。还有很多其他人需要跟想要我们的帮助。

结论

我们可以从许多角度看佛陀的一生。我们可以试着找出所有的历史事实,然而仅管这在西方历史的角度上是合理的,却不能确定任何年代或日期。又或者,我们可以看看能从故事中的多种象征学到什么,例如从荣格精神分析的角度去问:这指出什么? 这代表什么?

我们可以从更广的大乘背景来看佛陀的一生,他多劫以前就已经成佛,教导普世的大乘教法并且生生世世都在利益众生。这教导我们,我们现在所作的是所有之前世代的结果,而我们如果要作正面的事情,也要想到未来的世代。

在密续的说法中,佛陀在一个地方讲授甚深的哲理,却在另一个地方显示为具有四张脸,每个都同时教导着不同的东西。这是说所有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佛陀教导的不同面向,都是从一个来源或一个基本概念而来,只是不同方式呈现。

我们发现这么多佛教教导中,全都有着基本的原则。不管我们说的是上座部、大乘经教,还是大乘密续。在所有这些呈现当中,都有基本的原则,以不同佛身形的手、脚、脸孔表示。基本的佛教教义就是四圣谛,可以用四张脸表示。佛陀一生的故事并不是以真的字面上事实来传讲,而是要帮助我们研究这些呈现所代表的意义跟目的。从这些研究,我们会对这些资料有更深的理解。

总结

佛陀生涯故事有三种版本:上座部、大乘经教部及密续部。对于这些不同呈现是否彼此矛盾,是有一些辩论,但透过逻辑推演我们可以说每一种都是在不同背景下给予的教导。这些不同的呈现内容是为了要激励跟教导我们。如果我们看看佛陀的一生,他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当中,有一个信仰体系阐释如何从痛苦中解脱。佛陀不满足于这个体系,所以他寻求一个不受阶级限制的真理。他离开舒适的家庭跟亲人,他要与痛苦打一场内在的战斗。这不能透过苦行达成,而是要透过对普世痛苦的悲悯来达成。佛陀面对着巨大的障碍,但这些不能困扰他;他成道之后,就顺应所请,慈悲地给予教法。对他的追随者,建立了男女僧尼的僧团体系,戒律是为了与社会和谐互动而设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