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維轉向佛法的四種思想

開場白

我想通過一系列開場白來開始我們的課程。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平靜下來、形成合適的心境進行禪定或聆聽佛法教授的方便(方法)。要完全深入一件事,就需要我們慢慢地、恰如其分地予以深入。這正是開場白的目的。

形成合適的心境進行禪定或聆聽佛法教授的方法多種多樣。通常,我只是選擇其中之一。這個方法就是從數呼吸次數開始。在工作、旅行過程中,當我們在情緒上或精神上很不集中時,先平靜下來進入一種平和狀態很重要。這有助於我們放鬆。這樣做的方法是,我們正常地通過鼻子進行呼吸,即不要急促、不要迂緩、不要深吸、也不要太淺。每次呼吸是這樣的,首先呼氣,接著稍微停頓一下,因為如果稍作停頓,我們自然就會吸氣重一些。在吸氣的時候,我們心裡默數一。接著,不要屏氣直接呼出去。這樣呼吸十一次為一循環,根據我們的呼吸速度,這樣循環往復二至三次。這些計數並不重要。我們可以數到任何一個數,不需要對此抱某種迷信。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用它佔據我們思維中的語言能,這樣我們在呼吸的時候就不會心有旁騖。現在,我們一起這樣做。

一旦平靜下來了,我們就努力使我們的能量、思維以及情緒以積極的方式運行。我們可以通過肯定動機做到這一點。我們為什麼來這裡?來到這里或通過禪定,我們想得到或想完成什麼?我們在這里為了學到更多的方法,從而使之有助於我們的個人生活。我們來到這裡不是為了娛樂、享受、或者知識。我們到這里為了學以致用。在做禪定時也一樣。這不是為了放鬆、或一種愛好、或一項運動。我們禪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培養有益的習慣以用之於生活。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討好老師。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堅信這是饒益的。我們想听一些具有實踐性的東西,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更加熟練地處理生活中的困難,不是僅僅為了過的更好一些,而是努力不懈,最終擺脫纏身的所有困難。我們想學習能夠幫助我們成佛的方便,這樣我們就可以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幫助他人。

在再次肯定動機時,我們不僅觀照在此次教授中的所為,觀照其終極目的同樣重要。儘管我們的目的是獲得解脫和正覺,但這不會一夜成就,奇蹟也一般不會發生。佛法也不是奇蹟。我們不會學習一下子使我們擺脫所有苦難的魔術。通過學習一些方法,我們的一切就會一日好似一日,不是這樣。我們需要現實。從現實的角度講,通過自身的生活體驗,我們知道生活中的情緒和事項有起有落,而且會繼續起起落落。從長遠的視角觀照,我們希望事情會變好;但從每一天看,我們時日艱難。我們可能一蹴而就地再也不會神情沮喪。如果我們走進佛法方便的學習,在禪定和日常生活中以現實的、實實在在的態度加以實踐,我們就不會沮喪洩氣。即便生活中出現真正的困難,即便我們仍然身心沮喪,我們不會被生活摔出軌道之外。這就是我們的動機,我們的目的。這就是我們對來到這裡聽講、禪定、修持之結果的理解。

通過不斷回顧和思考使我們記住這點非常重要。例如說,我們在做禪定前非常沮喪。我們通過研修佛法和禪定擺脫這種沮喪,而不是從食物、朋友、性、電視或啤酒那裡得到安慰。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倍小心,不要想著來點兒海洛因之類,好像那樣我們就可以坐下來幻想,感到快樂興奮,所有的麻煩隨之而去。即便有這種所謂快樂,我們也要持懷疑態度。如果能夠正確地進行禪定,我們當然會感覺到好多了。但不會使我們感覺到百分之百地好了。除非我們取得了超級進步,不愉快的心情能夠歸於原初。正如我常常重複的一句話,“你對輪迴有何期待?”

在再次肯定動機時,我們說,“好的,我這樣做是因為對我有幫助。我要努力加以正確運用,幫助我擺脫困境,最終饒益他人。”我們是否從現在起的半小時內感覺到好多了並不重要。這並非我們關注的重心所在。我們在生命中沿著某一個方向前進,而當前所做正是為了在這個方向上更進一步。這個方向直指皈依。每次聽授佛法或進行禪定,我們就沿著這個方向又前進了一步。我們不停前進,不管有幾多起落。這就是現實主義。讓我們花幾分鐘時間,對此加以肯定。

接著,我們有意識地決定了要做禪定觀想。這就意味著,如果注意力游移,我們就要使之回歸;如果昏昏欲睡,我們就要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為了有助於我們的思維更清楚,我們要坐端;為了有助於我們的思維更清楚,我們可以運用照相機聚焦形象化處理方法。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精妙的調適。首先,如果我們感覺身體有點沉重、能量太低,就可以提升體內的能量。要做到這一點,我們要集中意念於雙眉之間,頭上仰、保持平衡。

如果我們感到有點壓抑、體能能量流動有點狂躁,我們可以降低能量。我們雙目下視,集中意念於肚臍,頭依舊保持平衡。正常吸氣,直到憋不住時再呼氣。

導論

今晚要求我講一講開場白的另一個方面,即讓思維轉向佛法的四種思想。具體而言,這四種思想是:

  1. 理解此生的珍貴;
  2. 死亡和無常,此生是一次珍貴的機會,我們現在據此擁有的所有機會不會長久永存;
  3. 業力和因果報律,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如何影響我們的經歷;
  4. 輪迴的缺點,無法掌控的轉生。

如果我們理解了作為人類的寶貴此生而擁有的機會;如果我們認識到此生不會長久永存、我們終將有死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我們知道了到我們的行為會對我們此生及來世的生命具有塑形作用;因為它產生於因無明而所做的行動,所以如果我們認識到不管我們將來經歷什麼,我們會遭遇很多困難和苦厄,那麼我們就會將心思轉向佛法。

皈依的安全路徑

讓思維轉向佛法是什麼意思呢?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皈依。皈依不是第一次走進佛法中心後做的某種事情,這一點很清楚。皈依並不是加入某個社會團體或佛法中心。皈依是一種很高級階段之事,要求有著合宜的思維狀態。我發現語彙“taking refuge”(求助)表達並不充分,並給人一種有所誤導的印象。在我們的語言中,它暗示了一種消極的事 – – 我們走到一位比我們有能力的人跟前說請拯救我、保護我,我們因之得到保護。我們自身這邊就無事可做了。這並不是佛教之言說。佛教說的是要在我們的生活中定位一個積極、安全、正當的路徑。這就是為什麼我稱之為取一條安全的路徑。心懷誠摯堅信在生活中取了這一路徑之前,我們需要持有這四種態度或四種理解。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這一路徑有所認識。

這條路徑是什麼?是佛、法、僧三寶。在全世界範圍內,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常常以一種非常基本的方式去觀照。我們認為佛法是教義,佛就是根據他自身的覺悟或通過言語給予這些教義者,僧指類似佛教徒的教堂或佛法中心之類的集合體。僧的實意並非如此。我們所討論的僧指那些成就極高的實踐者,他們對現實擁有直觀的認知、已經行進在解脫和覺悟的正途上。即便我們說,“我正走進佛陀所教授的、偉大的實踐者們正在修習的佛法教義”,這樣一種對三寶的基本理解不能成為我們生活中擇取這一路徑的穩定基礎。

那麼,堅信取了這個正當的路途的基礎是什麼呢?我們需要對佛、法、僧有一種更加細緻的理解。理解越細緻,方向越堅定。意思是說,關於皈依的整個主題我們不應該小而化之。 “我第一次剛走進佛法中心就做了皈依,現在我脖子上就戴有紅線圈。”皈依是這樣一個主題,它需要我們在這一路徑上前進時繼續努力深入。生活當中,越深入這一取徑,我們在靈修之道上越步履穩固。

現實的方向通過佛法之寶表現,它必須在四聖諦的語境下被理解。四聖諦是一個開悟者證見為真實的四種現實。它們之所以被稱為“聖”是緣於有些人對梵文詞彙arya(聖賢、尊貴的意思)的翻譯。我們直視真實,就會看到這四種現實。第一種現實就是生活中的困難 – – 這些困難到底是什麼呢?然後,我們查看這些困難的真正原因。然後,我們查看生活中的這些困難及其原因的終結。然後,我們認識到思維有一個路徑,換句話說有一個理解的途徑,它會通過去除問題的主要原因 – – 無明 – – 實現對現實的理解。去除了問題的原因、無明,我們就解決了問題。

第二和第三聖諦表明了真正的方向。這就是現實的皈依佛法。如果不以術語來說,我們現實的目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態,其中所有問題及其原因將被清除、一去不返,包括為之所創、而且由之所出的思維狀態。當所有的困難和缺陷被消除殆盡,我們就擁有了能夠發揮自身所有能力這樣一種思維狀態。

佛法的取向是什麼呢?它是解脫這樣一種狀態、它是覺悟這樣一種狀態。解脫是這樣一種狀態:我們的所有苦厄及其因子全部終結了;覺悟是這樣一種狀態:我們能夠盡我所能地幫助他人、阻礙我們如此行事的一切被一勞永逸地消除殆盡。佛就是完全達到上述兩種狀態、並向我們開示如何去做者。他們根據自身的了悟以身說法,並給予我們以次第教導。僧就是那些至少獲得對某些問題及其因子的解脫並繼續精進努力者,因此他們已經獲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就。

通向佛法之門

為了讓我們的思維和精力轉向解脫和覺悟,我們必須了解兩件事。我們必須要明白解脫和覺悟的實際意義。它們不只是絕妙好辭。其次,我們需要有確實能夠達到解脫、獲得覺悟的堅定信念。如果沒有能夠達到解脫、獲得覺悟的信念,為什麼要為此付出努力呢?我們如何獲致這種信念?引領我們到這種信念的步驟是什麼?

薩迦派大德索南孜摩寫了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名叫《佛法入門》,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需要三件事。第一件事,我們需要認識、了解我們生命中的苦和難。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如實地觀照自己,判斷我們此生會如何。第二件事,誠心發願擺脫這種苦厄,而不是僅僅“盡量做好它”,而是確實想著從中解脫。第三件事,懂一些佛法知識,這樣我們就有一定的信念,相信佛法會向我們開示出路。這種信念只是建立在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的循循善言上。我們必須對佛法以及佛法如何引領我們脫離痛苦有切實的認識和了解。

出路是什麼呢?就是達到解脫、獲得覺悟。佛法以第一個聖諦 – – 苦為基礎,向我們展示瞭如何達到解脫、獲得覺悟。這就是索南孜摩所說的開始,即認識苦難。這些苦難都有一個原因。這些苦難有所從來。要做到消除我們的苦難的原因,即第三個聖諦,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理解的路徑;這就是第四個聖諦,即去除無明。

要獲得能夠消除我們苦難之原因的正信,並非如探囊取物般容易。需要我們堅持不懈、不停努力。我們一定要努力了解正信的含義。我們可以通過一種符合邏輯的方法開始。現在,我們在無明中經歷人生。例如,我們自以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是宇宙的中心。因此,我們總是感覺到我們要有自己的行事方式,變得貪婪、一意孤行。我最重要,所以其他人要關注我、愛我。如果別人不關注我、不愛我,我們就暴跳如雷。

我們可能受人喜愛,但這並不意味著整個世界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因為受無明所蒙蔽,我們以為每個人都需要認識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走入另一極端,認為如果別人不愛我們、或者不關注我們,那麼我們自身一定有什麼不對、我們不好,這樣就沒有什麼自信。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飽受苦厄。我們飽受心理痛苦,而這一切源於無明,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事物的發展要隨我所願。

佛陀說,通過去除造成這種苦難的無明之態度,我們就有可能去除經歷的所有苦難。什麼能夠去除這種無明呢?理解。如果我們理解了自身以及世界上其他人如何存在,我們就不會困惑於此(無明)。理解和無明不可能在我們的思維中同時共存。理解是無明的真正敵手。既然我們不可能同時二者得兼,那麼哪一方會取勝呢?如果我們考察無明,考察越仔細,我們就能夠認識到,它確實經不住分析。我真的是宇宙的中心嗎?哦,不是的,因為別的任何人都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對理解作出考量,它確實經得起分析。沒有人會是宇宙的中心。它的意思就是說,不會有人比別人更重要。沒有人是其他所有人注意力的中心、並受到所有人的喜愛。人們對此越加考察,越會感覺這頗有道理。這不僅在邏輯上、從經驗和對生活的運行看,確實是這樣的。

在進行考察時,因為理解能夠被確證、而無明土崩瓦解,所以理解不僅會立刻取代無明,而且能夠一勞永逸地去除它。理解了宇宙沒有中心,我們就會明白,不會人人關注我們、喜愛我們。佛陀都沒有得到人人喜愛和關注,怎麼會對我們如此呢?這個分析的結果告訴我們不要灰心失望。如果別人對我們不聞不問,這不礙事。我們在輪迴中期待什麼呢?因為沒有灰心失望,我們就能夠以溫暖、友愛、理解的心態與人交往,而無須擔心對方是否聽我們的話或喜歡我們。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心盡力。這樣,在更加堅信確實能夠得到解脫和修成覺悟方面,我們就達到了起始水平。這樣,我們就在得到解脫和修成覺悟的取徑上不會心浮氣躁。

倒序列中的四種思想

讓思維轉向佛法的四種思想在一種更較深入的層次告訴我們這是可能的。到目前,我們根據走進佛法需要的三種基本思想:苦難、脫離苦難的意願、對能夠脫離苦難的信念,討論了在有關獲得解脫和覺悟的可能性方面,如何能夠獲得正信。讓思維轉向佛法的四種思想實際上將我們的思維轉向了這三種思想,尤其是當中的第一個思想,即認識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四種思想的最後一個是對輪迴的厭倦,這是對生命中諸問題和困難的真正認識。為了詳細了解每一步驟的順序性和必要性,我們需要進行倒序敘述。

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什麼呢?佛陀給我們列了許多清單,但更明確的一列清單中包含了三項。我們可以稱之為三種類型的問題。第一種是外在的苦難:痛苦和不快樂,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大多數人很容易就能認識這一點。沒有人喜歡不快樂,人人都想擺脫它。

第二種是變遷。這裡指我們通常的快樂體驗,這種體驗受到無明的沾染。這種體驗變動不居,不會持久。例如,我們吃東西時因為吃飽而感到高興,但是這種高興不會永遠持續,我們再次會感到飢餓。是什麼問題呢?問題不是快樂不會持久。那隻是這種快樂的本質。擁有對空最深沉、最直接的領悟並 不能改變這種快樂並非永恆的這一現實。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改變它。它變動不居這一現實可能使少一點失落,但問題並不在此。這種快樂的真正麻煩在於這一不確定因素:我們不知道它結束後,接下來會是什麼。我們和朋友在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好時光結束了,我們不知道此後我們會感到快樂、疲倦、不快樂還是別的什麼。這才是真正的麻煩所在。只是在這種瞬息的快樂後面隨波逐流不會對我們有益,即便我們有短暫的快感。它不僅不會消除我們的所有麻煩,還會使我們處於一種真正的不安全感之中,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茫然無所知。

第三種是綜羅萬象的麻煩。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軀體、思維、情緒會使我們所有的麻煩持續長存。我們的軀體、思維、情緒是自我持續的。我們有這樣一種軀體。我們必須得一直餵養牠、保護它。吃的時候,快樂並不持續,我們得不停地吃。這真乏味。我們和某人的關係陷入某種困境,但我們渾然不覺,於是受到傷害,又陷入了另一種困境。無明生生不息。這個人看起來不是我的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於是我們就找啊找,找另一個人。不安全感不停湧現。這才是真正的麻煩:它反復不停。理解這三種苦難就是第四種思想 – – 苦難的不利之處。這也是四聖諦之首,即苦諦。

理解輪迴的不利之處的基礎是什麼呢?是第三種思想,即對業力和因果的理解。這就是輪迴之苦的原因。這也是第二聖諦。那麼,我們為什麼經歷那第一種類型的真正麻煩,即所謂外在的苦難呢?因為惡行。我們因為無明而行惡行。我們不理解我們行為的結果,或者認為這些行為是無結果的。

第二種類型的真正麻煩是變遷和不確定性。我們需要理解輪迴,才能理解為什麼要經歷這些的原因。如果我們理解輪迴,我們就能理解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非常複雜。我們業已做出瞭如此多的事,包括善行和因為無明、無所開端地所做的惡行。我們可能會自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因此隨心所欲與人友善或與人不善。我們造就了數以百萬計的善行或惡性的業力潛勢。因此,我們體驗短暫的快樂 – – 它來自積極的業力潛勢。不久,這種快感結束。接著怎麼辦?無數的業力可能性在有待成熟。接下來成熟的是哪一種呢?這並不簡單明了。它基於諸多不同因素:我們的態度、環境、他人的行為、我們的健康狀況,等等。難怪不存在確定性,難怪我們對輪迴的經歷有起有落。十二緣起描繪了摩羯和無明如何使得輪迴循環不息。深刻理解了業力時,我們就理解了業力起起落落、自我持續的機制,即理解了綜羅萬象的麻煩。

讓我們的思維轉向佛法的第三種思想使我們的思維狀態進入這樣一種理解,即為什麼存在這種不確定性。是什麼促使我們的思維去這樣進行思考呢?對死亡和無常的認識。我們的壽限是不確定的。這是讓我們的思維轉向佛法的第二種思想。如果我們嚴肅看待死亡和無常,認識到各種情境在基本層面上並不持續長存,那麼我們就能開始真正領會這方面的佛法教義,這些教義會向我們展現事情發生在時間演進中的不確定性。

給我們帶來對死亡的思考的是什麼呢?珍視我們現在擁有的生命和機遇 – – 即作為人類的寶貴此生。因此,思考我們現在的寶貴人生是讓我們的思維轉向佛法的第一種思想。

結語

通過這樣一種倒序敘述,我們能夠認識清楚後起的每一種態度如何從前一種態度中產生。我們能夠通過邏輯順序從一開始依次予以解釋。這裡,既然各位大多數人對此已經有所研究,我的目的是通過倒序的形式,表現每一種思想是如何建立在前一思想的基礎之上的。順序地看,我們在業力的基礎上,思考的依次為寶貴的此生、它的有限、身後之事、來世。即便我們降生在一種有利的情勢下,麻煩依然多多。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就想擺脫苦難。因此,我們需要堅定的信念:佛法確實能夠教示我們以出路、我們確實有可能從麻煩中解脫並獲得覺悟。這就引領我們步入正道、培養菩提心,從而使我們能夠為了饒益眾生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達到覺悟的精進修持當中。

反之,正如我們所見,為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鋪設正道和菩提心,我們要有能夠消除苦難及其原因的堅定信念。為此,我們需要理解無明的本質、懂得如何清除無明。為此,我們需要認識生命中的諸種困難以及輪迴的諸種困難 – – 麻煩和不確定性的反复。這種不確定性是因為業力之故。從不確定性開始考量,我們首先在死亡這一基本層面對此作出思考。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充滿機遇的生命,我們不想失去這一生命 – – 如果我們不以此為念,我們就不會擔心死亡。

無論我們順序還是倒序地觀照這四種思想,它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我們堅定所走的道路,從而使我們能夠更進一步自助也助人。

問答

不確定性是如何進入塵世俗務、如何嵌入“如果我們有了這個或那個,我就快樂了”這樣一種想法的?

這取決於我們認為什麼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如果我們想著“如果我能夠修得覺悟,我就快樂了”,那麼這種想法和想著“如果我擁有一個完美的伴侶,此生就會永遠快樂、不會有任何苦難”就截然不同。如果我們尋求完全消除痛苦從而使之用不再來 – – 巧克力、伴侶、性不管是什麼,那麼我們總是會受到挫折。然而,如果了解所謂平常的快樂是什麼,我們就能夠以此為臨時性的目標。如果我們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快樂,就可以以之為助緣以更進一步。這就是為什麼道次第的共下士道(初始之道)的目標是幸運的轉生(生善道)。我們需要以普通的世俗快樂作為修得解脫與覺悟的助緣。這一切在於我們認識那些常見的快樂類型到底是什麼而不是對此加以誇張。我們需要腳踏實地。

結論

根據這四種思想來修持非常有益。它們在以下意義上被稱為預熱,使我們進入一種恰當的思維狀態從而堅定地走進正道,就如同為了使我們有良好的思維狀態來聽課所做的課前準備活動。那麼走上佛法之道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用專業術語加以探討,但還是不要在那種層面上來說吧。走上佛法之道的意思就是確實堅信我們所做的,並全心全意都投入其中。否則,我們就不是很堅定。我們可能作為興趣偶爾為之,或者心不在焉,只是隨大流而已。

真正投身其中需要改變態度。這需要以一定的方式來觀照人生,需要我們切實認識生活情景,認識到當中充滿麻煩和困難。珍視寶貴的人生、懂得此生並不永存非常重要。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麻煩,這些麻煩基本上都是因為無明和業力之故。即便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到了快樂,但這並不令人滿足,因為它不會持續永存,我們也無法保證我們能處於身心愉快之中。只是有時候感到快樂是不夠的。

我們可能知道相互之間關係失常了,但是因為這些關係在開始階段充滿激動與趣味,我們就進入了另一種關係狀態,知道我們或者別的什麼人會搞糟這種關係。於是又進入另一種關係,接著再進入另外一種關係。最終,我們對此感到厭倦了,“我真的想結束它!”我們堅信能夠結束。基於這種信念,我們就能夠為結束這種關係作出現實的努力。

剛剛步入佛法之道時,我們需要努力獲得暫時的快樂,因為這會使繼續前行變得更加容易。但是,我們的體驗會有起有落。除了 找意中人,我們還可以進入某種並不會完美的關係之中 – – 在那種層次上它永遠也不會完美 – – 我們可以以此為基礎以更進一步。對金錢同樣如此。如果我們畢生就是為了賺錢,那麼永遠不會結束。

我們確實需要一定量的物質享受以為生活,同樣,為了給自身造就饒益的助緣,我們需要一定的激情、愛和友情。與夥伴的關係永遠達不到完美。銀行存款的數字也永遠達不到完美。在家裡擁有的舒服永遠也不會完美。這就是變遷之難題。努力要想這一切達到完美無異於以頭撞牆。當我們擁有足夠的上述東西可以滿足我們的精神生活時,我們應當立馬如此行事!問題在於我們必須要從並不完美的水平上為確實能夠達到的目標進行努力:解脫與覺悟的終極境界。我們能夠從思維中去除無明,即我們能夠消除痛苦。這就是志趣所在。這樣,我們就會快樂,也能夠使他人快樂。通過總想著得到完美的伴侶、努力想平息我們的憤怒,我們有這個更能幫助別人嗎?

視頻: 明就仁波切 —「成功的人生」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獻詞

讓我們通過一則獻詞結束本次講座。願我們的理解能夠日益深入,使之給我們逐漸留下深刻印象,增加我們積極的潛勢,這樣,我們能夠根 據上述四種思想觀照事物。願我們在人生的正道上更加堅定,使我們最終能夠獲得解脫與覺悟以饒益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