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tudy Buddhism Home
Arrow down
Arrow up
基本教理
Arrow down
Arrow up
普世價值
什麼是…
如何做…
禪修
訪問
Arrow down
Arrow up
西藏佛教
Arrow down
Arrow up
關於佛教
證悟之道
心靈訓練
密法教義
原著文本
精神導師
Arrow down
Arrow up
進階研習
Arrow down
Arrow up
道次第
心靈科學
論藏和教義系統
金剛乘
祈禱和儀軌
歷史和文化
Arrow down
Arrow up
有關我們
Authors & Experts
Newsletter
Progress Reports
最新內容
Arrow down
Arrow up
支持我們
العربية
বাংলা
བོད་ཡིག་
Deutsch
English
Español
فارسی
Français
ગુજરાતી
עִבְרִית
हिन्दी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ខ្មែរ
ಕನ್ನಡ
한국어
ລາວ
Монгол
मराठी
မြန်မာဘာသာ
नेपाली
ਪੰਜਾਬੀ
پنجابی
Polski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සිංහල
தமிழ்
తెలుగు
ไทย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اُردو
Tiếng Việt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Arrow down
視頻
帳號
Enter search term
Search
Search icon
皈依
18 文章
確信法義
回顧道次第的主要重點 道次第分為三種範疇,每一種都具備著不同心態,並作為途徑使我們達至證悟。這種結構最初是由卓越的11世紀印度大師阿底峽創立,他也是日後第二波把佛法從印度帶至西藏的有功人物,他在名為《菩提道燈論》的文集中呈現其教授內容。...
Part
in
通過道次第而自我轉化
善友、皈依、道德、和解脫
第五偈到第九偈 回顧 昨天,我們開始探討托美桑波的 《三十七種菩薩行》 。 我們看到,他通過陳述我們在 道次第 、即修行之路上各個階段中的要點開始了他的探討。 在頂禮和發願要著述之後,他以寶貴的人身和人類生命的重要性作為開始。 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寶貴的人生,接著他解釋了對此最有益的各種條件,即遠離家鄉,依止於幽僻隱居。 既然這寶貴的人生不會持續太長,那麼利用它就很急迫了。 為了幫助我們認識這種急迫性,他解釋了死亡和無常。 擁有善友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看第五首偈,它介紹的主題是擁有善友的重要意義。...
Part
in
《三十七種菩薩行》釋 - 伯金博士
初始層次的動機
正規佛法三個層次的動機 道次第呈現了三個層次的動機: 初始層次——我們思考如何確保擁有更好的轉世,不僅僅是我們的下一個來生,而是所有的來生。 中級層次——我們的動機是從無法控制的轉世中獲得完全的解脫;我們想要得到解脫。 最高級的層次——我們的目標是達到完全開悟的佛陀境界,幫助所有人從無法控制的轉世中得解脫。 很顯然,每一個層次都是基於對轉世的假設。儘管如此,正如我們前面所討論的,這些材料中針對這三個層次所展示的每一種方法,也都可以應用於佛法輕簡版的水準。這些動機不容小覷,因為如果我們可以真誠地發展它們,它們真的十分卓越。...
Part
in
漸次階段之道 簡介
處理我們的問題
放倒圍牆面向學習 正 如我們昨天所討論的,我們努力要做的是要感受開放心懷、樂於助人 – 放倒圍牆,和他人直接聯繫。不僅需要針對人把圍牆放倒,還要針對學習。這是一種類似的 過程。為了能夠開放心懷、為了自己能夠將事物為我所用,而不是豎起我們智慧構築的圍牆或者某種障礙物。換句話說,為了保護一個看似切實的內在的“我”,我 們可能會豎起圍牆,我們還會想,“我們只是作為一種智力訓練,打算聽一聽這個東西,這樣我就學到一點好奇而有情趣的東西。因為如果要我必須深入接觸一個東 西的內部,這會太具威脅性了,因此我要豎起圍牆。 ”我們同樣需要放倒這種圍牆。 我...
Part
in
讓佛教回到現實中來
業力與皈依的傳統故事
不說離間的話之續篇 昨天,我們談到第五種破壞性的行為,即使用離間的言語。我們已經談論了三種身體的破壞性行為和第一種破壞性的言語行為。我們現在要討論第二種破壞性的言語行為,即使用分裂性的話。...
Part
in
關於生命、死亡、業力與皈依的傳統故事
重申皈依(安全的方向)與菩提心
導言 在六種預備練習的第三個部分,書上說首先頂禮,然後坐下,然後透過專住在呼吸來清淨心緒,之後你才重申你的皈依跟菩提心動機。但在我的經驗,如果在聽法或是禪修之前,不作任何事情就頂禮然後坐下,頂禮就變成有點機械化。因為這邊說你要先坐下,專注呼吸,然後皈依發心,我覺得這是表示你在頂禮之前就要重申動機了,不然你就沒有動機可言。...
Part
in
禪修前的六種準備工作
皈依的涵義
皈依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基本方向 我 們討論了我們有時候面對佛教時的各種問題,並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切實運用佛教教義時很多人常有的困難上。觀照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皈依的 整個主題。在佛教之道的最初幾個階段,我們通常對很多東西不加重視、忽而略之。對很多人來說,皈依即其中之一。這很讓人沮喪,因為一旦皈依成為一種對我們 來說是瑣屑無意義之事,我們其實剝奪了自身所有佛教實踐的基礎。 皈 依不僅僅是像某些佛教傳統那樣重複一句慣用語、割下一縷頭髮,或許再冠上一個法名 – 這不是皈依的精髓。實際上,皈依是對生活態度從最基礎上的完全轉變。...
Part
in
讓佛教回到現實中來
意義生活
致力改善缺點與開發潛能,避免生活中毫無前景的沮喪。
in
禪修
訓練皈依的動作
當我們正式把生命轉向安全與正面的方向,皈依時,我們承諾要練習一些行為,來幫助我們維持這個方向。
in
誓言
出離心: 成就解脫的決心
出離心是想要脫離不只是所有形式的痛苦,也是它們的成因的決心。這是基於用理性確認這個目標可以達成。’
in
輪迴和涅槃
1
2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