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皈依(安全的方向)與菩提心

導言

在六種預備練習的第三個部分,書上說首先頂禮,然後坐下,然後透過專住在呼吸來清淨心緒,之後你才重申你的皈依跟菩提心動機。但在我的經驗,如果在聽法或是禪修之前,不作任何事情就頂禮然後坐下,頂禮就變成有點機械化。因為這邊說你要先坐下,專注呼吸,然後皈依發心,我覺得這是表示你在頂禮之前就要重申動機了,不然你就沒有動機可言。

專注在呼吸的意義在於你把心調整為中性狀態,稱為無記(佛不說其是善,也不說其是惡)。以此為基礎,在培養出善的心緒。如果你經過忙碌的一天或可怕的交通堵塞來到這邊,從一團亂的心緒要培養出正面心緒,是相當困難的。所以首先培養中性心緒,我們用專注呼吸來達成,然後正面的動機。所以在我教授的方式,我把這個呼吸的預備練習跟調整動機放在頂禮跟坐下之前。你可以照書上的流程在坐下後重覆一次,作兩次並不是錯誤。

我們想要避免的是讓我們的修行變成機械化,這是非常非常容易發生的,一種沒什麼感覺的機械式修行。你只是趕著做完,因為你出於各種原因,覺得有義務要做完,如果不做就會覺得罪惡,或者像是刷牙一樣,你已經養成習慣要作,但是作的同時你沒有任何感覺。一旦你的修行變成機械化,而且你養成了機械化修行的習慣,就很難改掉了。

如果你剛剛開始,請試著不要養成這種毫無感覺機械化修行的習慣。因為要養成這種習慣是很容易的。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的生活很忙。我們沒什麼時間。你早上起來要準備好去上班,打理好小孩。你想要走一下修持,即使你有很強的意願每天都作點修行,往往你得草草盡快修一下因為那天還有一大堆事情待辦。這是我們得要面對的現實。這就是為什麼當下升起動機、意願、感受等等如此重要,儘管這得要靠很多的熟習跟禪修才能達成。儘管我們重申動機,我們的動機必須一直都在,在一種幾乎是下意識的層面存在。在我們頂禮跟坐下前,我們要在前方觀想皈依境,對其皈依並且重申菩提心的動機。

皈依

儘管這邊不適合長篇大論解釋皈依跟菩提心,這並不是可以忽略的小課題。翻譯名詞上來說,我個人喜歡安全的方向勝過皈依,因為這比較主動。皈依是一個比較被動的詞,至少在英語是如此。我們並不是被動地喊:「喔,佛法僧啊,救救我吧。」反之,我們要透過前往佛法僧三寶的方向來保護自己,這個三寶所指出的方向。

三寶有許多不同層面。藏文中的「寶」是珍貴(dkon)且殊勝 (mchog)。這是文字的內涵。法寶的最深層面,簡單講就是第三與第四聖諦。是說對於苦與苦因的真實止息。當我們說到真實之道時,這不是你走在上面的路,而是一種心態,一種理解,深刻的覺知,如道路般帶領我們前往目標。我們說的是能夠帶來真實止息的理解,以及這種心的真實止息已經達成後的理解程度。

對三寶的這種理解是如此困難以及深奧,我們得要理解並接受,所有問題及其原因的真實止息是有可能的。顯然我們得先了解因果原理:我們心的基本本質是清淨的,才能達成真實止息。要試著了解這個,有許多不同的層次:

  • 達賴喇嘛在他的那瀾陀寺十七大班智達贊當中提到:如果你了解二諦-勝義諦與世俗諦- 那你就能了解四聖諦,而如果你能了解四聖諦,你就能了解三寶。 
  • 另一種了解的方式,是如同在觀音與上師無別修法中所說的,理解佛的四身能增強我們對皈依的感受。
  • 又或者我們可以透過堅信真實止息的可能性以及根據大手印或大圓滿所說心的本淨性,提供的這種真實道路。

重點是,我們如果要走這個方向,我們得要確認這個方向是可行的,而不是「喔,我可以走看看,試著減少痛苦,但我不可能達成目標啦」(很多人是這樣的)。但如果要真的很堅定,我們需要確信真實的止息-解脫跟正覺是真有可能的。

這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貨是很容易了解,或是很容易在邏輯層面上接受的,所以我們得要努力思惟。大部分人,一開始的時候預設這是真的- 如果你真的有動腦想過的話。至少你開始時預設或希望這是真的- 然後你開始往這個方向努力。但如果你是真誠地相信這個安全的方向,這對我們的人生會有巨大影響。這不只是我們努力增進自己,即使增進自己已經是很大的功課了。我們是要相信我們能夠得到解脫跟正覺。那我們怎麼還會願意受苦呢? 如同一般所說的,如果你在火宅之中,你知道有路可以逃生,你怎麼會不逃呢?

諸佛是這些已經完整獲得真實止息以及真實道心的人,並且教導我們如何達成。僧伽指的是聖僧眾,也就是那些已經獲得部分真實止息以及部分真實道心,但還沒有完成的人。所以我們完全不是在講西方對僧伽的這種定義,說這些來佛教中心的人。這也不是在說僧伽的世俗定義- 寺院的出家僧眾。出家僧眾是聖僧的代表,但真正的方向是透過聖僧來指引的。

觀想三寶

要作皈依,我們需要在前方觀想我們所要前往方向的代表事物。這可以是極度廣大的觀想,但也有一種叫作「總集珍寶」的觀修法,也就是只觀想釋迦牟尼佛,祂與我們的靈性導師無別。祂坐在寶座上的蓮花月日輪墊上,分別代表著出離心、菩提心與對空性的了解。佛身代表僧寶、佛語代表法寶,佛意代表佛寶。

我必須強調,不要被觀想困住。很多人沒辦法觀想。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一個我們目標的代表,作為我們專注的對境。關於要怎麼觀想,宗喀巴解釋得很好。他說:先觀想總體跟粗略的,然後隨著定力增進,專注跟細節會自然出生 (當然,你得先知道要觀什麼)。所以請避免太過執著於觀想細節的陷阱,不然你觀不出來就會失望,被擊倒。

菩提心

在重申你要前往的方向後,你要重申你的菩提心願。作此動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實際上在藏文當中,動機(kun slong)是「讓你生起並前往一個目的地的原因」。因此可分為兩部分:目標,以及驅使我們前往該目標的心緒。動機有這兩部分。

此處的目標不只是前往安全的方向獲得解脫,因為前往安全方向可分三種:

  • 成為聲聞的阿羅漢而解脫- 當佛陀的教法還住世時,聽聞教法。
  • 成為緣覺(辟支佛)而解脫- 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暗劫,依靠自己的直覺。
  • 作為菩薩- 以正覺為目標,不只是解脫。

安全的方向有以上三種不同目標。

從大乘的角度看,我們要以正覺為目標,但無論如何我們得要獲得解脫,才能得到正覺。因此不要認為聲聞乘的目標不合宜。你可以用大乘的慈悲動機來趣向聲聞果位,諸如此類,你還是得要達成目標才行。(要成佛)可能要花巨大的時間- 三無量劫- 來累積獲得正覺得正面力量,所以我們可能也要在暗劫中沒有佛法的狀態下修行,因此我們得有很強的直覺足以修緣覺道。因此這並不是不合適的。

不要有這種高傲的態度:「我想當菩薩,想成佛。那些次等的聲聞與緣覺,不只不值得尊敬,也不合宜。」他們並非不合宜,尤其是緣覺眾,他們往往是最被忽略的。但你要是真去思考在成佛前要花多少時間,我們一定會經歷暗劫的。你當然可以說;「佛陀講有無量世界,當此處是暗劫,他方世界會有佛說法,我們轉世去該處即可」可是你無法確知你能否真的去。你根本不知道你會在哪轉生。「即使不能值遇佛陀與佛法,願我的直覺足夠強大讓我能繼續前往這方向」。

親身經歷過最大的專制反宗教政權的人,我想多少能夠知道一點我剛才解釋的意思。

菩提心的目標是正覺。再一次,我們面前觀想的佛陀,與靈性導師無有分別,代表著目標正覺。而驅動我們往此目標走的情感是慈愛、悲憫與一種獨特的志向,我們不只要負責幫助他人生命中的高低起伏,也要把他們都帶往解脫跟正覺。這就是我為什麼總是強調動機。這不只是我們平常幫助他人免於飢餓等等,而是要幫助他人克服苦苦、變異苦(通常型態的不快樂)、行苦(無法控制的轉生)以及這些苦的基礎。要承擔起完全的責任,幫助他們克服這些。這是獨特的志向。

然而,我們不是要達到釋迦牟尼佛的正覺或是一般說的正覺,我們是要達成自己本身的正覺。這個覺醒還沒有發生,但基於心的本性清淨,心的空性,是可能對痛苦及其成因達到真實止息的。同時也能圓滿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如果我們相信心的本性清淨,目標可以達成,那諸多佛性的特質就會成為正覺的因。成因,畢竟也是靠著它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才被叫作成因。

事實上,你越深入思考,在情感層面上的慈悲心之外,菩提心目標需要極大的理解,基於對真實止息以及真實道途這種安全方向,了解到這是可行的,也了解因果原理跟因果的空性,以及我們心相續中的諸多因素可以作為證悟的因。這就是非常深奧的題目了,很可惜今天沒有時間細講。但當我們談到菩提心時,世俗菩提心以及甚深(勝義)菩提心,甚深的菩提心講的就是空性。真的,了解這個對於我們堅固自己的世俗菩提心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面前的上師佛陀無二無別,代表著我們想追求的目標。這是很有意思的。岡波巴說過:「當我了悟自心、上師、佛陀三者不可分割時,我就了悟大手印」。

在重申皈依跟菩提心目標後,依照色貢仁波切的指示,我們還可以做這些:

  • 我們可以觀想釋迦牟尼佛融入自身。
  • 我們自己變成釋迦牟尼佛,心間有一個吽字。
  • 放出種種光芒,清淨並轉化一切眾生,帶領其至佛位,他們都轉變成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一切都是釋迦牟尼的形相)

然後我們了解到,這只是觀想,眾生還沒有證悟(我們自己也還沒有)。他們為什麼還沒有證悟呢? 因為他們沒有平等捨之類的功德。因此照著以下的邏輯,我們接著作四無量心的禪修:

  1. 捨無量- 「眾生若有平等捨該多好啊! 願他們都有平等捨,我決定要讓他們有平等捨。佛陀啊,幫助我」
  2. 慈無量-「願彼等擁有快樂與快樂的因」
  3. 悲無量-「願彼等免於痛苦及痛苦的因」
  4. 喜無量- 不只是普通的痛苦與快樂,而是「願彼等獲得正覺的大樂,永不失去」

然後依照你能找到的一般指引來作,之後:

  • 面前觀想的佛陀越來越小,進入我們的眉間,猶如奶油消融般消失。這是比較少密續味道的練習。
  • 不然也可以觀想佛陀上升,在下一階段觀修資糧田時,佛陀再降落融入其中。

有這兩種不同觀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