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在六种预备练习的第三个部分,书上说首先顶礼,然后坐下,然后透过专住在呼吸来清净心绪,之后你才重申你的皈依跟菩提心动机。但在我的经验,如果在听法或是禅修之前,不作任何事情就顶礼然后坐下,顶礼就变成有点机械化。因为这边说你要先坐下,专注呼吸,然后皈依发心,我觉得这是表示你在顶礼之前就要重申动机了,不然你就没有动机可言。
专注在呼吸的意义在于你把心调整为中性状态,称为无记(佛不说其是善,也不说其是恶)。以此为基础,在培养出善的心绪。如果你经过忙碌的一天或可怕的交通堵塞来到这边,从一团乱的心绪要培养出正面心绪,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首先培养中性心绪,我们用专注呼吸来达成,然后正面的动机。所以在我教授的方式,我把这个呼吸的预备练习跟调整动机放在顶礼跟坐下之前。你可以照书上的流程在坐下后重复一次,作两次并不是错误。
我们想要避免的是让我们的修行变成机械化,这是非常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没什么感觉的机械式修行。你只是赶着做完,因为你出于各种原因,觉得有义务要做完,如果不做就会觉得罪恶,或者像是刷牙一样,你已经养成习惯要作,但是作的同时你没有任何感觉。一旦你的修行变成机械化,而且你养成了机械化修行的习惯,就很难改掉了。
如果你刚刚开始,请试着不要养成这种毫无感觉机械化修行的习惯。因为要养成这种习惯是很容易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生活很忙。我们没什么时间。你早上起来要准备好去上班,打理好小孩。你想要走一下修持,即使你有很强的意愿每天都作点修行,往往你得草草尽快修一下因为那天还有一大堆事情待办。这是我们得要面对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当下升起动机、意愿、感受等等如此重要,尽管这得要靠很多的熟习跟禅修才能达成。尽管我们重申动机,我们的动机必须一直都在,在一种几乎是下意识的层面存在。在我们顶礼跟坐下前,我们要在前方观想皈依境,对其皈依并且重申菩提心的动机。
皈依
尽管这边不适合长篇大论解释皈依跟菩提心,这并不是可以忽略的小课题。翻译名词上来说,我个人喜欢安全的方向胜过皈依,因为这比较主动。皈依是一个比较被动的词,至少在英语是如此。我们并不是被动地喊:「喔,佛法僧啊,救救我吧。」反之,我们要透过前往佛法僧三宝的方向来保护自己,这个三宝所指出的方向。
三宝有许多不同层面。藏文中的「宝」是珍贵(dkon)且殊胜 (mchog)。这是文字的内涵。法宝的最深层面,简单讲就是第三与第四圣谛。是说对于苦与苦因的真实止息。当我们说到真实之道时,这不是你走在上面的路,而是一种心态,一种理解,深刻的觉知,如道路般带领我们前往目标。我们说的是能够带来真实止息的理解,以及这种心的真实止息已经达成后的理解程度。
对三宝的这种理解是如此困难以及深奥,我们得要理解并接受,所有问题及其原因的真实止息是有可能的。显然我们得先了解因果原理:我们心的基本本质是清净的,才能达成真实止息。要试着了解这个,有许多不同的层次:
- 达赖喇嘛在他的那澜陀寺十七大班智达赞当中提到:如果你了解二谛-胜义谛与世俗谛- 那你就能了解四圣谛,而如果你能了解四圣谛,你就能了解三宝。
- 另一种了解的方式,是如同在观音与上师无别修法中所说的,理解佛的四身能增强我们对皈依的感受。
- 又或者我们可以透过坚信真实止息的可能性以及根据大手印或大圆满所说心的本净性,提供的这种真实道路。
重点是,我们如果要走这个方向,我们得要确认这个方向是可行的,而不是「喔,我可以走看看,试着减少痛苦,但我不可能达成目标啦」(很多人是这样的)。但如果要真的很坚定,我们需要确信真实的止息-解脱跟正觉是真有可能的。
这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货是很容易了解,或是很容易在逻辑层面上接受的,所以我们得要努力思惟。大部分人,一开始的时候预设这是真的- 如果你真的有动脑想过的话。至少你开始时预设或希望这是真的- 然后你开始往这个方向努力。但如果你是真诚地相信这个安全的方向,这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巨大影响。这不只是我们努力增进自己,即使增进自己已经是很大的功课了。我们是要相信我们能够得到解脱跟正觉。那我们怎么还会愿意受苦呢? 如同一般所说的,如果你在火宅之中,你知道有路可以逃生,你怎么会不逃呢?
诸佛是这些已经完整获得真实止息以及真实道心的人,并且教导我们如何达成。僧伽指的是圣僧众,也就是那些已经获得部分真实止息以及部分真实道心,但还没有完成的人。所以我们完全不是在讲西方对僧伽的这种定义,说这些来佛教中心的人。这也不是在说僧伽的世俗定义- 寺院的出家僧众。出家僧众是圣僧的代表,但真正的方向是透过圣僧来指引的。
观想三宝
要作皈依,我们需要在前方观想我们所要前往方向的代表事物。这可以是极度广大的观想,但也有一种叫作「总集珍宝」的观修法,也就是只观想释迦牟尼佛,祂与我们的灵性导师无别。祂坐在宝座上的莲花月日轮垫上,分别代表着出离心、菩提心与对空性的了解。佛身代表僧宝、佛语代表法宝,佛意代表佛宝。
我必须强调,不要被观想困住。很多人没办法观想。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个我们目标的代表,作为我们专注的对境。关于要怎么观想,宗喀巴解释得很好。他说:先观想总体跟粗略的,然后随着定力增进,专注跟细节会自然出生 (当然,你得先知道要观什么)。所以请避免太过执着于观想细节的陷阱,不然你观不出来就会失望,被击倒。
菩提心
在重申你要前往的方向后,你要重申你的菩提心愿。作此动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实际上在藏文当中,动机(kun slong)是「让你生起并前往一个目的地的原因」。因此可分为两部分:目标,以及驱使我们前往该目标的心绪。动机有这两部分。
此处的目标不只是前往安全的方向获得解脱,因为前往安全方向可分三种:
- 成为声闻的阿罗汉而解脱- 当佛陀的教法还住世时,听闻教法。
- 成为缘觉(辟支佛)而解脱- 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暗劫,依靠自己的直觉。
- 作为菩萨- 以正觉为目标,不只是解脱。
安全的方向有以上三种不同目标。
从大乘的角度看,我们要以正觉为目标,但无论如何我们得要获得解脱,才能得到正觉。因此不要认为声闻乘的目标不合宜。你可以用大乘的慈悲动机来趣向声闻果位,诸如此类,你还是得要达成目标才行。(要成佛)可能要花巨大的时间- 三无量劫- 来累积获得正觉得正面力量,所以我们可能也要在暗劫中没有佛法的状态下修行,因此我们得有很强的直觉足以修缘觉道。因此这并不是不合适的。
不要有这种高傲的态度:「我想当菩萨,想成佛。那些次等的声闻与缘觉,不只不值得尊敬,也不合宜。」他们并非不合宜,尤其是缘觉众,他们往往是最被忽略的。但你要是真去思考在成佛前要花多少时间,我们一定会经历暗劫的。你当然可以说;「佛陀讲有无量世界,当此处是暗劫,他方世界会有佛说法,我们转世去该处即可」可是你无法确知你能否真的去。你根本不知道你会在哪转生。「即使不能值遇佛陀与佛法,愿我的直觉足够强大让我能继续前往这方向」。
亲身经历过最大的专制反宗教政权的人,我想多少能够知道一点我刚才解释的意思。
菩提心的目标是正觉。再一次,我们面前观想的佛陀,与灵性导师无有分别,代表着目标正觉。而驱动我们往此目标走的情感是慈爱、悲悯与一种独特的志向,我们不只要负责帮助他人生命中的高低起伏,也要把他们都带往解脱跟正觉。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是强调动机。这不只是我们平常帮助他人免于饥饿等等,而是要帮助他人克服苦苦、变异苦(通常型态的不快乐)、行苦(无法控制的转生)以及这些苦的基础。要承担起完全的责任,帮助他们克服这些。这是独特的志向。
然而,我们不是要达到释迦牟尼佛的正觉或是一般说的正觉,我们是要达成自己本身的正觉。这个觉醒还没有发生,但基于心的本性清净,心的空性,是可能对痛苦及其成因达到真实止息的。同时也能圆满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如果我们相信心的本性清净,目标可以达成,那诸多佛性的特质就会成为正觉的因。成因,毕竟也是靠着它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才被叫作成因。
事实上,你越深入思考,在情感层面上的慈悲心之外,菩提心目标需要极大的理解,基于对真实止息以及真实道途这种安全方向,了解到这是可行的,也了解因果原理跟因果的空性,以及我们心相续中的诸多因素可以作为证悟的因。这就是非常深奥的题目了,很可惜今天没有时间细讲。但当我们谈到菩提心时,世俗菩提心以及甚深(胜义)菩提心,甚深的菩提心讲的就是空性。真的,了解这个对于我们坚固自己的世俗菩提心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面前的上师佛陀无二无别,代表着我们想追求的目标。这是很有意思的。冈波巴说过:「当我了悟自心、上师、佛陀三者不可分割时,我就了悟大手印」。
在重申皈依跟菩提心目标后,依照色贡仁波切的指示,我们还可以做这些:
- 我们可以观想释迦牟尼佛融入自身。
- 我们自己变成释迦牟尼佛,心间有一个吽字。
- 放出种种光芒,清净并转化一切众生,带领其至佛位,他们都转变成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说一切都是释迦牟尼的形相)
然后我们了解到,这只是观想,众生还没有证悟(我们自己也还没有)。他们为什么还没有证悟呢? 因为他们没有平等舍之类的功德。因此照着以下的逻辑,我们接着作四无量心的禅修:
- 舍无量- 「众生若有平等舍该多好啊! 愿他们都有平等舍,我决定要让他们有平等舍。佛陀啊,帮助我」
- 慈无量-「愿彼等拥有快乐与快乐的因」
- 悲无量-「愿彼等免于痛苦及痛苦的因」
- 喜无量- 不只是普通的痛苦与快乐,而是「愿彼等获得正觉的大乐,永不失去」
然后依照你能找到的一般指引来作,之后:
- 面前观想的佛陀越来越小,进入我们的眉间,犹如奶油消融般消失。这是比较少密续味道的练习。
- 不然也可以观想佛陀上升,在下一阶段观修资粮田时,佛陀再降落融入其中。
有这两种不同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