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于阗解析

唐古特人的政治和宗教思潮

随着947年在蒙古里亚、满洲和汉地中国北部部分地区建立契丹大辽王朝、北宋于960年重新统一中国余部,唐古特人从东部和北部都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占据着甘肃南部、宁夏和陕西西部这一从中亚通往北宋治统治下的长安 – 丝绸之路东端的战略门户地区。尽管从西方的贸易可以经甘肃走廊、通过宗喀而绕开唐古特人区域,但该地区拥有丝绸之路在这一地段最直接的通道,因此诸多势力都意欲夺取。然而,唐古特人抵制住了所有进攻。经过和契丹、北宋的长期战争,982年唐古特人首领李继迁(统治时期982 – 1226年)自号为独立的唐古特王朝(982 – 1226年)的首任皇帝,汉人称之西夏而藏人称之弥药。

在随后的半个世纪中,为了向西扩张、控制更多的丝绸之路,唐古特人和黄头回鹘、宗喀藏人组成的近邻联军战乱不绝如缕,北宋和上述两者都保持了友好关系,试图将他们从契丹的势力范围中拉拢出来。结果,唐古特人和北宋俱与日益威胁北方的契丹交恶。

7世纪,佛教最初从中国唐朝传入唐古特。藏王朗达玛灭佛时,三名僧人逃离土蕃到宗喀。他们向当地一名佛教徒进行宗教指导,并取法号格瓦桑。实际上,这一新僧随后进入唐古特境内以求深造,这表明在那一时期,佛教已经在唐古特人中普遍流行,至少在贵族阶层中如此。

传统的唐古特人信仰是一种绝大多数蒙古里亚草原民族信奉的萨满教的、非儒教式的祖先崇拜和腾格里崇拜的混合。和突厥人相似,唐古特人也有圣山崇拜,他们认为那是其统治者权力之所出。尽管唐古特皇帝李继迁登基时建宗庙以彰显其传统,以此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但皇帝也尊重佛教。例如,他要求皇太子李德明(统治时期1004 – 1031年)从幼冲时起就研修佛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