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
依据印度佛教经部宗,有七种认知事物的方式。要细致了解这七种方式,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认知。认知方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正是佛教所说「心」这个词所指。我们的心理活动是独立的,无始无终,没有中断,且总是以认知来接触对境。总体上,心在接触事物时升起一个心理图像,同时升起相对应的认知来某种程度上处理它。心理活动作这些的时候,并不需要一个独立存在的「我」来作,也不需要一个独立存在的心,让「我」可以用它来操作。以所专注的对象而言,这七种认知方式是心理活动的不同种类。它们是:
- 现量识 (mngon-sum)
- 比量识 (rjes-dpag)
- 已决识 (bcad-shes)
- 现而不定识 (snang-la ma-nges-pa)
- 伺察意 (yid-dpyod)
- 犹豫 (the-tsoms)
- 颠倒识 (log-shes).
有效(具量)的认知
在这七种认知方式当中,只有两种可以被认定为是有效的认知方式:现量识以及比量识。
所谓具量(tshad-ma),是说它新鲜且无谬误。
- 新鲜 (gsar)- 新鲜的认知,是不依靠对同一个对境前一剎那已有的认知。它当下是清明、正确、且决定的。
- 无谬误 (mi-bslu-ba) – 无谬误的认知是正确且决定的。
已决识并不具量,因为它已经不新鲜。现而不定识、伺察意跟犹豫都不具量,因为它们不决定。颠倒识不具量,因为它不正确。
分别
如果认知既正确又决定,换句话说,如果它是非欺诈的,它就会理解它所涉及的对境。 认知所涉及的趋入境(‘jug-yul)是特定认知所参与的主要客体。例如,无论我们看到还是想到某人,所涉及的对境都是一种物理现象的有色形状;一个延伸到其他感官信息,如声音、气味、身体感觉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常识性的对象;它是什么类型的物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身体),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人,这是一个加到此身体上的变量。
认知不需要新鲜就可以理解它所涉及的对象。 故现量、比量、已决识,皆为分别(rtogs-pa)。 又有两种类型的分别,直接的和间接的。
- 直接分别 (dngos-su rtogs-pa) –所涉及的对境出现在认知中,如推断我们所看到的人是玛丽时。
- 间接分别 (shugs-la rtogs-pa) –所涉及的对境没有出现,例如我们推断我们所看到的人不是苏珊时。
理解其对境的三种认知类型,全都是以明确的理解来完成的;但只有其中的一些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分别。 如果不与对某物的直接分别同时发生,则对某对境的间接分别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任何认知中,都需要升起一些心理景象。
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认知
概念性认知(分别念rtog-bcas shes-pa)是通过对显现境的心理范畴建立对某物的认知。显现境(snang-yul)是在意识中生起的直接所缘,就像它直接在心的前面一样。此处显现境为心理范畴,此范畴是静止的共相(spy-mtshan),如同一个想法、世俗谛(kun-rdzob bden-pa),没有任何自己的显现。它是半透明的,就像一层薄薄的面纱,通过它产生一个心理景象(rnam-pa,mental aspect 心念),代表认知中的范畴。概念认知中出现的心理形式就是这个心理景象的形式;但是显现的对像是此心理范畴,因为它是在认知中首先被认知的对象。当我们对它有概念认知时,我们所概念化的实际对象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即使它与概念认知同时存在和被认知,它也是由独立的无分别念而不是分别念本身来认知的。
- 当我们看到某物,然后将其归入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的类别中时,它就出现了。
- 当我们单纯只是想到某物,它并不出现。
心理类别可以是声音类别或对象类别。声音类别(声共相sgra-syi)是我们对应特定单词的声音的心理类别。 无论用什么声音、音量、口音说出“芒果”这个词,在概念认知上,我们都将它归入同一个声共相; 它们都指同一个词。 该类别以“芒果”一词指定,因此我们知道这些声音都是同一个词“芒果”的声音。
同样,当我们看到一篮芒果时,无论每个芒果的大小、颜色或形状如何,我们在概念上都将它们归入同一个对象类别(义共相don-spyi),它们都是同一种水果。 虽然这些水果客观上都是芒果,但我们本来可能不知道这种水果是什么跟叫什么; 但如果我们确知它们是芒果并被称为“芒果”,那么我们知道它们的对象类别(don-spyi)。所有这些水果都是该声音所指的意思,是适合用“芒果”这个词来指涉的声音类别。
这些范畴是静态的现象,根据经部的说法,它们是形而上的实体。他们不能执行任何功能,因此我们不能根据他们做的某事来解释其存在。 我们只能通过我们拥有范畴的概念来解释它们,这正是这边所指的。如果没有范畴之类的东西,我们如何能够将不同的对象识别为同一种物体,或者将不同的声音识别为同一个词呢?
非概念认知(无分别念rtog-med shes-pa)是没有范畴中介而发生的认知。 当我们在商店里看到芒果时,我们对它的观看是非概念性的。我们看到的确实一个芒果,它不是一无所有;但当我们最初看到它时,我们并没有把它归入芒果的心理范畴。 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通过将其归入“芒果”的类别,来从概念上将其视为芒果。
依经部体系,能非概念且有效地知道的对境,都是自相(rang-mtshan),最深的真实现象是胜义谛(don-dam bden-pa)。 它们是非静态的,这意味着它们会受到因缘的影响,因此它们会时刻变化并造成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确实产生效果这一事实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存在。非静态现象包括所有形式的物理对境:如影像和声音;认识事物的方式:如视觉或意识、爱、快乐和愤怒;以及所有既非物理对境也非认识方式的非静态现象,如人、动作和年龄。
现量识
现量识被定义为无欺、非概念性的认知,其中出现的对境是一个客观的实体,即一种非静态的现象。更准确地说,认知中出现的对境,实际升起的对境是非静态现象的心理景象。
现量识能摆脱欺骗的四种因:
1. 依赖——如果非概念性的认知依赖于有缺陷的感觉器官,例如斗鸡眼,我们就会有双重视力并看到两个月亮。那就是有欺骗的。
2. 物体——如果非概念认知的物体移动得很快,比如你在黑暗中快速转动手电筒,我们就会被欺骗看到一圈光。
3. 情景——在行驶中的火车上,我们非概念性地看到外面的树木快速靠近,然后又快速后退,彷佛在倒退。
4. 实时条件——如果在看某人之前,我们的心受到强烈干扰,例如恐惧,我们可能会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虽然这四种情况都是非概念性的认知,但它们都不能当作现量识的例子。
现量识分为四种:
1. 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身体触觉)之一的感官现量。这是依靠五种身体认知受器之一作为其主导条件而产生的。一个认知的支配条件(增上缘bdag-rkyen)是决定它是什么的条件——视觉、听觉等等。五种物理认知受器分别是光敏细胞、音感细胞、嗅感细胞、味觉细胞和身体感觉细胞。对于人类和大多数动物来说,这些细胞分别位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全身。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例如,章鱼没有鼻子或舌头。它的嗅觉和味觉敏感细胞位于每个触手的吸盘中,还有额外的光敏细胞,牠却没有任何对声音敏感的细胞。请注意,感官意识只能非概念性地认知对象,而意识可以非概念性地或者概念性地认知对象。
2. 心识现量,可以是任何非静止的对象。它是依靠心理感官作为其主导条件而产生的。认知的心理感官是决定于此意识的前一刻。如果一个认知的前一刻不涉及生理感官受器,那前一时刻的意识就决定了下一时刻的认知是纯精神的。由于神经元涉及所有类型的认知并且遍布全身,并非仅在大脑中,因此在佛教系统中神经元并不作为心识感官。心理现量是伴随着超感官的认知发生,例如读出他人的思想,以及在感官现量流结束时的那一瞬间。
3. 反身意识的现量。根据经量部,唯识和瑜伽自立派的教义系统,了解事物的方式不仅包括某种类型的主要意识和一些心理因素,还包括反身意识 (自明rang-rig)。反身意识伴随着对某对境的非概念性和概念性认知的每一刻,尽管它本身始终是非概念性的。它只关注认知当中所涉及的其他种类的意识——即心和心所。它不认识它所关注的主要意识和心理因素的非静态对象。然而,伴随概念认知的反身意识也认识在该认知中所认的静态对境,因为这些静态对境与概念认知的意识和心理因素具有相同的本性(ngo-bo)。认知当中的反身意识会植入它所认识的认知心理印记或所习惯的非一致影响变量,得以在随后思念回忆认知。回忆是通过对类似于先前认知的对象的心理景象,和从心理上衍生自对象的对像类别的概念认知而发生的,并且所有类似于对象的心理景象都适用该对境类别。通过反身意识的现量识也可以确定它所伴随的认知是否是欺骗性的。
4. 瑜伽的现量识是与意识相结合的,它的生起依赖于止(一种静止和安定的心态)和观(一种特别感知的心态)。它以微妙的非静止性(无常)或者或粗或细不可能实存灵魂的不存在为对境。它只会发生在圣者身上,且只发生在他们全神贯注的禅定中,佛陀除外。
现量识分为三个部分:有效的、后续的和非决定的。感官、心理和反射现量识具有所有三个部分。瑜伽的现量识只有有效的和后续两点,因为它从来都不是非决定的。
只有第一剎那的感官现量识是有效的。随后是一系列后续的感官现量识,在此期间,对对境的认知就不再是新的认知。这个阶段之后,是对对境的非决定性感官现量识,在此阶段对境不再被决定性地认知,尽管它仍然正确地出现。随后是短暂的心理现量识阶段,但它是如此短暂,以至于它及其伴随的反身现量识无法确定其对象的决定性。因此,它们实际上是非决定性的赤裸认知。为了在对所涉对象的概念性心理认知之前建立对相关对象的心理认知,这个非确定的心理现量识的剎那是必要的。
非决定性的心理现量识,无论是在一系列感官现量识之后发生,还是在一系列现量识及随后的超感官认知之后发生,之后都是对对境的概念认知,在此期间对境通过心理过滤器被认知其类别。
瑜伽的现量识没有微细的心理迟钝,所以它总是生动的。只有第一时刻是新鲜的,可是它的清晰和理解并不依赖于同一对境的实时先前认识作为直接条件。因此,除了佛陀的情况外,有效的瑜伽现量识之后是后起的瑜伽现量识阶段。但即使对于圣者来说,也没有不确定的瑜伽现量识。
比量识
推理认知(比量识)是依靠正确的推理路线作为基础,对隐蔽或极其隐蔽的事实进行有效的概念性认知。
可以有效比量的三种类型的对境:
1. 现行境(mngon-gyur)——像感觉恶心的身体感觉。仅依靠我们的认知受器,就可以通过现量认知来非概念地了解它们。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身识知道我们感觉很糟糕。当然,我们需要能够区分是真的感觉不舒服还是只是忧郁症。
2. 隐蔽境(lkog-gyur)——就像我们的疾病让我们感受到这些。我们只有靠推理才能知道实情,比如医生根据全面检查得到的信息来诊断我们得了什么病:“如果有这些症状,就有这个或那个病。”当然,并不是每个诊断都是正确的。
3.极隐蔽境 (shin-tu lkog-gyur)——比如找到治愈我们疾病的人的名字。我们只能通过依赖有效的信息来源(例如我们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并推断该信息是正确的,该信息的来源要是权威的,我们才能知道。但是当然,我们需要一些正当的理由来推断我们所读到的内容是来自有效的来源。而这并不总是很容易评估,就像评估维基百科或部落格中的条目一样。
推理认知分为三种类型:
1. 以现象的真实性或以逻辑演绎(事势比量dngos-stobs rje-dpag)——通过这个,我们用完美的逻辑对不明显的事得到正确的结论。例如,假设我们的邻居正在制造很大的噪音,我们可能会变得烦躁和不耐,因为声音是无常的这件事,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我们依靠证据的力量,我们可以向自己证明,这种噪音会结束的,因为它是人为的。我们依靠以下推理:人造的一切都消逝了,就像历史一样;没有任何像我们的心续那样永恒的东西是人造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这种噪音也会过去,因为它是人为的。有了这样有效的知识,我们就可以控制我们的愤怒。
2. 基于众所周知的推论(共称比量grags-pa'i rje-dpag)——通过这个,我们理解语言。当我们听到某个人或某个电子设备发出某些声音时,我们也会推断出一些模糊的东西:如果是这个声音,它就是某词汇的声音,我们进一步推断,如果它是某词的声音,有这样或那样的意思。我们也用类似的逻辑来阅读:当我们看到某种线条的图案时,我们就推断它们是这样或那样的书面文字,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含义。另一个例子是当我们听到“一加一”时,我们推断这意味着“二”,或者当我们在英语中听到“人类最好的朋友”时,我们推断这指的是狗。
3. 基于信念的推断 (信许比量yid-ches rjes-dpag)——通过这个,我们知道一些非常不明显的事情,比如我们的生日。要知道我们出生的那一天,我们需要依靠有效的信息来源,例如我们的母亲。然后我们推断,我的母亲是我生日的有效消息来源,因为我出生时她在场。因此,我可以确信她告诉我的日期是正确的。
已决识
随后的认知(已决识)是一种无效的意识,它理解已经理解过的东西。它是正确而决断的,但它不是一种有效的认识方式,因为它不新鲜。这意味着它依赖于对同一对象先前的直接认知,作为其清晰和理解的直接条件。它缺乏建立自己新鲜感的能力。
在对所涉及的对象的理解续流中,会产生三种后续的认知:
1. 已决现量识——从最初现量识的那一刻开始,对相关对象的第二阶段的现量识。随后的现量识可能是感觉的、心理的、反身意识的或瑜伽的。然而,瑜伽随后的现量识只发生在尚未成佛的圣者。
2. 已决比量识——从对它的有效比量识的初始时刻开始,对相关对象的比量识的第二阶段。
3. 不是这两者的已决识——例如,正确记住之前被有效认知的事物的概念认知。它的第一个时刻和它时序的第二个阶段都是已决识,因为它们都依赖于先前已经认知的东西,即使那不是在记住它之前发生的。例如记住某人的名字或以前见过他们,以及记住一加一等于二。
现而不定识
非确定认知(现而不定识)是一种认知方式,当一个客观实体清楚地出现在一种初级意识中时,所涉及的对像是未被确定的。它只发生在非概念认知中。在概念性的认知中,我们的专注心所可能很弱,因此我们会体验到微妙的心浮躁,其中有外来思想的潜流,但这不是现而不定识。这只是注意力的缺陷。
非确定性认知分为三种类型:
1. 非决定性的感官现量——在后续的现量序列的末尾,当认知首先切换到心理现量识,然后切换到对同一所涉及对境的概念认知。非决定性感官现量还包括潜意识知觉,如对某一感官所涉对象的认识,而对另一种感官所涉对象的裸知;例如,当我们在看某物时,对我们身上衣服的物理感觉的现量识。但是,它不包括对感官现量识所涉及对象的某方面的缺乏注意力,,例如在看某人时没有注意到墙上的图片。
2. 非决定性心理现量——在一系列后续心理现量识结束时,如后续有对于他人心理的超感官认知,此时认知将转换为对同一所涉对境的概念认知。此外,非决定性是发生在非决定性感官现量识的和所涉及对象的概念认知之间的一剎那心理现量识。
3. 反身觉知无定性——在凡夫,伴随感官或心理现量识的反身觉知的最微细时刻,始终是无定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反身意识需要不止一个时间来确定他们所涉及的对象。然而,在瑜伽的现量识序列结束时,不会出现对反身意识的不确定现量识。这是因为瑜伽的现量识从来都不是不确定的。
伺察
伺察是一种无效的认识方式,它正确地看待它的对象,并在概念上重新认识它。就像推理认知一样,它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没有真正理解它或正确地知道它为什么是对的。因此,它不是决定性的,所以它不是了解某事的有效方式。
伺察有五种类型:
1. 无缘无故假设事实如此——正确地得出结论,在北半球,冬天的白昼变短,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还包括猜中事情,比如当我们不记得某人的名字,但做出正确的猜测时。
2. 出于自相矛盾的原因假设事实如此——得出冬季白昼变短的结论,因为在此期间北半球向太阳倾斜。
3. 出于不确定的原因假设事实如此——得出冬季白昼变短的结论,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4. 出于不相关的原因假设事实如此——得出冬天的白昼变短的结论,因为白昼变冷了。
5. 出于正确的理由假设事实如此,但没有任何决定性——得出冬季白昼变短的结论,因为在此期间北半球远离太阳倾斜,但不了解这如何影响一天的长度。
通过伺察获得的知识是不稳定的。当我们读到或听到一些事实,只是不加批判地接受它,而不检验它以了解它的真实性,我们通常记不住它。
犹豫
犹豫是一种心理因素,它可以伴随对某个对象的概念认知,并对有关该对象的两种结论感到好奇。 换句话说,它在认知对象的两个类别之间摇摆不定。 有三种犹豫:
1. 倾向于事实的犹豫摇摆不定
2. 不倾向于事实的犹豫摇摆不定
3. 两者之间平均的犹豫。
颠倒识
颠倒识是一种错误理解其对象的认知方式。有两种:
1. 概念性的颠倒识——概念上被耽着境(zhen-yul)欺骗的认知。概念认知的概念耽着境是该范畴一般成员的心理表征,该范畴是认知的显现对象。在这里,认知被欺骗了,因为概念上的耽着境不对应于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一个例子是执着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灵魂的概念。一个人不可能存在的灵魂,于此人的认知中出现,并以它被构想的方式存在一种心理表征。扭曲的概念认知被欺骗,因为它认为与概念耽着境相对应的东西: 一个人的不可能实存的灵魂确实存在;但它根本不存在。
2. 非概念性的颠倒识——它被对境被欺骗,仅管它清楚地显示为一个心理景象。例如,斜眼的人对两个月球的非概念性视觉认知。看月亮的时候,明明看到两个月亮,其实并没有两个月亮。
表面上的现量或迷乱知
表面上的现量 (似现量 mngon-sum ji-ltar-ba) 或欺骗性的认知 (迷乱知 ‘khrul-shes) 是一种在其显现对象上被欺骗的认识方式。它将其出现的对境与作为其所涉及对境的实际客观实体(即概念上隐含的对象)混合和混淆。与此不同,颠倒识则是在实际存在的方面受到欺骗,它将出现在其中的心理景象与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混淆。
迷乱知和颠倒识都可能是概念性的或非概念性的。
- 在概念认知(分别念)中,出现的对境是形而上学的实体,即一个范畴,例如狗的范畴。它所涉及的对境是该类别成员的心理表征,例如普通的狗的心理景象,它是一个客观实体。概念性认知具有迷乱性,因为它们将一个类别与它所涉及的概念上隐含的对象混合和混淆。例如,当我们用特定狗的心理形像作为一般狗类的心理表征时,它错乱地让我们觉得好像所有的狗都长得像这只狗。如果在一个认知当中,其所概念化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么它就是不仅是迷乱的,同时也是颠倒的。例如,把独角兽的类别与实际的独角兽混淆。虽然我们可以产生独角兽的想法,但这个类别并不对应任何东西,因为根本没有真正的独角兽。
- 在非概念认知(无分别念)中,例如感官认知,出现的对境是心理景象,而涉及的对境是景象和实际外部客观实体的特定方面。在一个迷乱的非概念认知中,例如一个斜眼的人看到两个月亮,出现的对像是两个月亮的心理景象,而外部涉及的对像是实际的一个月亮。这种认识不仅是迷乱,而且是颠倒的,因为所见的两个月亮被跟一个不存在的物体(两个月亮)混淆。
有七种表面的现量(似现量),前六种是概念性的,最后一种是非概念性的:
1. 对欺骗性事物的似现量——一种与事实不符的扭曲的概念认知,例如将声音误认为是恒常的,以及对常人梦境和幻想中出现的物体的似现量。将虚构与现实混为一谈,例如一个受惊的孩子认为床底下有怪物的误解。
2. 肤浅认知的似现量——在概念认知中,我们通过一个静态类别来认知一个客观实体,该类别混淆了该客观实体,在毘婆沙派的定义来说,是肤浅的。毘婆沙派所说的肤浅事物是一个对境,当它在物质上或精神上被解构时,它的传统身份就无法再被认知。例如,我们通过“桌子”或“情绪”的范畴来思考一些物理对境,如一张桌子,或者一种心理状态,如情绪。无论哪种心理景象在概念认知中作为它们的心理表征出现,静态类别都不会失去其身份。然而,一张桌子在分解成粒子时失去了它的身份,而当一种情绪被分析成它的组成意识和心理因素以及它的组成时刻时,它就失去了它的身份。这种认知具有欺骗性,因为它们混淆了一个类别,即保留其身份的事物,与失去其身份的事物的心理表征。然而,这种似现量并不是颠倒的,因为从作为整个常识对象的角度来看,当一张桌子被分成不同类型的感官信息时,它保留了它作为桌子的传统身份,而情绪则保留了它的传统身份。当被解析成它的组成部分时,它仍是一种情绪。
3. 比量当中的似现量——构成比量的三轮: 承许、周遍和不周遍这三个类别,是在比量中证明论题的三种逻辑普遍性的概念。例如,在「邻居发出的噪音,因为它是人为的,所以就像一个历史事件会结束,不像心相续不断延续」这个比量当中,推理线的三轮是出现的对象。所承许的是“邻居制造噪音”和“人为的东西”;概念上隐含的物体是我们邻居正在制造的这种噪音的心理表征,而它是人为的。对于普遍性因素,分类为“人为事物”、“事物结束”和“历史事件”;概念上隐含的对像是历史事件的心理表征,它是人为并且即将结束。对于负面渗透的因素,类别是“非人为的事物”,“不会结束的事物”和“心相续”;概念上隐含的对像是心相续的心理表征,它不是人为的也不会结束。在这种推理认知中,对这三组显现对象、这三组范畴的这种似现量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它们将范畴与它们的复合体的心理表征混合在一起,好像它们是唯一能在概念上代表它们的。
4.从比量中衍生出某事物的似现量——对比量中所认知的推理路线得出的结论的概念性认知。例如,在上述比量的结论中,将邻居发出的噪音作为将要结束的事物的概念认知是迷乱的,因为它混合跟混淆了“邻居发出的噪音”和“将要结束的事物”这两个类别。我们对此特殊噪音的心理表征,就彷佛我们的邻居发出的所有噪音都像这样。
5. 对我们所记得的事物的似现量——一种概念认知,在这种认知中,我们回忆起我们以前认知的事物,例如记住我们母亲的样子。在这里,我们通过母亲的类别和代表她长相的心理景象在概念上认识我们的母亲。当我们记得她时,对我们母亲的似现量是具迷乱性的,因为它将我们母亲的类别与代表她的心理景象混合并混淆,彷佛她总是看起来那样。
6. 对所希望的事物的似现量——一种概念认知,让我们在当中想象尚未发生的事情,例如我们正在建造的房子。我们通过尚未发生的房屋类别,在概念上认知尚未发生的房屋的心理表征。对尚未发生的房屋的似现量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它将类别与所涉及的对象混合跟混淆,彷佛心理表征所描绘尚未发生的房屋,会是跟完成时和现在的唯一外观。
7. 对模糊物体的似现量——对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非概念认知。当我们看到一个模糊影像时,对它的似现量是迷乱的,因为它混合跟混淆了出现的对象,模糊对象与与所涉及的对象:一个客观的对象,例如桌子不同,桌子不是模糊的。这种认知也是颠倒的,因为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模糊。
自决定量或他决定量
另一种有效的认识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己引起的对于对境的决定认知,和需要由他方引起的决定认知。
确定其对境是自量的有效认知(自决定量,self-induced valid cognition, rang-las nges-kyi tshad-ma),是一种自然确定其对境是什么的有效认知。它不需要依靠另一种认知来确定它是什么。这有五种类型:
1. 有效的反身觉知现量——它自己能决定它所认知的最初识和心理因素是什么
2. 有效的瑜伽现量——它自己能决定什么是或粗或细的无常,或者什么是缺乏或粗或细的不可能存在的“我”
3. 有效的比量——它根据推理逻辑自行决定一个结论
4. 对其产生功能事物的有效感官现量——它自己能决定正在发生甚么事情
5. 对熟悉事物的有效感官现量——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走在街上,我们每天都看到他,自能确定他是谁。
有效认知,其中其对象的确定需要由另一个认知诱导的(他决定量,gzhan-la nges-kyi tshad-ma),是需要另一个认知才能确定它的对像是什么的有效认知。按这种认识方式名称的词义划分,可分为三类:
1. 第一次对某物进行有效的感官现量——例如,当我们看到我们购买的新设备不知道如何使用时,我们可以有效确定如何使用它需要进一步的信息。
2.当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时的感官现量——例如,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思考某件事时,我们听到有人对我们说了什么,我们可以有效地知道,他需要重复他所说的话,我们才能了解。
3. 感官现量具有欺骗性时——例如,当我们摘下眼镜看标志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模糊,但我们可以有效地知道我们需要戴上眼镜再看一遍,才能知道是什么标志。 这最后两种认识方式仅在词句意义上有效,因为第二种其实是不专心的认知,而第三种是颠倒识。
又有另外三种变体:
1. 某物的表象是什么的有效认知,是自起的,但确定它实际上是什么,需要由另一个认知引起——例如,在有效的感官现量下,我们看到远处有红色的东西。我们有效地知道它是一个红色物,但我们也有效地知道,为了确定它实际上是什么,比如是不是火,我们需要靠近并再次观察。
2.确定某物的一般定义是自起的,但要确定具体是什么,则需要由另一种认知引起——例如,通过有效的感官现量,我们看到远处的人。我们有效地知道它是一个人,但我们也有效地知道,为了确定它具体是谁,需要走近再看。
3. 确定某物是否已经出现,需要由另一种认知引起——例如,我们不确定我们是否看到公交车停在街上的红绿灯处,但我们知道有看到的可能性。我们清楚知道,为了确定我们是否真的看到公交车,我们需要更仔细地再看一遍。 最后一种只是在词义上有效,因为如果它是我们要等的公交车,它实际上是一种不确定的认知(犹豫),或者如果它不是我们的公交车,它可能是一种颠倒识。
应成派的不同说法
应成派将有效认知定义为不具欺骗性的认知,换句话说,是准确和果断的认知。 它的定义中不包括“新鲜”,因为没有任何认知是在它自己的力量下产生的,这与应成派对自性实存的驳斥一致。 如果一种认知能够在它自己的力量下产生,它就会具有自性。 因此,应成派不主张后续认知。
应成派重新定义了经部宗所说的「现量」。 经部宗将这种有效的认知方式定义为永远非概念性(无分别):它以它的对境作为心理范畴,没有中介者。它需要新鲜,因为这就是“pramana”(「量」的梵文) 的“pra”前缀词。梵文中“量”的意思是“第一”或“新”。但对于应成派来说,“pra”意味着有效或正确。因此,他们将这种认知方式重新定义为一种不依赖于推理的方式。因此,对于应成派来说,现量是直接的认知。因此,经部宗所称的已决现量,应成派则称之为非概念的感官直接识,而经部所说的已决瑜伽现量,般支部称之为非概念的瑜伽直接识。经部所说的已决比量,应成派将其称为具分别的识,因为它不再依赖推理。
心理上的量也可能是概念性(具分别)的。 无勤作的菩提心是具分别量的一个例子,它不依赖于推理而生起。
应成派不主张反身意识。 虽然有效的认知(量)明确理解它们所涉及的对象,但它们隐含理解自己和它们的有效性。
应成派以月称的明句论(Skt. Prasannapada),其对龙树的中观根本颂的评论为代表,主张有四种量-有效的认知方式:
- 有效的直接识 (现量)
- 有效的推理认知 (比量)
- 基于权威的有效认知 (圣教量)—— 等同于经部宗的信许比量
- 通过模拟例子的有效联想(譬喻量nyer-‘jal tshad-ma)——例如,通过查看地图上显示的路线,有效地知道如何前往目的地。典型的例子是,通过例子来了解瘤牛是什么,例如一头白牛,背部有一个驼峰,脖子下有一个细长的赘肉。在应成派说法中,是用幻觉、梦想或彩虹的类似例子来理解到,自认存在的表象与事物的实存方式并不相应。这种推论法也可以归类为是一种比量。
了知空性的七种方式
有七种认识方式能描述获得空性无分别认知的过程。了解这些阶段对于衡量我们的进展情况非常有用。
首先,作为凡夫,我们扭曲了对空性的认知,夹带着无明。我们完全无知。我们对万物存在方式的认知是扭曲的——我们认为万物好像是自成的。 然后我们扭曲了对它的认识,不知错地去认识它,或者对它抱持一种扭曲的敌对态度。 我们又想象它指的是虚无,觉得它是虚无主义。我们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敌对心态,才能往前进展。
然后我们去听一场关于空性的演讲。如果我们在老师解释的时候看手机,我们听到的空性将会是模糊不确定的。我们无法记住说了什么。如果我们当时陷入沉思,我们对单词的认知就只会是听觉上的,记不住它们,因为我们没有专注。
但如果我们确实听到了有效的听觉现量,并且确定我们所听到的内容,那么经过听觉的已决和不确定的现量阶段,然后在心理上对“空”一词的声音进行片刻的现量, 然后,我们通过“空”这个词的声音的声共相,在概念上认知空(我们认为是“空”)。然后,要嘛我们不以义共相来认知它(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要嘛我们通过一个不正确的义共相在概念上认知它(我们对它的意义有不正确的概念,所以我们的概念认知是无效的) 。
然后,我们可能对空性是否真实存在,犹豫不决摇摆不定。首先,这种摇摆不定会倾向于不接受它是真的,然后可能是均等的,最终会倾向于接受它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有效地知道,为了确定空的含义,我们需要依靠进一步的认知。我们需要了解和思考更多。当我们至少在表面上理解空性意味着什么时,我们可以在概念上通过声共相和正确义共相来考虑空性,并保持犹豫不决。
接下来,我们会假设性地思考空性——我们假设它是真实的,但我们需要真正相信这一点。请注意,我们也可能会假设空性的错误含义为正确。那就会一种颠倒的概念认知。为了完全相信空性的正确含义,我们需要根据比量得出结论: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我独立的存在。但即使我们知道对此的有效推理路线,如果我们不相信或没有真正理解推理方法,我们仍然只会假设空性是真实的。若有对空性的有效比量,我们理解推理的路线,并能确信它证明空性是正确的。
现在,当我们在概念上禅修空性时,当我们的认知是新鲜的时,我们最初对它有有效的比量,然后是已决比量,最后是非确定的比量。若我们通过正确的义共相关注空性,并且具备决断地这样做,我们的禅修也只不过是推理认知的前两个阶段。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散乱了,或者我们只通过声共相专注于词汇,却没有任何义共相,我们就无法在禅修中理解空性。当我们获得专注于空性的止和观的结合状态时,我们对空性的具分别禅修只会有有效比量和已决比量。
根据应成派,无论有无止观相合的状态,我们对空性的已决比量将是对空性的概念的直接现量。当我们不再需要通过推理来产生正确的空性概念认知时,即使我们对空性的概念认知的第一时刻,也将是概念性的现量。
当我们最终获得对空性的非概念性认知时,经部会将其归类为瑜伽对空性的现量(当然,经部并不主张空性)。 应成将其归类为非概念瑜伽直接量。
在这所有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记住我们正在禅修空性,经部将其解释为伴随我们认知的反身意识的有效和已决的现量。应成会解释说,当我们以比量或概念或非概念的直接识来理解空性时,我们隐含理解认知正在发生的事,并且它是有效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当我们回忆起对空性的禅修时,这都是通过“禅修空性”这一义共相的现量的一种欺骗性的、似现量的认知。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我们目前对空性的理解处于什么阶段,且知道需要遵循什么阶段才能最终达到对它的非概念性认知,我们就会对道次第产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