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輕鬆佛法”和“真實佛法”版本

聽講前的加行

讓我們通過一些加行開始這一期講座。首先,為了能夠安靜下來,讓我們專注呼吸。我們通過鼻孔正常呼吸。如果思緒很亂,我們就數呼吸的循環次數。如果思緒非常平靜,我們就只關注氣息出入鼻腔的感覺。

接下來,讓我們再一次堅定我們的動機(信心) ,就是再次肯定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來到這裡,就是以此作為人生之路上沿著安全而積極的方向(正道)前進的一步,沿著努力為自己克服麻煩及其因緣、發掘出自身所有潛能的方向前進的一步。我們希望了解這一道路上的這些次第階段,即道次第,以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把它當作 “輕鬆佛法”的一部分來做,在此當中,我們有意提升此生,以此作為最終提升來世生命的墊腳石,最後獲得解脫和覺悟。當然,這假定我們對來世、解脫以及覺悟的意義有著最基本的理解,或者假定我們至少知道理解它們的重要性,以及了解下工夫去努力理解它們的意圖。或者,我們可以通過一種“真實佛法”的意圖去做它:從無法控制的轉生中獲得解脫,達到佛的覺悟狀態,這樣我們就能夠幫助所有其他人獲得同樣的成就。不管我們在何種境地,我們這樣做,不僅想饒益自身,也希望能夠最大可能地幫助所有人。

[見 :輕鬆佛法和真實佛法的比較。]

更具體一點說,我們在這裡了解一種循序漸進的階段性道路,以此作為一種沿著安全而積極的方向通往佛、法、僧的正道。換句話說,我們沿著皈依佛法之路在前進。皈依佛法指對我們的麻煩及其因緣的真正斷滅(斷)和正道心(正道),即對現實的真正理解。這種理解將帶來真正的斷滅,從而讓我們能夠充分發掘出自身的潛能並加以運用。了解循序漸進的各個階段能幫助我們沿著這個方向前進,這是一條諸佛所完全成就、阿利也僧伽(他們能夠超越概念性地認識現實)所部分成就的道路。我們心懷悲憫地如此行事,希望能夠幫助他人戰勝他們真正的麻煩及其因緣。要盡可能幫助他們,就需要我們成佛。因此,我們還要有菩提心的信心(動機)。簡言之,我們希望了解這一道路的各個階段,從而能最好地幫助所有人。

心懷這樣一種目標,我們進行七支供養祈禱。首先,我們想像在磕頭。我們完全投身於這個方向,同時,我們對那些已經沿著這個方向前進和實際上已經達到這些目標的人們心懷敬意,對我們自身懷著菩提心想要達到的未來之覺悟心懷敬意,對我們自身擁有能夠幫助我們達到這一目標的佛性潛質心懷敬意。

我們做出供養。我們願意奉獻出一切 – 我們的時間、精力、心懷 – 能夠節節進步地自我發展,從而可以真正盡最大可能去幫助他人。

根據薩迦派大師八思巴(藏文:Chos-rgyal 'Phags-pa)的方法,我們做專注力的供養(奉獻),就是獻出我們修持的所有方面。我們為了別人的饒益而奉獻出我們所閱所讀的一切,我們以水的形式將它們奉獻出來。不管我們學習什麼,我們希望能夠用來幫助他人。接下來,我們以鮮花的形式奉獻我們從閱讀和學習當中獲得的所有知識。我們以香燭之芬芳煙霧的形式奉獻我們基於這些知識的修行訓練。我們以燭光和酥油燈光亮的形式奉獻我們從這些嚴格訓練中獲得的洞見。我們以沁人心脾的香水形式奉獻我們從這些洞見中獲得的堅定信念。我們能夠在這種堅定信念的基礎上付諸應用的專注力,它毫無疑問,我們以食物的形式加以奉獻。對於基於所有這一切之上的我們給他人的講解內容,我們以音樂的形式加以奉獻。

接下來,對我們自己保持絕對的誠實,我們公開承認生活中遵循這樣一條道路確實困難重重。我們常常並不喜歡修持。我們不理解為什麼需要修持。我們心生憤怒,行事自私,變得貪婪而執迷不悟,等等。有時候,我們真正並不知道生活中去做什麼。我們為此悔恨。我們真誠希望自己不再如此。我們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這些東西,努力不去重複它們。因此,我們一再肯定我們前進的積極的方向,不管對這些階段性道路了解到什麼,我們將努力實踐那些用以克服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麻煩的對策。

我們擁有佛性,有能力去研究並克服我們的困難及其因緣、實現我們的潛能,我們為之歡欣。思維(心識)的本質在於純淨。我們的困難和困惑(痴)不是很深。它們就像吸煙者呼吸中的煙草味。它們是人為的。它們只是暫時性存在著;它們會消失。它們不是我們最深沉的本質。我們都有佛性;我們都有自我發展的能力。我們為此歡欣鼓舞。

我們同樣為諸佛和已經實現了自身佛性全部潛質的諸位大師感到歡欣鼓舞。我們為此事感到歡欣鼓舞,他們教給我們自己如何切實延循那條正道:這確實精妙絕倫。謝謝您們! ”

我們請求授予教導: “請授予吧,我想學習。我確實需要學習。我想學著能夠幫助他人和自己。”

我們請求他們留下來:“我是認真的。不要走開。請不要離開。我想一直到成就覺悟。我不是一個佛法修持的匆匆過客。”

最後,不管通過這些加行和對以下教導的聆聽和修持積累了什麼樣的理解力和積極力量,願它們都成為成佛的因緣,這樣我們就能夠真正對他人予以最大的幫助。願它們不要僅僅成為提升我的輪迴的因緣。

接下來,我們集中精神,自覺作出決定。如果注意力游移,我們就將它帶回來。如果我們瞌睡了,就努力讓自己清醒。要幫助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我們要糾正自己的姿勢,要坐端正,但不要僵直。

然後,如果精力有所下降就打起精神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頭保持水平狀態,兩眼向上望。

最後,如果我們感覺有點不安或者緊張,就需要讓能量沉靜下來。要這樣做,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肚臍部分,兩眼朝下看,但是頭保持水平狀態,做正常吸氣,屏住呼吸,在覺得需要呼氣的時候再呼出來。

如果我們確實理解了這些加行的實質,而不是把它們僅僅作為一個空洞的儀式去做,那麼我們就能夠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其中,並從這些加行中獲得巨大的啟迪。這些加行不是敬拜任何人的虔誠之舉,而是一種修持,能夠確實使我們的能量沿著正性的方向運動,使我們能夠接受對自身的努力、學習,並取得進步。這就是全部要點所在。這 也是我們為什麼稱它為“加行。為這些階段性道路學習並努力時,我們一直強調通過這類加行開始一段禪修。這些加行真正讓我們變得善於接受。我們確實想了解一 點東西,想學習一點東西。因此,通過這些加行修持,我們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即便我們不能做出任何更進一步的禪修,這些加行本身就是非常富有幫助的日常修 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