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禅修是三重过程的一部分,这三重过程意味着聆听教法,思考教法,以及对这些教法进行禅修。禅修,作为第三步,事实上是关于我们如何把教法整合到生活里。基本上就是对于我们想要实现的东西,通过重复它而建立起正面的心态,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聆听教法,从中获得辨别慧,我们可以辨别“是,这是佛陀的教导”,并对此确信。我们也看到,我们能用推理来连结教法。我们不一定能理解所有的教法,但是,至少由于我们的动机和兴趣,我们假定它是正确的,除非我们另有证据。如果我们发现某些事情不是真实的,那我们可以忘了它。重要的是至少要有一个开放的心胸去假设某事物是真的,然后再决定对其真实性进行检验。同时,我们也要假定它是有益的,就像维他命一样。你不会服用毒药,想着“让我测试一下它是否真的会要我的命,” 但是,对于维他命,你会这样做的。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说,所以我们假定它是有益的,我们自己会去尝试一下。
当我们思考这些教法的时候,我们对之进行检验,以达到“从思考所得的辨别慧 (思所得慧)”这个进程的终点。在此,我们完全地信服,我们对教法有理解,理解到佛陀的教导是真实的,确实是有益的,我们想要实现的东西,事实上是可能实现的。当人们放弃上述的步骤 --很多人是这么做的--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最后变得“犹豫不决,” 换言之,就是怀疑,不确定这些是否真的有可能。然后,他们放弃了。
什么是解脱?
当我们读到关于解脱或者证觉,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我们真的需要正确地理解,所谓解脱的实际含义是什么。证觉究竟是指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教义上说,佛陀是无所不知的,他绝对正确并且同时知道一切事物。佛陀对每个众生的关怀是平等的,而且他能够与每一个个体完美地交流。所以佛陀能以最佳的方式帮助所有个体。
这是否可能,或者仅只是一个故事? 如果我们认为这是荒谬的,那么我们尝试去实现的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认为这只是故事,那很明显,我们并不真的相信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严格地审视佛教里所讨论的目标,并且检测一下我们的动机。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动机”一词,在佛教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含义。我们常常说,“重新确认或者生起动机”,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目标——即我们所要的目标——另一部分是:我们实现目标的背后驱动力或者动机。通常在英语中,动机一词的内涵,主要是指第二部分,即驱使我们做某事的情绪。
我认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修习佛教教法: “正法”,如果我们诚实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的目标实际上仅是让这一生变得容易点、快乐点。这是很好的——但相较于我们所说 “真正的正法”,这更像是“轻量版的正法”。这只是第一步。真正正法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转世而努力,基本上就是能继续拥有珍贵的人身。但如果你不相信转世,我们又如何能够真诚地把获得好的转生当作目标呢?为了了解转世,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转世,什么是心相续的本质,什么是自我的本质,等等。事实上,把一个好的来生当目标,并不只限于佛教徒。基督教和其他的宗教也是同样有此目标。对基督徒而言,它是生于天堂。
下一个目标是从不可控的反复转生中实现解脱。印度教也有此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解脱在佛教里真正意味着什么,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当然,终极目标是以证悟正觉的佛陀作为目标——这是佛教所独有的。
循序渐进
当我们审视佛教教法,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分阶段的。一个观点接着另一个,尊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只是说,“我想成为佛陀,好让我能够帮助众生”,而没有任何的基础的话,那这是毫无意义的一句话。我们真的目标于解脱,以及让宇宙中每一只小虫都证觉?也许并不是。事实上,以此为目标以及真正做到它,需要一个几乎无法想象的心灵视野,因此,这个目标,需要我们逐渐地建立起来。为做到这些,我们用我所说的“四个原则(检测某些事物的四个观点)” 去逐一检验,我们先从佛法最基本的点入手。
要怎么运用四个原则,接下来举个例子:关于死亡和无常,让我们思考和禅修一下。我之所以选这一点,也许是出于一点点自私的原因,因为我最亲密的朋友在上周去世了。无论如何,这四个原则是:
- 所依的原则——我们想要产生什么样的心境,对死亡的觉知? 这又取决于什么?
- 功能的原则——如果我们实现这种心境,它能做什么,以及其裨益或者弊端是什么?
- 理性的原则——如果我们去检验教法以决定它是否真实,它是否与其余部分的教义相符合呢? 它是否有逻辑呢? 当我们尝试的时候,它是否会产生它所陈述的效果?
- 本性的原则——死亡是否是事物的本质呢? 是不是人人都会死亡呢?
我们所要做的是拿某个教导,比如说死亡的教导,然后从这四个原则上,根据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分析它。没有固定的公式说,你必须要花十分钟的时间在这,二十分钟的时间在那。但不要走得太快,因为太快的话,你所专注的事情就没有意义了。让某些事物沉淀一下是很好的,然后,真正付出努力。
获得全面的了解
基本上,我们要有信心我们已理解课题,而不是来来回回地想事情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为什么西藏有辩论这种教育方法,它迫使我们去质疑我们的理解。每个人都必须要这么去做——你不能只是安静地坐在教室后面。一个人陈述一些事,而他的对手必须接受或者拒绝它。这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出正确的答案,而是确保我们对此课题的理解。这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因为别人将对我们的思维做出挑战,而这种挑战远远大于我们对自己的挑战。在辩论期间,常常有巨大的能量,当引发对方的自相矛盾时,人们发现这很有趣,也会开怀大笑。但是一切都是在充满友好的幽默感中进行,每个人都享受。
这种学习方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不管你是谁,在某个时刻,你将会自相矛盾,并且说一些愚蠢的话。知道这点,对于消除自我和骄傲来说是有好处的。同时,它也克服了害羞——毫无疑问地,你绝对不能害羞地站起来辩论。
我们不应该以 “哦,这是很理性的东西,我想要保持直觉,仅仅禅修” 这种方式来否决辩论。辩论帮助你的禅修,而这正是其全部目的所在。辩论之后,你不再有疑问了,你确信自己的理解力,那么你可以完全自信地通过禅修把这些见解整合起来。否则,你的禅修就不是那么坚定。当然,你可能不会正式地与这里的所有人进行辩论,但是讨论教法是极好的一件事情,既不带着骄傲或者自大,也不必带着防御心,认为他人在作人身攻击。
佛教的另外两个技术性术语是 “去相信一个事实是真实的” 和 “信念坚定。” 对于一些不正确的东西,我们可能会相信它们是正确的,所以检验教法时我们必须要谨慎,才不会在我们没有正确理解的时候,得出我们的理解正确的结论。信念坚定是,当我们如此确信,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动摇我们的信念。这是我们真的需要培养出来的。
持续下去
以上这些可能会被曲解成固执和狭隘。我们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变得很固执,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纠正我们——这一点,有时候被翻译成 “邪见”。 我们执持一些错误的东西,并且十分固执,对于一些试图表达不同意的人们,我们视他们为敌人并且攻击他们。
在我们成为佛陀之前,我们必须要试着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被告知,“绝不要对你的理解水平和你的成就感到自满,因为你总是可以更深入,总是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直至成佛。” 所以,即使当我们有正确的理解,这也可能并不是最深层次的理解。达赖喇嘛尊者的老师赤絳仁波切曾说过,“我曾经阅读过上百次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一个基础而巨大的典籍,每一次阅读,我都获得一些不同以及更深入的见解。”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开始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入下去。
死亡的禅修
现在,我们可以用四个原则来审视死亡的禅修,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它们所指的,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当然,只有在我们已经接受过关于死亡和死亡禅修的教法之后,我们才能这样去做。当我们审视死亡时,有三个基本事实是我们所研究的:
-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 死亡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 死亡之时,除了佛法之外,并无其他有助的方法。
我们将会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你,我们所熟知的所有人,以及其他所有的人。同时,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将会光临,我们何时死亡,除了我们已经养成的并且成了我们精神连续体的积极习惯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我们,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取决于什么(所依的原则)? 对此,我们从几个层面上进行分析。首先,死亡是依赖于生命的。没有生命,你不可能死亡。而且,每一天我们都变老一些,刚开始很强壮的身体变弱了。所以,死亡也是依赖于一个身体的,而这身体可能生病,也可能被车撞等等。
为什么要思考死亡?
在涉及所依的原则的更深层面上,在死亡禅修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拥有精彩、珍贵的人身。意识到死亡,旨在激发我们当下利用这个珍贵的人身。如果我们不珍惜我们的生命,不珍惜我们拥有的可为自己努力的机会,那么,我们不会真的多思考失去生命这件事情。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珍惜 “我是活着的,我可以用我的身和心来实现一些有建设性的东西,” 他们浪费了生命。所以,死亡的觉知事实上是依于生命的觉知。
我们意识到,我们拥有这宝贵的人身,并且摆脱了一些更恶劣的情形,这些更恶劣的情形阻止我们无法真正地利用生命。我们没有生来是一只人人看到想要踩上去的蟑螂。我们也没有生来是一条小鱼,被大鱼活活吞食。我们没有生来是一只苍蝇。想一想这些,如果我们生来是一只苍蝇,我们能怎么做,我们能够实现什么? 恐怕不是很多,我们会终其一生被粪便和垃圾所吸引!
因此,意识到死亡(功能性原则)的目的不只是沮丧,“哦,多么的可怕!”毫无疑问,我会死!”这不是重点。其功能(作用)是,我们要把当下宝贵的时间利用起来,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就像我们朋友上周那样,他完全健康,并不是那么老。他不抽烟也不酗酒,他的血压也不高,他经常进行身体锻炼,他也是一名深度禅修者和修行人。而上周的某一天,他在洗澡时,心脏病发然后就过世了。就这样。
我们何时会失去宝贵的生命,这一点没有任何确定性,而且死亡通常来得非常意外。死亡,你不需要很老,你也不需要生病。所以意识到死亡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惰性和克服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的拖延症。我过世的朋友,艾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母亲非常老,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他真的很想在经济上和物理上帮助她。所以,每周末他总是去照顾她——帮她购物等等。他总是说,当他母亲过世后,他就退休,然后先做一年的金刚萨埵的闭关以进行净化,然后再做一些更长的闭关。这是他的打算。
就像我所说过的,他是一位非常勤修的修行者,但是他从未参加禅修闭关,因为他想要帮助她的母亲,所以他不得不工作。他是否应该继续帮助他的母亲呢,或者当有机会的时候,他本来应该去参加闭关,而让别人照顾他的母亲呢?佛法指示我们该怎么做? 死亡的教法又敦促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去思考一下是好的。
一个想法会是,做一些短的闭关,同时也帮助母亲。闭关并不一定要是全天的——我们可以参加早晨的部分和晚上的部分,然后在白天其他时间做其他的事情。闭关是好的,但是教法也总是说,回报众生的慈爱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给了我们生命的母亲。当你照顾你的父母,尤其是不带着“我希望他们早已死了,因为我讨厌我的工作,我想要退休,” 这种怨恨, 那么你将会积累巨大的正面潜能。如果我们不需要担心我们的父母,那么当然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我们的生活。
通常,西藏喇嘛们对西方佛法学生们并不那么重视,因为我们很多人对佛法并不是真正的有奉献精神和承诺,或者不能像西藏人那般真正的欣赏其价值。西方人的态度常常太放松,认为 “我今天很累了,我下次再去上课。”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严肃对待,并且对死亡和我们所有的宝贵人身有觉察的话,不管我们觉得如何,只要他们有上课,我们每天都会去的。
死亡将来临:放松!
我们的宝贵人身将会结束。我们不知道何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洗澡时心脏病发而死。我们也有可能因为被车撞而死。而我们不想浪费生命。意识到死亡能帮助我们克服惰性,并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机会。但是,这样做的时候,不要有压力和紧绷感是很重要的。通常,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如此的紧张和有压力,让我们对待佛法也很僵固。我们需要对修行保持真诚,但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这并不意味着要懒惰。当你养成了一种正面的习惯,那么在死亡之际,你将毫无问题,因为你知道这些习惯将帮助你。
死亡是生命的逻辑结果
然后,我们通过理性来确定这些教法是否与佛陀的教法(理性的原则)相一致。为此,我们通常需要接受很多教法或者阅读很多佛教书籍才能知道。很多佛教教法讨论无常,因此这与佛陀的教法是一致的。
这是否合乎逻辑?是的,每一天,我们都向死亡靠近一些。在某一时刻,一切将会结束。死亡一定会降临,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情况,当死亡来临之时,能让你将其拒之门外。剩下的生命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在减少,我们的生命无法延期。当我们不以被完全吓到的态度,而是放松而严肃的方式,让它真正吸收进情感当中,会是很深刻的。即使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时间修行佛法,我们也将会死亡。每一个曾经活过的人,都死去了。
有益的结果
结果怎么样呢?好的,如果我们真的确信死亡即将来临,而我们拥有如此宝贵的人身,那么其结果是,我们将减少我们的惰性,我们会利用所拥有的所有机会。从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可以看到这是有益的。
第四个原则,关于事物的本质,是的,所有有生命之物的本质是:会死亡。事物就是如此,这是现实,对此事实,除了接受,我们无能为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审视,我们如何运用这四种原则,把它们与我们自己的经验相关联起来,以分析教法。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它需要花费很多的努力,才能百分之百信服,并把它整合到我们的生活。理智上,这是很容易信服的。但是,从情绪上信服却十分艰难。心和身体也是不同的——譬如说我朋友的死,精神上,情绪上,我感到很平静,但是我的身体感到很消耗。
在身体层面有一些悲伤,因为很难在身体层面上获得“人人都会死”这样一种感受。而悲伤将会时不时的出现在精神层面上,这是很自然的。我们不是佛陀。我们还没有解脱。我们还没有摆脱所有的妄念或者痛苦。但那是我们的目标。
结语
一旦我们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解脱和证觉,我们可以设定目标。当我们已经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后,我们可以制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四个原则有助于我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获得确定。
当我们对死亡进行禅修时,真正会理解到,我们都将死去,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何时死亡,而我们将被鼓励去着手于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觉知死亡给我们内在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使我们无法屈服于惰性或者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