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人的崛起和中國唐朝的衰落

宗教背景

在討論阿拔斯哈里發帝國的早期歷史前,讓我們就這一時期中亞的政治形式做一簡要回顧。倭馬亞人統治著粟特和大夏,而唐朝軍隊佔據著該地區自北至西部分的碎葉、喀什噶爾和庫車,並保持著侵略威脅之勢。唐朝軍隊還踞有吐魯番和別失八里。白衣烏古斯突厥新近從蒙古里亞遷徙至粟特遙遠的東北一隅。西突厥斯坦北部其餘地區和準噶爾被葛邏祿人佔據,蒙古里亞處於回鶻人控制之下不久。

唐朝和回鶻人結盟。藏人處於劣勢,儘管于闐王傾向於唐朝廷,但在塔里木南部諸國尚維持其存在。此前藏人的盟友中,突騎施突厥業已被消滅。藏人唯一的盟友只剩突犍陀羅的突厥沙希。後者名義上和于闐有秦晉之盟。

地圖十五:阿拔斯帝國時期的中亞
地圖十五:阿拔斯帝國時期的中亞

阿拔斯哈里發帝國的建立

儘管伊斯蘭教的兩個派別遜尼派和什葉派直至此際才正式形成,為了討論方便,我們以上述名稱來稱呼其前身。倭馬亞人發起的穆爾吉亞運動是遜尼派的前奏。該派支持先知的妻弟穆阿維葉一系的哈里發傳承。什葉派和上述派別的反對派有關,他們宣稱合法的哈里發傳承來自先知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因為大多數阿拉伯人支持倭馬亞人,即為遜尼派;絕大多數非阿拉伯人穆斯林支持了什葉派。

倭馬亞哈里發屬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哈里發們在諸多方面對阿拉伯人比普通穆斯林更加青睞。例如,他們禁止非阿拉伯穆斯林分享戰利品。另一方面,非穆斯林的阿拉伯人,例如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基督徒和猶太人,較之非阿拉伯穆斯林更能獲得信任。有些非穆斯林的阿拉伯人甚至被指派為哈里發治下的非阿拉伯地區的總督。這種偏頗政策導致了很大的怨恨,在伊朗穆斯林當中尤劇。後者自認為在文化上要比阿拉伯人優越。

阿卜·穆斯林是皈依什葉派的大夏人,來自巴里黑。在反對倭馬亞的活動中,他成為阿布爾·阿巴斯 – 先知的叔父阿巴斯的一個後代 – 的同伴。兩人在大夏(呼羅珊)被投入監獄。後來,阿卜·穆斯林在750年利用伊朗人和中亞人的不滿和疏離領導了一場旨在推翻倭馬亞人統治的起義。佔領倭馬亞帝國首府大馬士革後,他宣布阿布爾·阿巴斯 – 也稱為薩法哈(750 – 754年)為阿拔斯一系的首任哈里發。作為褒獎,薩法哈指派阿卜·穆斯林為大夏總督。阿拔斯哈里發國祚直至1258年,但是對大夏的統治僅至9世紀中葉。

由於阿拔斯哈里發來自伊朗文化區域,伊朗和中亞的穆斯林最初支持了阿拔斯人的奪權。考慮到阿拔斯人距離阿拉伯本土遙遠,沒有和倭馬亞人一樣的種族偏見,他們希望新王朝不要將他們視作二等公民。

唐朝之失利和安祿山之亂

751年,阿布爾·阿巴斯和葛邏祿人合力對付對二者都有威脅的唐朝軍隊。他們在位於今天哈薩克斯坦的怛邏斯河擊敗唐朝軍隊,決定性地結束了中原漢人在西突厥斯坦的存在。這也成為一個分水嶺,此後漢人對東突厥斯坦的佔領統治也逐漸退縮直至結束。

唐朝的失利和玄宗皇帝在中亞代價沉重卻似乎無所獲益的軍事行動最終使唐人不堪重負。755年,安祿山 – 一個母親是東突厥人、父親是供職於唐朝的粟特士兵的兒子,在唐朝首府西安發動了一場民間叛亂。儘管皇帝從喀什噶爾、庫車、別失八里及吐魯番調集來大量軍隊,而只留少量軍隊駐紮原地,而且唐朝得到于闐王的軍事支持,但唐玄宗仍然無法平叛,只好狼狽逃往四川山區。唐朝軍隊只好向蒙古里亞的回鶻人求援並最終取得勝利。

回鶻人在長安和洛陽平叛之際大肆搶掠、實際上毀滅了這兩座城市,包括城中的佛教寺廟。不過,由於和粟特商人社團的接觸,回鶻王牟羽可汗皈依了其中絕大多數粟特商人信奉的摩尼教。接著,牟羽可汗762年宣布摩尼教為回鶻國教。儘管安祿山是半個粟特人,但顯而易見,大多數叛亂者是漢人而不是胡人。否則,牟羽可汗就是在和粟特人交戰,這在宗教上無法接受。

數世紀以來,回鶻人的民族信仰先從薩滿教改變為佛教、繼而摩尼教,在最終皈依伊斯蘭教前又回歸佛教。回鶻人之前的東突厥人從薩滿教改信佛教,又回歸薩滿教。讓我們對這兩個突厥民族宗教改變的原因予以研究。這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後來大多數突厥部落從佛教或者薩滿教皈依伊斯蘭教背後的動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