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不要只是基於信仰來接受他的教導,而是要利用邏輯與驗證加以測試,就像是檢驗黃金。
佛教中使用了兩種邏輯形式。一種是依靠推論理路來證明或建立關於某種屬性是否適用於某類事物的論點。例如,此種論點為:我正在進行的計劃是非靜態的 (它會有所變化),因為它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如同我的身軀。另一種方法則是通過指出如果適用的話就會得到荒謬結論,來藉此反駁關於某種屬性是否適用於某類事物的論點。例如,此種論點為:我正在進行的計劃是靜態的 (固定不動,它永遠不會改變)。這兩種邏輯的目的都是通過使用基於理性的實際策略,來克服失敗並確保成功。
首先:我正在進行的計劃是非靜態的 (它會有所變化),因為它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如同我的身軀。證明此論點的合理原由需要滿足三項特徵。這裡的理由是「因為它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如同我的身軀。」
- 理由必須適用於論點主題 – 我在工作上的問題是否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是的,如果財務狀況有所改變的話,如果計劃中的某些員工生病的話,如果我的身體感到不適的話,這些都會影響計劃。
- 理由必須適用於一切具有待證明性質之現象的類似部份 – 是的,即所有現象都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如同我的身軀。我的身軀就是一個類似例子。所以你也會想到其他案例,例如我與伴侶、雙親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 他們都會改變,他們都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譬如衰老。然後你就必須排除當中的任何例外。
- 理由必須不適用於一切缺乏證明性質之現象的相反部份 – 是的,即所有現象都會維持靜態且永不改變,不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就像是地球上一天只有24小時的事實。這些事實屬於反例,它們不受任何影響 – 無論我們雇用多少員工,一天也只有24小時能把工作完成而已。
基於上述這條推論理路的有效性,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也就是我正在進行的計劃是非靜態的,因為它會受到因果關係的影響,因此而有所改變。這給了我們一種策略。即隨著條件的變化,例如用戶測試表明功能故障,那就會影響計劃,因此我們便可以相應地進行修改。
針對第二種佛教邏輯,若認為我正在進行的計劃是靜態的 – 它是固定不動且永遠不變,一旦跟隨這種思維的話,我們就會得出荒謬結論。試想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打從一開始的時候,就不會出現生發,因為不受因果關係影響,所以被設計成為無須滿足的狀態。此外,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例如員工離職需要徵招,也不會受到絲毫影響。像這樣進行分析能幫助我們放棄荒謬想法,即認定我們的計劃是固動不動的,非靈活流動的,也不能因應條件改變而有所調整,畢竟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