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中的佛教道德

今天,要我講一講社會服務之路上道德的作用。如果我們想從事各種職業來幫助別人,那麼這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不管是在實際的社會服務或者教育或者衛生保健,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很顯然。我們在努力説明別人的時候,我們需要克制不要造成任何傷害,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用任何可能的方式説明他們,儘管我們可能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方式。因為我們努力要幫助的每一個人,他們當然是個體,對一個人可能適宜的方式對另一個人可能並非必然適合。因此,無論身處任何類型的社會去努力,助人的職業要求大量的知識以及對他人敏感,而所有這些的基礎就是道德。

道德自律

佛教通過道德自律來談論道德。為了能夠切實將一個道德系統付諸實踐,我們顯然需要規範。因此,二者密切相連。這種規範不是像一名員警或者女警那樣,我們將規則或者法律強加在別人身上,而是我們將這種規範指向自身,而這當然要求克服懶惰和冷漠,以及規範之下的各種障礙。這就意味著,即便我們知道我們需要遵循的道德原則是什麼,也有信心實際上去遵循,我們仍然需要克服實際中將之付諸實踐時可能碰到的任何困難。因此,有關道德的話題是一個大題目,為了有效地將其付諸實踐,我們在很多很多不同的方面需要訓練。

佛教區分了三種類型的道德自律。第一個是克制破壞性行為的規範。破壞性行為不限於實際的肢體行為,還包括言語 – 我們與他人交流的方式 – 也包括我們的態度、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我們可以只是例行公事地去幫別人,但是在我們的思維裡充滿了各種針對它的骯髒想法。因此,這同樣需要道德規範來加以克制。

第二種規範是規定投身於建設性的行為,而這主要集中在為了訓練我們的能力以幫助他人,我們自己去做什麼。這就意味著,我們為了就職的職業中堪當此任,要進行學習、訓練、做各種需要的事情。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在職業上與時俱進,而不是僅僅依靠我們許多年前可能學過的那些東西。實際上,為了保持進一步學習、保持學習我們的領域中發展的新方法,需要大量的規範。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如果我們整天工作並幫助別人,這就很累人,而這種保持與時俱進的工作正是我們幾個小時後必須要做的。

第三種道德自律是確實投身於説明他人的規範。

因此,克制破壞性的行為,投身於建設性的行為,教育行為,以及切實幫助他人。這些是佛教所強調的道德自律的三個領域,我想這跟所有的社會服務高度相關。讓我們對這三項更加深入地看一看。

克制破壞性的行為、投身於建設性的行為

克制破壞性的行為。什麼是破壞性的行為呢?在佛教教義中,破壞性的行為被解釋為這樣一種行為 – – 不管是通過我們的身體、言語、還是思想 – 它受到煩惱情緒或者煩惱態度的驅使。就它如何影響他人而言,我們無法確實如此肯定,因為有時候即便我們心懷好意,所做所為也有可能傷害到別人 – 因為我們犯錯誤了,例如;我們想幫助他們,但是他們其實沒有採納我們的建議;諸如此類。

受憤怒影響而行動

因此,如果我們的動機是破壞性的或者是煩惱的,我們可以確切去說這是破壞性的。例如,我們可能在憤怒之下做出行為。比如,我們為某個人在生活中如何行為或者如何生活感到氣惱,於是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努力幫助他的時候,我們沖他大嚷:“不要那樣做!不要吸毒!”或者不管可能是什麼。但是,我們這樣對付他們的方法背後是憤怒。這不僅妨礙我們去清楚地考慮什麼是説明他人的最佳方式,而且其他人會敏感,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憤怒,而如果我們對他們生氣,他們通常會反應很糟糕。這並不容易,因為社會工作要求極大的耐心。我們努力幫助他人,我們給他們好的建議等等,而他們並不採納。我們當然會為之有挫折感,因為我們不耐煩,而失去耐心時就很容易對他們生氣並責難他們,沖他們大嚷大叫。或者,如果我們在做健康服務:“你為什麼不吃藥呢?你怎麼了?”這樣一些事。很容易發火。

對他人培養慈悲情懷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確實需要培養悲憫情懷 – 這個可憐的人陷入困惑了;他們身處這樣一個困難的境地,甚至無法採納好建議。我們不能強迫別人採納我們的建議。我們唯一能夠真正努力去做的是自己去找一個更富於技巧的方法,看我們如何能夠確實說服這個人改變其做法?但是,如果我們被憤怒、挫折感和失去耐心所吞沒,這就確實成為一個巨大的障礙,去清楚地去考慮,什麼才是與這個人交流的一個更好方式呢?

在執著的影響下行為

第二類煩惱情緒是執著和貪念。畢竟,我們是人。我們有欲望。我們被一些人所吸引。這可能是對某些作為我們的客戶努力去説明的人的一種性吸引力,或者可能是對一個孩子的一種父愛或母愛般的吸引力:“哦,心肝兒,多可愛呀”,等等。不管哪種情況,這可能防止我們對這個人非常嚴格,而這在我們努力幫助他們的有些時候是必要的。或者因為我們對這個人如此有吸引力,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使得他們有意無意地依賴者我們,這樣我們可以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我們需要避免這一點。當然,正如我所說過的,這並不容易,我們是人類,所以,當然正如我們會發火,我們同樣發現有些人富有吸引力。

培養平和

佛教訓練中總是強調培養平和,其意思是不要受我們努力幫助之人的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影響,或者忽略確實需要幫助的人(這是這裡的第三個變數),而是對任何人的一種開放、平等的態度。意思就是,對那些易於受助、難以受助、樂於相處、相處不快的人都心胸開放、平等相待。能夠培養這一點的方法就是認識到我們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想快樂,沒有人想要不快樂,和我一樣。每個人都想受到注意、得到關照,就像我這樣。沒有人想被忽略。

實際上,湧入我腦海的是,有一些人他們只想一個人待著。他們不想我們幫他。這些人是最難辦的。這極富挑戰,感覺不到被拒絕,不針對個人。我尤其想起了護理之家的老人們,他們在吃藥或者做他們需要做的各種事時非常配合。但是,即便他們不需要我們的説明,他們想獨自待著,我們仍突然需要以這種平等相待的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忽略他們。

甚至比這樣想更強烈:“每個人想要快樂,沒有人想要不快樂”,這就是像他們是我們的親戚和好朋友一樣看待每個人。護理之家的這個老人可能是我的母親或父親,我不會想著忽略他們或者惡劣地對待。我們還可以這樣想:“有一天,我會入住護理之家,我不想有人忽視我或者惡劣地對待我。”或者,如果我們照顧孩子們,“這可能是我的孩子。”或者如果是一個同齡人,“可能是我的哥哥、妹妹、我的好朋友。”這幫助我們培養更多的人人同等重要這樣一種平等、開放的態度。

愚昧影響下的行為

另一種煩惱的心理狀態就是愚昧。愚昧意味著,例如,我們太繁忙,發現不了與我們共事的人的各種詳細情況,因此,因為我們的無知,我們對他們情況的愚昧無覺,我們確實處理不好。記住,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背景,我們成天要對付這麼多客戶,而確實沒有時間對其中任何一個人加以留意,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這不容易。但是,不管我們身處何種情況,不管我們對付每個個體必須要多長時間,努力盡可能多地瞭解這個人是很重要的。我們對一個人瞭解越多,就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但是,如果我們不在乎,或者我們太累了,或者我們懶惰,那麼,我們幫助別人的能力就非常非常有限。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不需要總是想著自個兒和自身的問題,而是要確實關心他人。所以,這涉及到克制不去用一種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無效的方式去想或者做,在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破壞性的,對我們的工作有傷害。如果我僅僅想著,“我家裡有這樣或者那樣一個麻煩”,那麼你就不會在意你的客戶了。

在情緒激昂或低落時行為

有很多種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會讓我們的工作降低效率。除了我剛才提到的那些煩惱情緒,還有一種就是有些人情緒激昂。如果我們情緒激昂,而且只為某種強烈的感情而情緒激昂,例如說我們在處理事故中的傷患之類時,我們自己開始哭哭嚷嚷的話,就不可能幫助這個人了。這需要一個極其微妙的平衡,不墮入兩個極端。一個人要情緒上冷靜,不為外物所動。而另一個人對事物反應很情緒化,這樣我們實際上就無法進行工作了。

要抑制走入冷漠和不為所動的極端,我們需要記住人人對人與人的接觸反應熱烈。他們不希望讓別人像對待一台機器一樣。讓我們假設,他們住院了,一個微笑,只是握住他的手 – 這樣一些事情會增添一種人性的、溫情的觸碰,對幫助他人極其重要。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情緒激昂,那麼我們需要認識到情緒激昂確實只是在關心自己:“哦,我幹不了這個。這太過分了。這太可怕了。”我們基本上在想著自己。我們真正沒有想著別人。我們想著對此我如何感受。如果我們的孩子受傷了,我們變得歇斯底里,只是哭喊啊哭喊,我們甚至不能幫助孩子,這實際上會嚇著孩子。為了讓孩子平靜下來,我們需要保持冷靜,想清楚需要做什麼來説明他們(讓我們假設他們割傷自己了,血流的很多)。

我現在提到的所有這些要點適合放在涉及到建設性行為的道德自律範疇。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用這些方法來訓練自己,這些方法幫助我們不會走進剛才所討論的此類極端。建設性的行為不僅是繼續教育,也是自己努力以能夠培養處理情感的技巧,能夠用一種有效、平衡的方式説明他人。而佛教提供了能在這個領域幫助我們的廣泛多樣的方式。

投身於幫助他人

克服懶惰

為了投身于第三種道德自律,即確實去説明他人,我們當然需要克服懶惰。懶惰有很多方面。一個就是被別的東西分散注意力。例如,“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正在上演,所以我寧願去欣賞,因為我確實喜歡,而不是起身來幫助你”。或者讓極其瑣屑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也是一種懶惰形式。“我寧願在床上多躺一會兒,而不是起床工作。”這是懶惰,不是嗎?

接下來,另一種形式的懶惰就是拖延,把事情推得更遲,現在不去做。如果我們在做任何一種工作,我想你知道工作容易累積起來。來的越來越多。不會停止。如果我們在工作來的時候不去料理 – 讓我們假說是電腦,是否有電子郵件,或者在我們的書桌上,或者別的什麼 – 那麼,它就積累的越來越多,此後就像一波工作的浪潮一樣壓倒我們,因為要做的實在太多了。如果我們從事一項繁忙、高要求的工作,就不能把事情推遲到明天。我們需要一天接著一天接著另一天地處理好事情。

現在,這當然要求我們所說的熱忱的堅持。堅持 – – 只是繼續,即便我們疲憊不堪,也必須要完成它。但是確實存在某一點,至此我們需要稍事休息,因為我們不能繼續有效地處理工作或應對他人了;我們太累了。能夠在一個長時段中堅持我們的努力的一個重要原理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我們需要休整,同時能夠確實去休息而無所愧疚。但是,這當然意味著不要走入極端,像對待一個小孩子一樣對待自己,休息過多。這是一種懶惰的形式:只是休息,因為休息比工作快樂多了。

休息同樣需要充分瞭解我們自己知道什麼會有助於我們放鬆並在此勃發能量。對於一些人,只是打個盹兒或者去睡上一覺。對於一些人可能是走出去呼吸點新鮮空氣,散散步。一些人,可能是看場電影或看電視。還有一些人可能是做做飯。有很多東西,我們每個人可能發現有助於放鬆 – 閱讀,不管是什麼。這不要緊。關鍵在於瞭解自己,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休息,以及什麼有助於我們放鬆。此外,我們休息充分之後,要有原則重新振作起來投入到工作中。

有一件妨礙我們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事就是:“我就是感覺不喜歡它。”對此,我們要在自己的動機上下功夫。我們在努力幫助他人。我們所做的是幫助別人。如果我們確實需要幫助,如果我們所依賴的這個人太忙、太累、或者在來幫助我們之前必須要看完電視節目,我們就可能不喜歡這種幫助了。正如我們不會喜歡我們所指望來施以援手的人有這樣的行為,如果在依靠我們,人人對我們有同樣的感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佛教方法,這是將我們置於別人的處境,看如果別人用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我們,我們會如何看待。

我們已經處理了兩種形式的懶惰,被瑣碎的事情分心造成的懶惰,把問題推遲拖後的懶惰。第三種類型的懶惰是感到不滿足:“我不夠好。我無法做它。太多了。”這是個大障礙。這時候,我們實際上可能不知道去做什麼來幫助這個人。這種事情確實發生。實際上,例如我們在社會服務領域時,這可能發生得很頻繁。但是,感覺到:“我有不足。我不好”,在心理和情感上打擊自己,這根本於事無補,因為這實際上是一種懶惰的形式。我們甚至不願意更加努力一試,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冒然總結:“我不夠好。”

我們不是佛,至少現在不是,所以必然不知道什麼是對別人最好的。我們會犯錯誤。我們是人。但是,關鍵在於保持努力,不要出於懶惰而放棄。如果有人,就向他們諮詢,如果我們找不到有效的東西,讓他們給我們提供建議如何去幫助。儘管我們需要承擔義務在關懷中來幫助照顧他人,我們同樣需要避免這種極端,認為:“我是神聖的拯救者,我要普救眾生。”因為這很容易偏離到一種無意識的衝動,要讓人人依靠我,感激我,因為我拯救了他們。這樣,如果別人也來幫他們,不是我做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就變得愛嫉妒。但是,如果我們的動機確實是饒益他人、讓他們得到幫助,那麼是誰伸出援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他們克服了麻煩。如果我們發現我們不能 – 我的意思是從客觀上講我們 – 確實不能幫助這個人,不要自負、不要讓我們的高傲阻止去建議他們找能夠比我們更好地幫助他們的人。

因此,重複肯定我們的動機是佛教中一再強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這裡,我們在任何類型的社會服務工作中的動機就是別人的麻煩得到幫助,不管是什麼苦難都得到解決。這並不意味著是我,我必須是援之以手的那個人,儘管,正如我所說過,我們確實要擔起責任:“我要盡最大能力去幫助別人。”

培養關切的態度

道德非常依賴於我們所說的關切的態度:“我在意我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這不是我只是幹一份工作、賺工資,而確實不在乎別人或者不在乎我所做的是否對人有幫助。我們還要在意我們的行為對自身的影響。這種關切的態度基於真正的理解,對因果的嚴肅對待。我們懷著一定的動機,以一定的方式行為 – 這會形成某種形式的效果,我們也充分相信存在一種效果。這就是對此嚴肅對待、表現出關切的意思。我們所做的確實對其他人產生效果,同樣對自己產生效果。

因此,我們在以這種道德規範去説明他人時,即第三種道德規範,那麼這裡最重要的就是這種關切的態度。但是,關切的態度同樣涉及到建設性的行為,這樣一種道德規範。例如,“我在意工作中的效果,因此我有規範來繼續我的教育和訓練”。而這種關切態度同樣在道德規範之後以克制不為破壞性行為。“因為我在意我的行為對別人和對我自己的效果,我不想造成傷害。”更具體地說:“我不想在憤怒、執迷、愚昧、以及嫉妒的影響下行為,以免造成傷害”,所有這些情緒。驕傲:“儘管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我裝作會的樣子。”

要擁有這種關切的態度,我們需要有一種基本的價值感、道德價值、以及對良好品質和那些擁有這種品質的人的尊重感。換句話說,我們尊重那些在我們這個幫助他人的領域裡很傑出的人 – 不管我們想起特蕾莎修女、或者想起任何人 – 我們對這樣一個人懷著莫大的景仰和尊敬,這是我們的模範。在我們的領域裡有某些人給予我們鼓舞,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以他們為模範,敬重他們,像他們一樣行為。我們是否現實中碰到了這個模範並不重要。但是,我們尊敬這個人,因為我們擁有一種價值感。我們把他們的生活方式看做是一種有價值的東西,我所尊重的東西。此外,我們認識到,我們擁有所有的基礎性工作資料,可以變得也那樣。這指的就是佛教教義中的佛性因素。“我有一副身軀。我有交流的能力。我有一顆心,以及感情。我有智力:我能理解事物,弄清事物。我有各種能力。我能夠學習。”因此,我們自身就擁有所有這些品質。這就是我們努力的資源。因此,我們知道,我們實際上能夠變得和這些鼓舞人心的人士一樣。因此,我們對自己心存尊重、一種自尊感,而這能夠使我們確實去關心我們如何行為的效果,並發揮道德自律。它是這樣一種感受:“我當然總是能夠做得更好。我當然能夠助人為樂。”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正性的價值。

所以,基於佛教教義,在社會服務的道路上關於道德的作用,我的想法就是這些。如果這是你研究中想要進入其中的領域,這確實是一個很美妙的機會來確實做一點正性的事,在你的生活中做出了不起的貢獻。做這種工作可以讓生活變得富有意義和富有價值,因為我們確實在饒益他人。回到我生活的德國柏林,我頗有幾個學生在從事這種工作。其中我的一個學生在做家政,一種針對智慧極端低下的人的工作 – 唐氏症,這樣的孩子 – 照看這些孩子,幫助他們的生活。我的另一個學生是照顧年老殘疾人的護士。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職業。當然,這需要很多耐心,大量的規範,但非常有價值。當然,還有一種強烈的道德感。所以,如果這是你們生活中將要選擇的方向,我很羨慕你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