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曼荼羅源自數千年前的古印度,用來幫助一些高層次的印度教或佛教禪修,今天又再度得到世人的注意。在二十世紀初,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容格把曼荼羅介紹給西方世界,用來當作探索潛意識的治療工具。此後,流行文化不只把曼荼羅一詞用在新世紀概念,也拿來當作飯店、浴場、夜店、雜誌等的名字。最近,西藏僧人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建造色彩繽紛的彩沙曼荼羅,用來展示西藏的繁複文化。那麼,到底什麼是曼荼羅?
曼荼羅是象徵宇宙的圓形標幟,用來代表深層的意涵。
曼荼羅被用在許多種類的佛教禪修 (參見佛教禪修) 與修行。本文將解說主要的幾種。
密續的曼荼羅
在密續修行裡,禪修者將他們認為堅固恆常的平庸「我」銷融,取而代之想像生起佛陀形相的本尊(參見:什麼是密續?)。這些形相代表著圓滿證悟佛陀的一或多種面向。相對為人所知的例子如:觀世音菩薩,就代表了佛的悲憫。密續行者想像他們是觀世音菩薩的身形,感覺他們就是憫心的化身,如同菩薩本人一樣。藉由想像,我們已經能以佛陀形相利益他人,儘管我們完全了解我們還不是佛陀。我們可以迅速有效地建立我們證悟的因。
佛陀形相居住在完全清淨的世界:曼荼羅當中。曼荼羅一字在此不只代表世界的環境,也包括住在裡面的眾生。每個世界都稍有不同,但一般說來它們都是在一片美麗土地中央的方形華麗宮殿,周圍環繞著圓形的保護屏障以阻擋禪修的干擾。主尊可以是男是女,獨自一人或是雙尊,或站或坐在宮殿中央。通常祂們又由一群其他形相圍繞,有時宮殿外面也有額外的形相。許多形相都有多面、多手、多腳,手拿各種不同器具。
要進入密續修行,必須得到灌頂。灌頂是一種由具資格密續上師所帶領的繁複儀式(參見:什麼是灌頂?)。在灌頂過程中,一個平面的佛陀形相曼荼羅會布設在上師旁,一般是布繪或彩沙的,位於一個簡化的木製宮殿中。不過我們觀想的時候要想成立體的。
在儀式當中,上師對受灌者宣告誓言,並允許其進入曼荼羅。弟子要想像自己走入其中。藉由種種觀想,他們所謂的佛性,也就是證悟的潛能被活化。如果曼荼羅是用彩沙畫成,在儀式結束時,沙粒被掃成一堆,用以代表無常。沙子最後投入江海。
之後,受灌者就獲得可以每天觀想自己是佛形相與曼荼羅的授權。每種形相都有跟禪修關連的代表意義,例如六臂可以代表六波羅蜜。
行者不止想像他們是在宮殿內外的形相,也想像自己也是宮殿,因為不同的建築部分也代表禪修的不同層面。在某些曼荼羅中,四面牆壁代表四聖諦,宮殿正方形四邊均等代表在空性當中,佛與眾生是平等的。
有些非常高深的密續禪修甚至想身體的不同部分是宮殿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的宮殿構造就在自身當中。這叫「身曼荼羅」。這是困難的修法,因為它要求最上等的專注與對佛教哲學的徹底了解。
一般修行所使用的曼荼羅
在向佛教導師請求不論一般或密續的任何教授之前,學生要獻上一個曼荼羅,之後再獻一個曼荼羅來感謝。此處曼荼羅代表了充滿各種珍貴事物的圓滿宇宙。因為學生們珍視教法勝過世界上的一切,所以供獻曼荼羅代表他們願意供養任何事物來換取教法。
曼荼羅供養可以使用平底深盤,翻過來之後,在平面上堆積生榖或寶石。可以用幾個越來越小的圓圈建立起階梯狀高起的堆聚,最後擱上裝飾的寶頂。要不然,也可以使用手印來獻供,把手指結成特定的型態。無論如何,曼荼羅都代表了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理想宇宙形象。當獻供時,學生們念頌文句,祈願世間的一切條件都能幫助我們領受教法,也願所有眾生都能居住在如此圓滿的世界,並領受這些很棒的教法。
許多佛教徒修前行法(藏語:農卓)來準備進入更高層次的禪修,一般說來要累積十萬次。這些前行修法能幫助減少情緒障礙,並建立禪修成功所需要的正面力量。供養曼荼羅十萬次是前行法的其中之一,能讓全心投入禪修的止語行者可以停下來做點念頌,也能建立為了成就願意獻出一切的強烈意欲。
結語
如上所說,曼荼羅在不同的佛教修行當中不只代表宇宙,也代表大量不同面向的佛教道途。當西藏僧侶持續在世界各地旅行製作美麗的沙曼荼羅,藉此喚起大眾對西藏狀況的注意時,我們要注意不能只把它看成一種異國情調的藝術。曼荼羅是深奧的禪修工具,在一般與高階的密續修持中有著重要地位,能幫助我們在證悟道路上進步。
參見:
維基百科曼荼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