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八法以及概念架構

八種世間的考量(世間八法)

在我們心中的經驗跟感受之外,我們生活中也有狀況。同樣地,我們應該試著不要把它們都看得很大。佛教強調八種生命中暫時的狀況,所謂「世間八慮」或「世間八法」,基於同樣的原理:所有事情都是變動的,高低起伏。

得與失

有時候我們有得,有時候有失。財務上,有時候賺錢,有時候虧錢。有時候我們買了什麼東西很好用(屬於獲得),有時候很快就壞了(屬於損失)。再一次,這一切都沒什麼特別。這就像玩牌,或兒童的遊戲,有時候贏有時候輸。那又如何? 沒什麼特別。

實際上,我們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輸了就哭喊「我想要贏!」為什麼我們必須每次都贏? 這就像希望每個人都喜歡我一樣。佛教有句話很有用:「連佛陀都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祂,何況我們呢」顯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給我們的臉書頁面按讚。有些人就是不會喜歡我們? 我們能怎麼樣呢? 這完全是正常的。

這些都是得失。我們跟某人進入一段關係,最後這關係會結束的。我們之前講到野鳥在我們窗前的例子,僅管牠待了一段時間,但因為牠是自由的,所以牠會飛走。親密關係也是一樣,不管你說多少次「不要離開我,我沒有你不能活」,或甚至你們真的在一起一輩子,你們其中的一個肯定會比另一個早死。我們得到朋友,失去朋友,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單純生命就是如此。這不代表我們不能在我們有朋友時感到快樂,失去時感到難過。什麼都無感是一種「隨便」的態度,完全不是「沒什麼特別」的態度。只是我們不需要走極端,不要把事情看太重。

視頻: 卻尼泰勒博士 —「什麼是平等心?」
請點擊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圖樣以開啟字幕。要更改字幕語言,請點擊「設定」圖樣,然後點擊「字幕」選擇想要的語言。

看著自己怎麼應對得與失是很有意思的。我總是看著自己為例,因為我對我的網站很執著; 它佔據著我的念頭以及活動差不多整天。當然我們有統計程式,所以我知道每天有多少人造訪網站。如果哪天有增加,那真的很好,但如果沒有達成預定的或我期待的數字,那就不太好。這也是得失。

某種程度上我對快樂感受度很低。我不太戲劇化。幾周前我們在一天中有六千人次造訪,那真的是「哇,六千人很多呢!」但那帶給我的快樂很沒份量。那沒什麼大不了,因為那也不能幹嘛。感覺就是「喔,不錯。那現在呢? 還有什麼新東西?」另一天只有四千五百人點閱,我就變得有點失望「喔,今天沒那麼多人看。」但似乎更突顯的是那種專注在自我,我承認,我老是想去察看統計。佛教說這種對自我的專注跟急切超過對其他事物的,因為去想到那個「我」,是種直覺反應。你甚至不需要去想我有多棒多偉大或沒有人愛我,那是一種持續在底層的想法。

你們都可以想想自己的例子,也許跟臉書或簡訊有關? 我今天收到多少封簡訊? 誰給我的貼文按了讚? 我們多常檢查臉書或拿出手機看有沒有通知? 在沒有任何這種網路之前,人們對郵差做同樣的事情。「今天有沒有我的信?」如果沒有:「啊,沒有人喜歡我。」或者有信但是都是我們不要的廣告信。「沒什麼特別」的態度可以讓我們的情緒起伏不會這麼極端,因為我們會對發生的事情有更平衡或平等的情緒。真正困難的是如何對治這種老是想檢視有沒有東西進來的急切感。

改變態度是緩慢而長久的過程。事情不會很快地,只會逐漸改變。有意思的是,當你用更實際的方法看自己,看到「我已經變成電腦跟手機的奴隸,因為我被迫一直察看它。我一直得要檢查有多少人回應我。我是怎麼變成奴隸的?」看看地鐵上的所有人,多少人手上拿著手機。為什麼? 因為有我愛執跟不安全感,一種「我不想漏掉什麼」的心態。為什麼呢? 什麼事情真的那麼重要? 有些事情可能是重要的,並不是說沒有一件事情重要,但我們誇大其事地不停連絡,不停上網。能去分析一下我們自己的情緒平衡狀態是很好的。

我們有時候贏,有時候輸。這是第一對。

利與衰

第二對就是,有時候事情進展得好,有時候壞。我們可以用多種不同層面來理解它,但再一次,答案是「沒什麼特別」。某一天可能會很順利,第二天充滿障礙,人們對我們嚴厲,事情一直出錯。這是正常的。早上我們可能很有精神,下午可能就很累。有時候我們健康,有時候我們會感冒。都沒什麼特別。

譽與毀

下一對是讚譽跟批評。有些人讚美我們,其他人譏毀我們。怎麼對應呢? 當初不是每個人都讚美佛陀;有些人,特別是祂的堂弟,對祂有很多毀謗。那我們怎麼可能期待每個人都要讚美我們呢?

我要再次以自身經驗為例。我收到很多關於我的網站的電郵,僅管大部分說這個網站怎麼幫助他們,偶爾也會有批評。當然應對讚美是容易很多,批評對我們的心干擾大得多。

對讚譽,我們不應該走極端,覺得我們很偉大或反過來「我不配,如果他們認識我就不會喜歡我」。但對待讚美是容易得多。為什麼面對批評這麼難呢? 因為我們愛自己。藉由態度訓練,我們看到對方,而不是自己,所以我們會想到是不是做了什麼讓他們寄批評信來的事情。如果我們能改善,即使只是道歉:「我認識到這可能讓你不好受,我真的很抱歉,這不是我的本意。」那慢慢地,我們就可以把焦點從愛自己轉為愛他人。

我們可以在與別人的日常應對當中做這個。有時候他們對我們感到高興,有時候則否。當人們對我們高興,那很容易。但我們生命中有些人就是很難對付,老是批評我們或對我們感覺很負面。我們對他們的態度是什麼? 我們只認識到他們很難搞、很令人不悅? 或是我們認識到他們自己也不快樂? 我確定你們生命中都有這樣的人。他們打給你約午餐,但你知道他們百分之百會只談論自己跟抱怨事情。你可能會想:「喔,又是他!」但你不能每次都說你沒空!

如果我們的反應是去想,跟他們在一起聽他們抱怨,是多麼不愉快,或許我們可以改變看法:這個人整天抱怨,可能因為他實際上很不快樂,而且很孤單。愛抱怨的人通常就是這樣的,因為沒有人想跟他們相處。所以如果我們非得花時間跟他們共處,我們可以培養更多同情心,同時也讓這段時間不那麼恐怖,因為我們想著對方,而不是我自己。

好消息與壞消息

第四對是好跟壞的消息。就像前面說的,每件事情都總是在高低起伏。當然,這四對互相重疊,而「沒什麼特別」的原則可以運用在八法的任一種。聽到好消息或壞消息並沒有什麼特別,這只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會發生的事情。

現在,有些人反對這種訓練,宣稱他們喜歡這種情緒的輪盤,因為如果你沒有起起伏伏,你就不算活著。但我們需要檢視這是不是有助益的態度。

首先,不管我們有沒有在這情緒滾輪上,我們都還是活著。說不算活著是蠻傻的。那我們要是在情緒滾輪上會如何呢? 我們就無法真的理性思考,因為我們被情緒所淹沒。如果我們更平靜,那我們的人生就不會這麼戲劇性,而我們也就能用更好的方式來應對局勢。如果你不能清晰思考,發怒了,那你就會說出之後會後悔的話來。在情緒上有平衡心,代表我們不會如此。再想到,雖說每個人都想要快樂,這種平靜、平和的快樂,是比那種戲劇化興奮大喊的快樂更穩定些。

「沒什麼特別」的概念架構

讓我們看看我們所討論的這種態度的基礎,或者說概念架構。在此,理解概念想法是重要的。什麼是概念想法? 這是說透過一個框架看待或體驗事物,好比說「特別的什麼」。這就像有某種心理盒子,當我們體驗某事物時,我們就把它放進這個「特別的什麼」的盒子裡。

我們總是這樣做,因為這就是我們能夠理解與處理事情的方法。有個心理盒子叫「女人」,我看到一個人,把她放進這個心理盒子中。像這樣,我們能夠把體驗到的各種東西放進不同的心理盒子中。例如,同一個人,我們已經放進「男人」或「女人」,同時也可以放進「年輕人」或「老人」,或者「金髮」或「暗色髮」。有好多好多的盒子。

實際上,事物並不存在盒子裡面。僅管看起來很明顯,這仍然是一個很難真正了解跟消化的事實。好比說,我們可能把某人放進一個「糟糕的人」的盒子,但沒有人只以糟糕的人存在,因為如果他們真的像這樣存在,那每個人都會把他們看作這樣才對,而他們從一出生就應該是這樣才對。

這種心理盒子幫助我們理解事物,而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很大程度依照我們把他們放進什麼盒子。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這種心理盒子單純是一種心理建構,並不符合真實:並不真的有什麼盒子,對吧?

我們怎麼創造盒子的?

現在來看看我們是怎麼辨識事物跟把他們放進這種,而不是那種的心理盒子。我們基於一些特定特徵,我們覺得真的能夠分別不同事物的特徵。這技術上可以被稱為「定義用特徵」。簡單的例子像是,如果要把東西放進一個叫做「正方形」的盒子,那這個東西得要四邊等長,我們才會把它放進這個心理盒子。

這是簡單的類別。但「討人厭的人」這要怎麼解釋呢? 人要帶有什麼樣的特徵,才會讓你把他放進「你是個很煩的人」的盒子呢? 試著去看看到底什麼很煩人,會很有意思。在你頭上嗡嗡繞著的蒼蠅跟這個人之間,有什麼共同點讓你把他們都放進討人厭的盒子?

我會說,他們兩者都作出一些讓我失去情緒平衡跟心靈平靜的事情。所以實際上,我們用我自己來定義心理盒子,而不是真的以對方來定義,因為我覺得很煩的事情,你可能不覺得。某些讓你失去心靈平靜的事情,可能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讓我著迷。所以很有趣,我們定義事物並把他們放進盒子的方式,真的完全是考慮我們自己而已。

然後我們有所有的這些感受。現在事情變得更有趣,如果還不夠有趣的話。我們有個心理盒子叫「快樂」。你要怎麼把事物放進快樂的盒子? 這很難說。有人問我們,「你快樂嗎?」我們甚至不知道怎麼回答。如果我們自問「我快樂嗎?」…嗯,我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快樂的定義特徵是什麼? 我們是這麼地想要快樂,但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快樂。很怪,不是嗎? 佛教的定義是,某事物讓你體驗之後就不想離開,你想繼續體驗。這定義可能有點幫助。

那臉書呢? 我們怎麼定義讓我們按「讚」的東西? 它可以是某個讓我們微笑或感覺很好的貼文。但想像一下,如果你得看著它整天,不准作其他事情,那最後你就不會在喜歡它了,對吧? 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當你有概念思考,就總是會有一個代表該分類的心理圖像。當你想到狗,你就會有一個狗的心理圖像,但我確定每個人都圖像都不同。同樣地,代表性感的人或討人厭的人也都是一樣。

所以什麼代表我喜歡的事物? 這更難講。我們是不是常講「我喜歡這個樣式,我喜歡這種食物,我喜歡這類電影,我不喜歡那種女生,我喜歡這種男生。」什麼能夠代表我們喜歡的呢? 看到臉書上的圖片,我們是不是拿來跟我們經驗中所喜歡的圖像比較,然後放進我們「喜歡」的類別? 我們要記得,這些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心,而不是來自於該物體本身。如果它是來自物體本身,好像該物有一個真實的可愛性在裡面,那每個人都該喜歡它才對。一切都是主觀的。

定義「特別」

下一步則是看看什麼讓某事物被當作特別。真的有什麼特質附在某物上,或是只是一個我們自己定義為「特別的什麼」的心理盒子? 當我們看看是什麼讓某物特別,我們開始了解到「沒什麼特別」的理論基礎。事物本身其上完全沒有任何特別的附加物。任何「特別」的想法完全來自於我們自己,從我們自己那個叫「特別」的心理盒子。那是一個我們用來認識事物的濾鏡:這個是特別的,那個不是。

然後我們可以自問,我們怎麼定義特別? 有些人會說,是某物的獨特讓它特別:「這真是張特別的畫」或「這是特別的一餐」。但難道每件事情不都是獨特的嗎? 沒有兩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一堆包心菜裡面的任一顆都是獨特的一顆。

那你可能會想,「那事物得要不同。要不同才能被稱為特別。」但它們要多不同呢? 我們在哪,怎麼劃出那條畫分普通跟特別的線? 我們怎麼可能決定呢?

那你可能會說,特別的事物必須是新的。但那指對我來說是新的,還是對整個宇宙是新的? 我們通常用「我」來定義一切,而每個經驗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不是嗎? 我今天所經驗的跟昨天已經不同了。今天不是昨天。所以某種程度上,一切都是特別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東西是特別的。一切都是獨特的,一切都是與眾不同的,而且一切都是獨立的,所以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被定位為特別。如果我們說,因為我們喜歡某事物所以它是特別的,那我們知道我們的喜好老是改變。如果我們受用太多,就不會再喜歡那個東西了,如果我們擁有太久,我們就覺得無聊。

思考這些點能幫助我們克服把事物擺進「特別」的盒子。「我現在的感受好重要」為什麼? 為什麼它得在「重要」的盒子裡? 我們這邊是試著不要把任何東西放進不必要的心理盒子中。當然,是有有用的、必要的盒子。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理解語言了。人們用不同的聲響、口音、音量說同一個字,只有靠心理盒子我們才能理解同一個字。

所以我們不能丟掉所有的盒子。然而特定的心理盒子沒什麼用處,因為它們完全是主觀的,例如「特別的什麼」。當你開始分析它,它就是我們的態度而已:我們相信它是特別的,即使我們根本無法定義什麼叫特別。

如此,我們不是只是用自制跟紀律說「我不要把事物看作特別」,因為那實際上很難實踐。但要透過理解,我們可以看出那些都是心理建構的,真的沒什麼特別。

透過了解概念思惟而修心

藉由修心,我們可以在很多層面上調整我們的態度。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心理盒子看待事物,我們可以把看待的事物從一個盒子移到另一個。與其把某人放在「討人厭的抱怨鬼」,我們把他放在「不快樂的孤獨的人」,這會完全改變我們對待那個人的方式。我們了解到在那個人身上沒有任何持續的東西讓他屬於這個或那個,是我們看待他的態度決定我們的經驗跟如何對待他。

有些心理類別,例如「特別」,一點幫助都沒有。特別的人、特別的場合… 但你可曾想過,我們多麼武斷地決定生日或新年是特別的? 它們為何特別? 就是因為人們決定它們是特別的。一月一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那一天甚至跟天體運行無關。地球繞太陽轉圈,所以根本沒有一個起點:「啊,這是一年的第一天!」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的新年日。這沒什麼特別的。如果你身處一個慶祝新年的文化圈,你不需要過敏或覺得很蠢,只是你也不必太過興奮,誇大其事就是了。

當我們透過研究心理盒子跟分類,以及這些定義特徵,來理解概念思惟的基本本性後,我們就可以運用,決定何時它是有用的,何時不是。

最後,當我們改變與增進我們的態度,這需要動機跟很大的耐性。我們越是透過反覆練習熟悉,我們就越能自然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我們感到不快樂時,只要提醒自己,「嘿,我是不是只想著我、我、我」

態度訓練是很長的過程,但很值得。

總結

我們每天早上醒來都有同樣的目標:我們想要一個更好、更快樂的未來。這點上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也都同等地想著,我是宇宙的中心,而這帶來很多問題。因於我愛執,一種很誘人的,照顧「我」的想法,我們卻實際上駛向不快樂,遠離我們很想要的快樂。當我們開始了解真實,了解事物真正存在的方式,一切都會轉變。人生起起伏伏,永遠都會如此;我們無法控制這點,但我們能控制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每一刻如何回應所經驗到的事情。透過努力,我們可以把生活轉化為快樂的,我們真正關心自己與他人,不管外在環境為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