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外緣與精要修持

第三與第四要

第三要: 轉惡緣為菩提道


第三要是講如何轉化成佛道上的逆緣,此要分為幾個部分,一個跟我們的思想有關,其他則是跟我們的行為有關。

轉念可以透過思惟我們的行為、見地或行動。首先,透過思惟行為:

當環境充滿罪惡時,要將惡緣轉為菩提道。把所有報應都歸於我一身來清除我愛執,對眾生則思惟其大恩。

我不會詳細討論行為,主要重點是認識到我們的困難來自於珍愛自己,而所有正面的特質都來自於珍愛他人。因此,我們必須驅逐或擺脫一件事,那就是我愛執,它是我們痛苦的全部罪魁禍首。在意識到珍愛他人的重要性和利益後,我們對每一個人觀修大慈。 當痛苦發生時,我們要試著將其視為我愛執或利己主義的過錯和結果。 

我們所說的我愛執和利己主義是什麼意思? 假設我們被邀請到某人家裡吃飯,而他們做了一些我們真的不喜歡吃的東西。 我們不快樂,我們受苦。所以這是一個負面的情況。我們如何將這種情況轉變為正面的情況,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走上證悟之路呢? 我們需要看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會受苦。如果我們開始認為主人家很糟糕,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他們,那問題就在於我們實際上只考慮自己。 我們根本沒有考慮到那個想做一頓讓我們滿意的飯菜的人,也沒有考慮到其實不想做我們不喜歡東西的主人家。 因為我們只想到我、想到我喜歡的東西、想到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才感到痛苦和不快樂。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用這種情境來對治我們對我想要的東西的強烈關注。

這裡的結構與施受法非常相似。 在較強的施受觀想中,我們吸收嘔吐、腹瀉等,因為我們的我愛執,我們自然會抗拒這些。我們要克服不願意弄髒和受苦的心理,並讓這些通過我們。同樣,我們也不該對別人為我們提供的晚餐小題大作。因為我們希望帶給別人幸福,所以我們可以承受吃一些對我們來說不太好吃的東西的痛苦。當然也有例外,例如我們對某食物過敏,吃了會生病。我們不必成為宗教狂熱分子。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一些比只考慮我們想要什麼,然後生氣:「你想毒死我嗎?!」更體貼的藉口可以使用。

將負面情況轉變為正面情況的另一種方法,是將它們視為消除我們負面業力潛能的方便—這是我們為了成佛必得做的事情。我們可以想:“讓我們把這件事終結吧!”就像去看牙醫一樣; 與其看五個診,然後每次鑽一點,不如一次完成所有工作,然後就結束了。現在就把所有都做完,然後它就永遠消失了。 

當我們想到承擔別人的痛苦時,我們的注意力就不再只考慮“可憐的我”,基本上這是我愛執和自我放縱。我們努力樹立這樣的榜樣:一位母親的孩子患了感冒,但她最希望的是自己能代替孩子患感冒。如果我們要照顧感冒的人,我們需要完全願意自己染上感冒。如果我們對此非常焦慮,那就不行。德蕾莎修女曾經對那些和她一起工作的人說過這句話。她說,要與痲瘋病人一起工作,我們必須完全願意感染痲瘋病。如果我們害怕感染麻瘋病,那最好就放棄吧。事實上,我們越害怕染上它,我們染上它的機會就越大,很諷刺吧。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對問題感到非常緊張時,往往就會出問題。

透過觀修迷妄顯現為佛的四身,空性乃是無上的保護。

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見地,即我們的空性見或真實見,將困難的情況轉化為正面的情況。 這裡的迷惑顯現是指我們的痛苦在顯現上好像是自我成立的。

  • 想起法身──佛陀無所不知的心,即自然、清淨的心──不是因緣所生,我們的痛苦自性無生,因為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東西。
  • 想起報身──佛陀微妙的顯現──在淨土中永不停歇地傳法。我們的痛苦自性無滅。
  • 想起化身——出現在我們世界的佛陀形象——它從不靜止不動,總是以不斷變化的方式幫助他人——我們的痛苦從來沒有真正確定的住處。
  • 想起自性身(三身的不可分割性)-- 我們的痛苦永遠不可能自行生、住和滅。 因為苦是依因緣而生、住、滅的,所以完全沒有自立的生、住、滅。 

這就是我們如何用我們的思惟來改變困難的外境。

運用四種行為的殊勝方便,所遇一切皆用於禪修。

以行動來轉化逆緣,有四種行為方便可用。

1.積聚善業–這通常被翻譯為“累積福德”,這是一個有點誤導性的翻譯。我們不是要收集積分或郵票,好像我們獲得足夠的積分,就會贏得獎品。它指的是我們如何透過正面的行動和利用我們的正面品質來加強我們的正面潛能網絡。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負面的情況轉化為正面的情況。 例如,如果發生事故,我們可以利用它作為盡可能幫助受傷者的機會,而不是變得沮喪或害怕。 這在我們內部累積更多的正面力量,並改變整個情況。

2. 淨除惡業–例如,如果我們以負面的方式行事並傷害了某人,事後我們可能會感到內疚。我們可以透過進行更多淨化修行來將這種情況轉變為正面的情況。 我們不是要感到內疚,而是承認我們所做過的事情並承認這是一個錯誤。我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壞人”,但我們仍然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遺憾。我們決定試著不重蹈覆轍,重申我們的安全方向,然後做一些正面的事情來抵消它。

3. 布施作障鬼神–請它帶給我們更多苦。這對我們西方人來說有點難以理解。 有一個非常可愛的修法,是我的朋友、西方佛教老師 Tsultrim Allione 根據佛教的斷法修持而發展出來的。她稱之為「餵養魔鬼」。假設事情進展不順利,我們感到痛苦、不快樂和沮喪。我們想像我們的問題是由我們內心的有害精靈或魔鬼引起的,無論我們想它是什麼形式,它出現並坐在我們面前的墊子上。 我們問魔鬼:“你想要什麼?”它告訴我們它想要什麼:「我希望人們關注我。 我希望人們愛我。我想要身體健康。我想再次年輕”,或任何困擾我們的事情。然後我們餵養惡魔,給予它想要的東西。 它需要愛,我們就給它愛。它需要青春和活力,我們都給它們。這是一個非常強大且有用的修持。當魔鬼飽足後,大多數人會發現它消失了。雖然在許多經文中我們祈求作障鬼神帶給我們更大的傷害,但這種餵養鬼神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它告訴我們,我們內心已經擁有了我們認為缺乏和需要的東西,我們只需要利用自己的內在力量為自己提供它們。

與任何練習一樣,我們開始進入和完成它的方式很重要。就像電腦程式一樣,如果我們做得不好,電腦可能會當機。同樣,當進行處理強烈情緒的禪修時,我們必須輕輕地進入和退出,否則我們可能會當機!進入和安住的方法是專注於呼吸從鼻子進出的感覺,或呼吸時腹部上下的感覺。這將我們與身體和地球聯繫起來。如果我們正在處理真正負面或可怕的情緒,這確實很有幫助。如果我們正在經歷非常強烈的情緒體驗,最好專注於腹部。腹部是臍輪、地心(我們在西方可能稱之為身體的重心)所在的位置,因此它使我們更加接地氣。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練習。雖然從表面上看,有些教義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但深入研究它們是有好處的。事實上,如果我們確實在佛法中尋求安全的指引或皈依,我們就會相信這是有道理的,而且這不僅是奇怪的迷信西藏之旅。當我們有情緒掙扎時,例如「我想被接受。我想成功。我想被愛」,我們就可以試著練習這個。

4.敦請護法– 帶來更多苦,摧毀我們的我愛執。與這些護法合作的一種初階的方法是進行供養,以幫助成熟我們能成熟的正面潛力—換句話說,讓我們的事情進展順利。這不是與佛教護法合作的最佳方式,因為那樣的話,正面的潛力就會用光,我們就會崩潰並留下負面的潛力。更好的方法是進行供養和舉行法會,以幫助我們的負面潛力成熟,但幅度較小。透過這種方式,可能以更大形式出現的障礙,會以微不足道的方式被消除,然後我們就會發揮出正面的潛力,事情就會進展順利。 

我的老師色貢仁波切再次提供了一個完美的例子來說明這是如何運作的。我曾經作他的翻譯和他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在旅行之前,他總是會舉行一次大型的護法法會。然後,旅程開始時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都是微不足道的。有一次,我們從帕坦科特搭乘夜車到德里,準備去機場,但火車預訂出了問題。我們唯一可以睡覺的地方是三等臥舖廁所旁的舖位。房間裡只有兩個舖位,我和仁波切各佔一個舖位,兩個藏族侍者只能睡在地板上。所以出現了負面的情況,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聞起來很難聞而且不舒服—而且它燒掉了障礙。剩下的旅程進行得很順利。

對於護法,主要的祈求是:“給我帶來痛苦,使我的負面潛能成熟。我能應對它們!”我們願意體驗業果成熟,能因此減輕我們的苦,障礙就結束了。當事情變得糟糕時,我們要求更多(困難),這樣我們就可以擺脫整個問題。我們不是向上帝、護法神或佛陀求取這些東西,但我們的願望和祈禱有助於為我們自己的業力成熟創造條件。其實還蠻實際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