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級層次的動機

回顧

我們一直在討論精神道路的分級階段,我們試圖去從較小的範圍開始擴展我們的動機,直到它變得更加全面為止。以這種方式,每一個階段都是建立於前一個階段之上。

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兩種方法可以這樣進展。我們遵循佛法輕簡版,依這個版本,我們專注於改善此生,並使我們的此生變得更加美好。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這是我們需要開始的起點。但是,傳統的呈現方式並不考慮到這種層級,因為傳統方式是假設我們相信無始無終的轉世。正規的佛法,就像正規的可口可樂,是在轉世的背景下來討論這種進展。

我們看到,與所有級別的動機一樣,初始的動機具有一個目標、達到這一目標的原因,以及驅動我們實現這一目標背後的情緒。在初始階段,我們希望改善我們的來生,確保我們將來可以繼續擁有這個寶貴的人身,好讓我們可以持續的發展自己,以實現更大的目標。我們意識到,在這一生實現終極目標是非常困難的。那將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以及很多的努力。嘗試繼續擁有更好的轉世的原因,是使我們可以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進。

當我們要實現以寶貴人身轉世的目標時,這就是我們所計畫的。我們不是在說下輩子去天堂,然後玩的很開心。在這個視角當中,驅使我們尋求更好的轉世的心緒是畏忌不好的轉世。在這些最壞的狀態下,我們將沒有機會去致力於改善自己。但是我們有信心,這是有辦法可以避免的。我們討論到安全的方向或者皈依。這個方向,基本上來說,是嘗試完全地、永遠停止所有的局限和伴隨我們心理活動的負面方面,尤其是我們的行為。除此之外,我們想要以建設性的方式從事。感激擁有珍貴人身這種機會,並且也理解我們毫無疑問會在死亡來臨之際失去它,我們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事這些的。死亡必將到來,而且我們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即使最佳的轉世狀態也不盡如人意

在中等層級範圍,我們要進一步去分析。即使我們有所謂的更佳轉世,或者甚至是珍貴人身的轉世,但是這樣繼續下去,簡單講也是不盡如人意的。生命在繼續,而其本質是高低起伏的,我們下一個時刻的感受將是怎樣,那是不確定的。我們可能現在感到高興,但是下一分鐘可能突然覺得不滿足,悲傷,甚至沮喪。最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讓我們感到不安。當然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每一次轉生我們都不得不出生成為嬰兒,無法控制我們的身體機能。我們需要去學習如何走路,說話,而一遍又一遍的進行這些是非常無聊的。我將不得不去學校,但誰又想再一次經歷這些呢?我們將需要找到一個伴侶,一份工作,然後再一次面臨疾病,年老和死亡,不僅僅是我們自己,而且還有我們所愛的人。

即使是擁有這珍貴的人身,仍然存在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事情,而且我們所有這些情緒問題仍然會在那裡。我們會生氣和憤怒,我們會貪婪。我們對人和物有巨大的執著。對於因果和真理,我們很幼稚無知,因此我們會以愚蠢的方式做事,比如說,我們可能認為行為和言談對他人並無影響。我們的行為常常好像其他人並不真的存在或者沒有感覺。這難道不是完全幼稚無知嗎?

所有這些問題將繼續存在,在任何的幸運轉世,我們也將會有這些波折。也會有一些時候,我們從幸運轉到不幸,從更好轉到更差的轉世境況。這將一直持續不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可控的存在或轉世”,梵文詞是“samsara輪迴”。

出離:以得到解脫的決心,解脫當作目標

在中等範疇,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是從所有這些得以解脫。我們的心相續既無起點又無終點,而我們不想要在這種無法控制的轉世和永無止境的循環當中繼續下去。當我們說“看似永無止境”,它所指的是,如果我們不做任何事情,這將永遠繼續下去。我們必須要結束它,並且實證真正的輪迴中止。為什麼?因為我們想要停止痛苦。即使出現的問題並不是那麼的可怕,但是我們仍然希望停止所有更細微的問題。這就是希求實證解脫的原因。

在梵文中,解脫一詞被稱之為“nirvana涅槃”,而驅使我們走向解脫的情緒,通常被稱為“出離”。這不是最佳的翻譯,但是它基本上是指一個非常希望解脫的決心。帶著捨離心,我們認為我們有夠多的苦難。我們受夠了,在更深刻的層面上,事實上我們感到所有這一切都很無聊。這已經夠了:我們想要得到解脫。

願意放棄我們的干擾性情緒

我們看到,為了要獲得解脫,我們需要擺脫我們所有的問題和苦難。我們完全願意,不僅只是放棄痛苦,而且也願意放棄痛苦的根源。我們不是在講說要放棄冰淇淋或者巧克力或任何同類的東西。這是對捨棄的非常小的理解。我們下定決心要做的是,使我們自己擺脫對所有這一切的憤怒,貪婪和執著。就巧克力的例子而言,我們需要放棄對它的執著,也就是說一種基於對巧克力良好品質的誇大。譬如,我認為“這是世上最美妙和最美味的東西,而這將使我開心,永遠開心!” 如果巧克力能夠做到這些的話,那麼我們吃得越多,我們就越快樂了。但是,無論我們是多麼迷戀巧克力,我們用不了多久就會厭膩,然後再也不想見到巧克力了。

我們真誠地願意放棄自己的執著,憤怒等等,這是真的很深且很難做到的。因此我們不應該輕視它。這就像有人用頭撞牆,他們害怕停止撞擊,因為他們不知道如果他們停止撞牆的話,事情會不會變得更糟。這是我們完全習以為常的,我們繼續用頭在撞牆。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與某人處於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可能是一個更常見的例子,我們對分手猶豫不決,因為我們害怕孤獨。因此,我們保持這種不健康的關係,並感到很悲慘。

這是非常常見的,難道不是嗎?我們不想對某人說某些話,因為我們不願意被他們拋棄。我們並不是在討論一些奇怪的經驗,而是一些我們一直在經驗的東西。

是否可能從不可控的轉世中得以解脫,我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

為了實現解脫這一目標,甚至最終的正覺,我們首先要知道這是有可能的,以及我們如何才能實現它。這些是非常複雜的議題,而且我們能否實現這些可實現的目標,是很難去證明的,很多人因此就放棄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我們事實上沒有相信我們能實現這些目標,所以為什麼我們還要麻煩自己,去嘗試朝著這些來努力呢?我們只是當作遊戲再玩,最終我們會說這太荒謬了,然後放棄。

我們必須深入地研究佛性這個主題(使解脫和正覺成為可能的因素),心的本然純淨,等等。我們的干擾性情緒和迷惑是否是我們的心的本基?如果是的話,這就意味著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那裡。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它們是否是暫時的,是否可能被移除而永不再回來呢?

質疑它並且進行辯論是絕對必要的。這絕對不是我們能去盲目信仰的。事實上,我們的質疑越多越好,因為我們需要清除我們所有的疑慮,並且對我們所做的一切具有強烈的信心。但我們是否需要等待直至我們有100%相信?好吧,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我們如何能知道我們何時完全相信呢?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如果我們認為這些只是垃圾,那麼很顯然,我們沒辦法致力於此。但是,當我們朝著考慮相信這些有可能性的方向走,那麼我們可以前行。然而,認為這些是真的,應該是基於一些原因,而不僅是盲目信仰,或者因為“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佛陀自己說:“不要因為對我的信仰而相信我所說的一切,而要測試它,就像你購買黃金時那樣”。我們需要通過驗證去發現這是否是真實的。

被轉世的概念說服:色貢仁波切的兩世案例

要去相信轉世是事實,可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已經為此嘗試了很多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我從事佛教研究已經有45年以上,對於為何“轉世”是合乎道理的,在某一個時刻,由於一些理由,我確實達到了一個智識上的理解。但是真正讓我跨過這一道線,使我在情緒水平上相信的,是我與我的老師兩世之間的關係。他的名字是色貢仁波切,他也是達賴喇嘛尊重的老師之一;我感到極其幸運能成為他的非常親近的弟子。我和他在一起九年時間,在這期間,我為他翻譯並擔任他的私人秘書。我安排並且陪同他所有的國外之旅,並和他一起緊密地工作。他於1983年過世,而後轉世,並且再一次在藏傳祖古系統下被尋獲。

他現在25歲了,而我與他仍然有非常親密的關係,與我們之前的關係很類似。當然,現在我們的年齡差異是相反的!

我第一次見到新一世色貢仁波切時,他才四歲,當我第一次走進房間時,他的侍者問他,“你知道他是誰嗎?”  “別傻了,我當然知道這是誰”。這是他的答案。從一開始,從他四歲開始,他就跟我非常的親密和親切,比其他人更加親近。他長大以後依然如此。

在很多不同的時間,我們觀看了他前世的視頻,而他會對我說——他並不是對我說廢話——“哦,我記得這麼說過。” 除了所有的邏輯和推理之外,正是這種經驗幫助了我超越了: “好吧,可能,也許…”的感覺,而給了我確定性。

這些事情並不容易。是否真的能夠獲得解脫呢?心的本質是否真的純淨?即使我們對此有理性的理解,但是為了情緒上的認知,我們不得不更加深入。但是,我們可以慢慢地來做。

對真實狀況的迷惑,是不可控轉世的成因

道次第的中等層級的動機,對於轉世的機轉,用十二因緣可以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解釋。這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機制的名稱,它是用來講解整個業力,業的後果等等問題的。我們需要深刻地理解各種不同的干擾性情緒,比如說憤怒和貪婪,它們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們的基礎是什麼。以一種簡單的方式,我們將這種基礎因素稱為“迷惑”。 在這裡,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響有所迷惑。更深一層,我們迷惑於我們實際上是如何存在的,他人是如何存在的,以及一切是如何存在的。

基本上,我們傾向於認為事物是獨立存在的,完全依賴於它們自己的力量,並且是與其它事物分離的,好像它們被塑膠袋包裹起來了。即使我們可能認為所有的事物是相互關聯的,我們仍然認為事物本身像是包裹在塑膠袋裡,只是用枝竿連接起來了。對於這種不可能的存在方式,我們需要從許多微細的層面去理解。我們需要準確地理解,什麼(存在方式)是不可能的,以及到底我們什麼樣的迷惑投射到了他人和其他事物上。

性空:完全不可能的存在方式

我們需要理解的是,被稱之為“性空”或者“空”的道理。 性空是指完全不存有;有些東西根本就不在那兒。不存在的是什麼呢? 是說這些投射背後的真實指涉不可能存在。它們(投射)並不對應於任何真實的東西。

我們可以用聖誕老人的例子來說。假設我們看見一個身穿紅色服裝,留著長長的白鬍鬚的人,而他們看起來很像我們所說的聖誕老人。我們覺得他就是聖誕老人,但是為什麼呢?好吧,因為他看起來像聖誕老人。然而,聖誕老人的外形並不與任何真實的事物相關聯,因為根本不存在聖誕老人。這就是性空所討論的東西,缺乏一個真實存在的——與這個人外形相符合的聖誕老人。這並不是要以任何一種方式去否認,那裡有一個人,而他剛好看起來像聖誕老人。我們只是在澄清,這個人在我們面前的顯現,是有欺騙性的。看起來像聖誕老人,但是並不是真的聖誕老人,因為不存在聖誕老人。

我們的心一直以這種方式在運作。我們投射出各種類型的瞎扯,比如:這個人是最漂亮的人,或者這個人是最糟糕的人,或者我們是上帝賜給世界的禮物,或者反過來,我們完全是無用的。我們投射這些事情,就好像它們就是這樣存在似的,完全獨立於其它事情,好像是真實且不變的。

但現實當中,沒有一個人是像這樣存在。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切都是相對於其它事物而存在的。達賴喇嘛尊者總是以我們的手指為例。我們的第四根指頭是大或小?好吧,和第五根手指比起來,它是大的,但是和中指比起來,是小的。所以從自身方面,從它自己的本質來說,它是大或者小呢?不存在答案,因為是大或小,是相對於其它事物的。這完全依靠於其它的事物,並且依賴於我們的概念,什麼是大,什麼是小。我想你應該已經理解這個思路了吧。

在這個中級水準上,通過獲得對性空的理解,我們努力去消除這種基本的誤解。那是非常迷惑的,導致不可控的轉世,因為它啟動了業因和業果,如十二因緣裡所解釋的那種複雜機制。

專注力和倫理自律的需求

為了獲得的性空的理解,我們需要有專注力。為了發展專注力,我們需要有倫理自律(戒律)。這裡給出的例子是,像砍掉一棵樹。理解就像是一個鋒利的斧子,但是為了真正的砍倒一棵樹,我們需要總是落刀至同一個點上。持續地砍在同一個位置,就像是專注力。事實上為了拿起斧頭,揮舞它,並且砍在同一個位置上,我們需要力量。這種力量源自於倫理規範,這樣我們能避免破壞性的行為。

中級範圍中還介紹了,可以採用的各種誓戒。這包括了男僧或者女尼的完整或者新入門的誓戒,或者在家修行者的男或女性誓戒。在家修行者是指一些不在寺廟裡過獨居生活的人,但是這並不一定代表你得有家庭;你也可以是獨身。在古代印度這實際上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在家修行者往往都有家庭。這些出家誓戒和在家誓戒統稱為“個別解脫的誓戒”, 因為他們是目標於自己的解脫。這些誓戒幫助我們避免可能由於干擾性情緒而引起的不同類型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會干擾我們的禪修修行之類的正面事物。

事實上,持戒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因為當我們持戒絕不再做某些事情,它讓我們擺脫猶豫不決。比如說,想像一下我們試圖戒酒或者戒煙。每一次當我們與喝酒或者抽煙的人在一起,我們有一些猶豫不決,我是否應該也來一些呢,或者現在該說不? 就算是我們真的試圖去放棄,每一次當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將不得不做一個決定,即使沒有別的壓力,這也可能有挑戰性。

如果我們持誓戒,那麼這就是最後的決定。我們已經做了決定,“我不再喝酒。我不再抽煙”, 或者不管什麼。那麼,如果我們周圍的人在喝酒,也真的並不重要了。持戒事實上可以給我們一些力量,並讓我們擺脫猶豫不決,而不是像被限制或者受罰,尤其是在那些有損我們實現最終解脫的事情上。

在佛教裡,絕對沒有任何的義務去持誓戒。我們必須要明白這一點。沒有人可以說,你必須要持這個或者那個戒,而且沒有任何人會告訴你,你必須成為和尚或者尼姑,並且生活在寺院裡。但是,如果你真的很嚴肅看待從輪回中得解脫這件事,以及使自己永遠擺脫憤怒,執著,貪婪等等,持某些誓戒將毫無疑問的使這些變得更容易。也許我們現在對這些還沒有準備好,這絕對是沒問題的。我們需要誠實地評估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境況。

這就是中級層次。儘管專注力和性空是其中一部分,此處我們並沒有全面地討論這些。這些主題將在高級層次的教法裡介紹。

高級層次的動機:考慮他人

在高級的範圍內,我們想到我們不是宇宙中的唯一。還有其他的所有人,而其他所有人和我們的處境完全一樣。其他所有人都在遭受痛苦,經歷不可控的轉世。我們想要恆常的快樂,並避免痛苦,同樣其他所有人亦是如此。這點上,我們都是絕對完全平等的。不僅只是我或者少數其他人,而是所有的人。我們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依存。我們並不為自己而獨立存在。事實上,我們無法以這種方式生存。

有一些非常複雜的方式,可以擴展我們的心,好去平等的接納每一個人。對此,我們在之前有過一些討論,談論去認識到將所有人視作自己的前世母親,而她們毫無疑問的善待過我們。佛教輕簡版裡,我們可以看到其他人是如何像母親一樣的照顧我們。然而,那具有局限性,因為很難將這些應用於我們的異種朋友,蚊子。

慈愛

為了擴展我們的心,我們開始發展我們所謂的“慈愛”。這個過程實際上始於平等,在那當中我們並不執著於某人,不被他人吸引,不對他人排斥。我們努力對所有人開放,並且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知到我們與每個人之間的內部連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推理得到進展:認識到人人都曾是我們的母親,她們在前世曾經善待我們。或者去認識到我們所享受的事物均源自於他人的工作,看一看你下方的地板,你所在的建築物,你所喝的水,你是否曾經思考這一切都是來自哪裡呢?我們的水跟食物是如何到這裡的?這所有一切均源自於他人的工作,我們身邊所有人的努力。我們都是平等的,因此僅僅只為我們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是不符合邏輯的,因為為了要使自己真正受益,我們必須使所有人受益。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夠對每個人平等地發展慈愛。這種慈愛是被定義為,希望眾生都快樂,並且擁有快樂的因。這和浪漫的愛沒有關係,浪漫的愛通常是充斥了極大的執著。當我們說,“我愛你”,這常常指的是“我需要你,不要離開我,離開你我不能活”。當我們沒有從對方那兒得到我們所期待的關注,或者他們說了一些討厭的話,那麼這可能很快就會變成“我不再愛你了”。

在佛教裡,我們所說的慈愛,絕對與其他人怎麼行事或者他人是怎麼對待我毫無關係。只是單純希望:願你快樂。這就好像所有的其他人都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們希望看到我們所有腳趾頭都是快樂的,而不僅只是其中一些。不管我們的腳趾對我們做了什麼。

悲憫

有了慈愛,然後我們繼續發展“悲憫”。這是希望別人擺脫苦難和苦難的根源。這並不只是指苦難的表相或生活的波折,還有更深層次的苦難,比如說不可控的轉世。有悲心並不是意味著我們看低別人,為他們感到遺憾,好像“哦,你這可憐的東西”。 佛教的悲心是基於尊重,以及對所有人均可以脫離苦難和其根源的一種理解。這不僅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或者漂亮的話。懷著悲心,我們開始肩負使得自己得解脫於苦難的狀態的責任。這是一個很大的勇氣。

當我們發展所謂的“大悲心”時,我們的悲心是平等地及於眾生,將他們均視為關心的對象,如同慈母的唯一孩子。我們大悲的感覺也將包含保護一切眾生免於遭受更多苦難的願望。

超凡的決心

我們的下一步是,發展一種稱之為“超凡決心”的心態。這是一個有力的決定,我們講承擔責任,不只是膚淺的幫助他人,而是更加深刻的方式。我們立志要肩負責任,幫助他人實現全面證悟的佛陀境界。我們不僅打算這麼做,我們也已經下定決心:我們毫無疑問會去做。

菩提心:目標是獲得正覺以利益他人

這個程序的最後階段是發展我們所謂的“菩提心”, 其基礎是慈愛悲憫心和超凡的決心。我們意識到,我們能夠為所有人提供最大幫助的唯一方式,是我們自己能達到佛陀的境界。但是,為了使這一願望變成現實,我們需要瞭解佛陀是什麼,什麼狀況是佛陀可以或者不可以幫助的。請記住,佛陀不是全能的上帝,可以彈指一揮就使每個人的苦難消失。佛陀當然可以給人們指明道路,給予一些啟發,但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努力完成所有工作。沒有人能夠替我們理解真理;我們必須要自己去理解它。

因此,在慈愛和悲憫心的驅使下,菩提心是專注於我們自己未來的證覺。這是我們自己的證悟正覺,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或者一般的證覺。我們的證覺還沒發生,但是那是可能的,並且將基於我們心相續的佛性因子而發生。這些因子包括本基的純淨天性,及其所有潛能和可能性。我們專注於這種尚未發生的證覺,期待實現它,以便我們能有最大的可能性使他人受益。在邁向證覺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盡可能使他人受益。

這就是菩提心。它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廣闊心態,我們不應該誤認為它只是禪修慈愛和悲憫心。它不僅只是這些。慈愛和悲憫心是基礎,但是菩提心包括更多東西。

六種遠及的態度(六波羅蜜)

就如我們所見,高等視野的目標是實現佛陀境界,以便我們能夠盡最大可能地幫助他人。我們是受慈愛,悲憫心和非凡的決心所驅使。但是事實上我們要如何實現證覺呢? 這個問題引到什麼是“六種完美”, 在梵文裡是“六波羅蜜” ,或者我常翻譯成“六種遠及的態度”。我偏愛這個講法,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走得很遠,帶領我們直至正覺的佛陀狀態。對於一些人,使用“完美”一詞,使得它聽起來好像他們似乎要很完美,而他們還不夠完美,所以他們覺得不足。這並不是這個詞應該引起的感覺。

慷慨

我首先需要發展的第一種態度是慷慨,這裡,我們不僅僅給他人物質的東西,而且也給予建議跟教法,以及令人免於恐懼。即使我們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提供,但是我們培養起願意提供所需東西的態度。另一個我們可以給他人的禮物,就是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因為我們將變得平靜,這意味著其他人沒有什麼好害怕我們的。我們不對別人生氣,不執著於他們,或想要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東西。當別人做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之時,我們將不再忽視或者排斥他們。此外,我們將真心誠實地試圖幫助他們。這事實上是我們能夠給予別人的不可思議的禮物,是我們發展慷慨所帶來的一個巨大的禮物。

道德自律

我們要發展的下一個遠及的態度是道德自律,在這裡我們努力不要採取破壞性行為,盡可能的採取建設性行為。我們有紀律的學習,禪修,以及幫助他人。我們不疲於幫助他人,我們也不因為我們不想幫助他人而忽視他們。

忍耐

忍耐是不憤怒或氣惱地去承受痛苦和困難的能力。致力於自身並且嘗試去幫助他人並非易事,而且很多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可以接受幫助。他們可能給我們很多麻煩,而我們需要耐心才不會生氣。如同其他遠及的態度一樣,有很多培養忍耐的方法。

精進

下一種態度是精進。不管多艱難我們都不放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種遠及的態度更加像是英雄般的勇氣。我們不僅不放棄,而且樂於幫助他人,並且對有機會幫助他人感到非常高興。關於如何培養這些,有很多的指引,包括了知道何時該放鬆,何時該休息。如果我們太過壓迫自己,那麼我們將無法幫助任何人。與此相關的是,有很多克服不同類型的懶惰的方法,這些懶惰阻礙了我們繼續致力於自身和幫助他人。

心理穩定度

在這之後,我們修行以發展心理穩定。這不僅包括專注,還包括情緒的穩定。我們想要擁有的是一個穩定的心態,它不會受到散亂的影響而飛向任意對我們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也不會感到沉悶和困倦。這樣的心,始終能夠專注於我們希望其專注的任何事情上。譬如,當某人與我們交談時,我們的心不會飄忽不定的想別的事情。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穩定的,我們的穩定性沒有被不安的情緒所干擾;我們不會情緒低落。這意味著我們不會過於敏感或者太不敏感,而是平衡和穩定的。

辨別覺識

這通常被翻譯成“智慧”,在梵文中是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最後的態度是指有能力區分事物如何存在和什麼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意識,因此“智慧”一詞顯得有點含糊不清。此處我們專門討論關於瞭解“什麼是不可能的”的意識,這涉及到對空性(空)的理解。

我們努力於這些修行和方法,來發展六種遠及的態度、目標、動機、決心和菩提心。所有這些構成了高級層次視野的動機。

結語

建立在初始層級之上,在中等視野中,我們意識到即使我們轉世於更佳的狀態,我們仍然會遭受痛苦。我們仍然會遇到問題,一定會生病和死亡,然後再重新來一遍。對這些感到無聊後,我們瞭解到,所有這些不可控制的轉世當中,沒有什麼事情是特別的,而我們希求從中得以解脫。

當我們發展到高級的水準時,我們停止將自己視作是宇宙中心唯一重要的人。我們意識到,每一個人對於想要快樂以及想避免痛苦的渴求是完全一致的,不僅如此,我們看到所有眾生,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曾經難以置信的友善對待我們。沒有他們,我們將根本無法吃飯或者喝水,無法去商店,無法享受電影或者做任何事情。意識到無視這些善良是可恥的,於是我們開始被對他們的悲憫和慈愛打動,並發展出菩提心,在這裡我們希望獲得自己的正覺,從而能真正地終極利益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