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部的共同三昧耶戒

导读

对任何一种无上瑜珈或瑜珈坦特罗体系而言,灌顶除了要发菩提心和坦特罗咒,还需要保证采取并持护一定的修持,从而让我们与单个的佛部特征(种性)产生密切联系(誓句、三昧耶)。正如常常被译作“佛部”,这 些特征指能够让我们获得觉悟的佛性之诸方面 – 具体而言,指清净光明的心识活动。正如同五蕴那样,每一个都通过本尊以纯净化的形式得到表现,并与五种类型的深沉智慧(五智)之一相联系。

[关于咒和紧密的粘合修持,见: 辅助性的三昧耶戒。]

如同根本坦特罗咒,这些三昧耶戒有两种 – 一种为所有无上瑜珈或瑜珈坦特罗体系所共有,另一种为时轮金刚法所特有。这里,我们将观照使我们与佛部特征紧密维系的十九种共同修持,就 像格鲁派传承中宗喀巴解释的那样。17世纪,第一世班禅大师(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为格鲁派的修行者编纂了《六支瑜伽》,要求每天诵读六次,帮助他们记念这十九种共同修持。其 它三种藏传佛教传承以类似的方式对此做了解释,只是大同小异。

连结大日如来的修持

要形成与镜子般深沉智慧(大圆镜智)的密切联系,我们通过本尊大日如来(毗卢遮那)来表现:

  • 皈依诸佛,
  • 皈依佛法,
  • 皈依僧伽。

同样,我们修持:

  • 有关克制自身做出破坏性行为(行不善行)的道德自律,
  • 投身于建设性的行为(行善行),例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品质而从事学习和禅观,
  • 投身于饶益他人的工作。

噶举派中有很多传承教导说,这些与毗卢遮那有关的修持形成与有关现实层面的深沉智慧(法界性智)的紧密联系。

在宁玛传承中,通过培养具有启发性、涉及不同层次的菩提心以取代前三者。

皈依、修持道德自律、培养菩提心带来觉悟及其促成觉悟之行为因果发展的法相(现实层面)二者增益不已的明晰。

连结宝生如来的修持

有四种修持能够形成与宝生如来(仁钦郡乃)所体现的佛部特征的密切联系,有关事物平等的深沉智慧(平等性智)。这就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表现出的慷慨宽厚:

  • 付出或永远乐于付出物质或财富,
  • 佛法教义或建议,
  • 保护免于恐惧,主要是对他人心怀平等、敞开胸怀,这样他们就不会担心被我们抓住不放、或被我们拒斥、或被我们忽视,
  • 慈爱,希望他人快乐以及拥有快乐之因缘的愿望。

通过慷慨付出,我们获得无上宽广的有关自身和他人平等的证悟。

连结阿弥陀佛的修持

有三种修持能够形成与事物个体性深沉智慧(妙观察智)的密切联系,这通过阿弥陀佛来体现。这就要维护以下教义:

  • 三乘(声闻;缘觉、辟支佛;菩萨),
  • 低层次密宗之外乘(事部和行部),
  • 高层次密宗之信心(密)乘(瑜珈部和无上瑜珈部)。

维护佛陀的所有教义带来对个体才智和每一种方法之技巧的无比深沉的理解。

连结不空成就佛的修持

有两种修持能够形成与关于已经完成事物的深沉智慧(成所作智)的密切联系和不空成就佛的密切联系:

  • 持咒,
  • 施供。

宁玛传承通过平息苦难(息苦)和激发别人的优秀品质(增益法)等行为替代持咒。施供也分为两种修持 – 普通供奉和供多玛(食子) – 酥油青稞糌粑做成的雕有图案的糕点。

根据咒语行事、像佛一样行事、施供,带来完成所有目标的日益深刻的智慧和技能。

连结不动金刚佛的修持

有四种修持能够形成与不动金刚佛和现实层面(法界)深沉智慧的佛部特征的密切联系。噶举派中的很多传承用镜子替代这一深沉智慧。

四种修持是:

  • 以护持金刚、以及它所象征的福乐智慧作为我们的方便法门,
  • 护持法铃、以及它所代表的关于空的分别性意识(妙观察智)作为我们的智慧,
  • 护持手印,或者将自身形象化为一对相合的本尊,象征方法和智慧之间密不可分的结合,
  • 以恰当的方式将自己托付给密宗导师。

保持一定水平的福乐和对空的分辨的智慧、遵循一位资质具备的密宗导师的指导,这样带来对现实层面的无上圆满证悟,如同镜中显现一样明净清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