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與專注於菩提心

在這個週末的課程,我們談菩薩戒。 顯然,要了解菩薩戒,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菩薩,什麼是菩提心,也就是戒所依的心。 許多不同的引文和資料,都指出受菩薩戒、持戒、及發菩提心以證覺的重要性。

了解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一種心境,它有很多成分。我們分兩個階段生成它。首先,我們以慈心與悲心專注於所有未開悟的眾生。慈是希望他人快樂並擁有快樂的因,而悲是希望他人遠離痛苦和痛苦的因。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達成。 

我們希望他人擺脫痛苦,要在最深的層面上理解——不僅是表面上不快樂和痛苦這種苦。同樣也不只是我們平庸快樂所牽涉到的苦:那是不能持久、不能滿足、從而讓快樂轉為不樂和不適;例如,當我們吃太多我們最喜歡的食物時,它也會讓我們生病。除了擺脫這兩種苦之外,我們還希望他人擺脫無所不在的痛苦(也就是體驗前兩種苦的基礎),那是無法控制的轉生,被稱為“輪迴”。這包括在無知、煩惱和基於這些的業力影響下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的身心會遭受不樂之苦和我們無法滿足的平庸快樂之苦,這是眾生由於他們的業力而要承受的。這些是在對真實和因果無知的影響下所產生。我們希望他人擺脫這種更深層次的苦及其原因,而最深層次的因就是對真實的無知。 

當我們有慈愛時,我們希望別人幸福。那不是普通的,永遠無法滿足的幸福,儘管它也還是比經歷痛苦和不幸福要好些。在更深的層次上,我們希望他人獲得解脫和證覺之樂,這是一種來自於擺脫所謂的“心的遮障”的快樂。有兩種遮障(二障)。首先是由煩惱情緒引起的障礙——這些障礙阻礙了解脫。第二是阻礙佛陀遍知的障礙,使人無法完全了解因果與一切的關係。了知這些障礙,才能對他人提供最好的幫助。

當我們擺脫這些限制,並從這兩種障礙(其中一個或兩個)中解脫出來時,會是一種無止境的巨大喜悅。這不像吃我們最喜歡的食物的樂趣:我們擁有的太多,最終會變成不適。完全不是那種平庸的幸福。我們希望他人擁有那種無止境的幸福,也就是解脫和開悟的因。

這種慈和悲也是基於對每個人都有能擺脫痛苦,並獲得這種無盡幸福的可能性的堅定理解和信念。這不僅是一個我們知道永遠無法真正實現的美麗願望而已。我們相信這是可能的。我們也有責任使人們免於痛苦並獲得幸福。我們有這個非凡的決心,如果需要我們就會去做,即使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去作。這是第一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第一階段所擁有的這種悲憫、慈愛和非凡的決心,之後會繼續在背景存在著。 

在第二階段,也就是菩提心的主要階段,我們改變關注點,不再關注所有那些有侷限的眾生(也就是所有尚未成佛的人),而是關注自己尚未達成的覺悟。但我們知道它能發生;我們對此深信不疑。它能在所謂的“佛性”的基礎上發生,這佛性使我們能夠成佛,產生不同的佛身——也就是佛的色身、跟佛的心(法身)等。

這些都是指心的本性清淨。心的根本本性不受限制或障礙的污染。這些污漬只是表面的,可以被去除,去除後它們就不會再發生了。我們能夠把心的最深不受汙染層面活化並且永遠保持——因為這些污垢或限制或混亂發生的層面,是心的更淺、更粗糙的層面。心不會被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所污染。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並專注於此,那麼在此基礎上,所謂“心性是空”,我們將能夠駐留在那個根本的無染層面,那沒有被這些轉瞬即逝的迷惑所污染的層次。 

基於最深層心智有關的最微細能量,基於福德和深度覺知的網絡,網絡中由此最深層心智相續所攜帶的功德,我們能生出各種佛身。這些色身跟佛相,無論粗細,都是由這種最微細的清淨能量所成。它們可以與粗分大種(地、水、火、風)結合,但粗分大種並不是佛的色身,而是在它們的基礎上與之結合的微細能量。這是對佛性的非常簡要的解釋。很抱歉,可能一次信息量有點太多,不過這並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主要話題。

無論如何,我們都專注於心相續的這個方面,也就是佛性:心的空性、心的本來清淨、心的最深微細能量、功德網絡和深刻覺知。在這些基礎上,我們可以預期我們知道我們能實現的,尚未發生的證覺。由此,我們會有一個正在發展中的證覺。我們加強和完成這兩個網絡,功德網絡和深度覺知網絡。這就是我們在行菩提心當中所要關注的。我們該如何做?我們透過這個尚未發生的證覺的代表物來做。它是我們自己個人尚未發生的證覺,而不是釋迦牟尼佛或天上某尊佛的。我們可以通過觀想佛陀(這是最常見的)、我們自己的上師或傳承上師來代表,他們代表我們的覺悟。我們也可以只專注於心本身的根本清淨(大手印或大圓滿法門),但這很難做到。 

這就是菩提心的焦點對象。這個尚未發生的覺悟,伴隨著的有兩種目標。第一個是想要真正獲得尚未發生的覺悟,第二個是在此基礎上利益一切眾生。換句話說,我們依賴於我們在第一階段培養的那種慈愛和悲憫以及非凡的決心。當然,在獲得證覺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盡可能地幫助他人。菩薩戒律為我們提供指導,告訴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如何盡可能地利益他人,以及該避免什麼,以防止損害我們幫助他人的能力。實際上,菩薩戒總是用要避免損害我們的菩提心和避免損害幫助他人的方式來闡述。 

為了培養這種菩提心境並接受菩薩戒,顯然我們要努力達到這種菩提心狀態。當然,這是精神發展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我們擁有寶貴的人類生命;我們也意識到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我們了解死亡和無常。我們完全相信輪迴,並且我們意識到如果我們不採取一些預防措施(這就是“佛法”在梵文詞的意思)以避免未來更糟糕的轉世,那麼基於我們的惡行,我們將投生在沒有精神進展機會的環境下。我們了解這一切,並非常認真以待。

受菩薩戒的前提

為了避免更糟糕的投生並幫助我們繼續修行,我們在生活中設定了一個安全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皈依”。佛陀指示了這個方向。佛陀所成就的,所教的,以及那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佛陀所修成的人們,就是佛、法、僧。這是我們在生活中的方向。我們朝著那個方向前進,是想要避免更糟糕的投生,我們相信朝著這個方向將幫助我們避免這種情況,並實現我們解脫和成佛的精神目標。避免更壞的投生、獲得解脫和成佛是所謂“道次第”的三個目標,即道的不同階段。 

為了避免事情變得更糟,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克制破壞性的惡行。這是關於道德戒律。我們這樣做的基礎是了解如果我們以破壞性的方式行事,將會給我們帶來不快樂和麻煩;如果我們不做破壞性的行為,至少會給我們帶來平庸的快樂。雖然即使是這種平庸的快樂,我們最終也想要克服,然而這是一種比單純痛苦和不快樂更有利於修行的環境。 

然後,我們想到不受控的輪迴的所有問題。無論我們正在經歷可怕的不快樂還是平庸的極快樂情況,我們知道它們都有缺點。我們了解這一切,不論是充滿巨大痛苦的狀態,或充滿平庸快樂的轉生,都是由業力產生的,這些都是基於對真實和因果的無知;我們對平庸快樂的渴望,我們渴望擺脫平庸的痛苦和不快樂,只想擁有平庸的快樂。我們下決心要完全擺脫這些。這就是所謂的“出離心”。我們要有強烈的自主意志。 

在所有這些的基礎上,已經有相當的定力,我們進到大乘。雖然我們可以從一開始就引進大乘的慈跟悲等等思想:“我想繼續擁有寶貴的人類投生,以便我可以幫助他人”這種慈悲心當然可以從一開始就加進去。然而構成大乘修行的是,我們的修行目的絕對要是所有人。我們不僅關注我們自己和自身的問題,以及怎麼把我們自己從這些問題中解放出來。我們也不只關注我們碰巧喜歡的其他幾個眾生。我們甚至不只是關注那些現在此生是人類的人。我們要有一種完全開闊的心態,專注於整個宇宙中所有投生狀態中的每個眾生。

我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無始的心相續,無始的輪迴,每個人在這一生或另一生中都是不同類型的生命形式,包括作我們的母親。我們對每個人都平等看待,這樣我們就不會只被某些人所吸引或排斥其他人,或者漠不關心。我們回憶起每個人的善意,不僅在他們成為我們的母親時,也在其他時候,當他們種植我們的食物、修築道路或釀造我們食用的蜂蜜時。我們感激這種善意,並希望以某種方式以善意回報,這產生對每個眾生溫暖的慈愛。即使只是想到別人,我們也會感到非常溫暖和快樂,如果他們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我們覺得那是多麼可怕。 

通過理解每個人的平等,這種感激得到了加強。這是一種信念,就像我要快樂而不要不快樂一樣,每個人的感受也都是一樣的。 “我只是一個人,他人代表著無數的其他人,與其只考慮我自己跟只克服我的問題,我是這些人中的一員,所以我為每個人努力是合宜的,因為我屬於所有人。”我們都有同樣的問題:簡單講就是輪迴,輪迴的存在。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才有我之前解釋過的這種慈、悲、非凡的決心和菩提心。 首先,我們需要從菩提心的角度來聽聞這一切,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聽進去,並且知道菩提心在說什麼。我們不只是把菩提心與對許多人的慈悲混淆。菩提心遠不止慈愛和悲憫。正如我所解釋的,它是基於更多。然後,我們進一步分析菩提心,思考它,以便了解它的真正含義。我們了解如何專注於它以及我們正產生的心態是什麼。我們堅信我們可以實現它。我們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佛,我們可以通過展示道路來幫助他們。我們意識到沒有人是全能的神——只需用手指觸摸某人,他們就會開悟。我們對人們該如何開悟有一個切實的看法。基本上他們必須自己努力。以此為基礎,然後了解使自己產生這種心緒的方法,我們就能在這個最初的層次上生起菩提心。 

現在,我們正確地知道這種心境是什麼。我們了解它,相信我們可以實現它,我們想過每個人都是我們的母親,每個人都對我們很好,等等。我們能夠產生那種菩提心的狀態,它是真誠的。真正困難的是,它要涵蓋每個人,要平等地渴望幫助每個人。 

在此基礎上,我們首先擁有的叫做“願菩提心”。這是為了利益他人,而實證尚未發生的正覺的願望。這個願望有兩個階段。第一個只是希望;第二個是所謂的“承諾心境”,在這種心境下,我們承諾在成佛之前不會放棄它。然後,我們繼續發展所謂的菩提心“投入狀態”(行菩提心),這是在希望或發願狀態之外的,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已經完全決定完全投入能夠讓我們證悟的修行。

正是在此階段,我們要接受菩薩戒。接受這些戒條建構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發誓要避免某些會損害我們發展總體菩提心的事情——這些是根本菩薩戒。次要菩薩戒是要避免那些特別不利於我們發展六波羅密(或六種圓滿)的事情,以及不利於我們利益他人的事情。當我們談論波羅蜜時,我們談論的是布施、戒律、忍耐、精進、禪定——這不僅是專注,且是一種不受煩惱情緒干擾的穩定心態——以及辨別慧(般若),通常指的是真實(我們將真實與虛妄區分開來)。 

顯然,我們可以在培養菩提心之前培養和修行這些波羅蜜,但真正的大乘修行是與菩提心相結合。我們在菩薩戒的基礎上修行菩薩行,基本上就是盡量多發展這六波羅蜜。還有一個十波羅蜜的分類;額外的四個是般若波羅蜜的細分。此處不必提供所有細節。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建立了越來越多的福德和深層覺知的網絡。

勤作與無勤作的菩提心

在這個階段,我們仍以一種勤作的方式產生這種菩提心——這是專業術語,意思是要努力,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經過一系列推理才能提起菩提心狀態。我們必須通過平等捨的階段(每個人都曾經是我們的母親之類的思惟),並努力達到這種有意識的心態。最終,通過極大的熟悉度和幫助他人的正向力量,我們將無勤地產生菩提心,這意味著我們不必為了產生菩提心而經過那條推理路線;我們能自然而然擁有這種心態。我們是否意識到菩提心已不重要。 

此外,無論這種菩提心狀態實際上是有意識的(換句話說,它是我們此刻的主要焦點)還是潛流的(換言之,非意識的),都是一樣。在這個意義上,無論發生什麼,菩提心都是我們生活的主要方向。融合得這麼深,這個階段我們才真正成為菩薩。菩薩是一個有無勤菩提心的人。所有經典提到對菩提心的利益和讚美,例如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第一章,都是指菩提心的這個階段,一位無勤作階段的菩薩。 

我們要明白,無論是有勤菩提心還是無勤菩提心,都是概念性的,因為只有佛才能非概念性地知道覺悟是怎樣。對於我們這種尚未成佛的人來說,要專注於覺悟,即使是尚未發生的覺悟,也必須得通過一種它是什麼的概念。寂天菩薩所說,一旦我們發菩提心,無論我們是醒或睡,甚至是喝醉時仍然會積聚起巨大的善業,他指的是無勤的菩提心。 

此外,當我們培養出這種無勤菩提心時,我們就會證得所謂的“資糧道”。這是五道中的第一個。這是一種心智層次,它可以作為通往真正主要道的途徑,在這種情況下,它將引導我們獲得啟蒙。當我們聽聞五道時,說的是心的五個層次;它們不是道路,卻是一種思維水平,可以像道路一樣帶我們走得更遠。我們可以用大乘的方式來做這件事,這樣這股發展的水流就會引導我們達至正覺。當我們擁有這種無勤菩提心時,我們就達到了這五個層次的第一層。 

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在那層之前的水平。即使我們修行慈悲和菩提心,可能也只是基於聽過菩提心的教法。也許我們已經理解了一點,但我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並沒有在理性的基礎上完全相信我們實際上可以成佛,而且其他人絕對也都可以;實際上很難完全相信這一點,因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了解正覺是什麼。這並不容易。我們只有所謂的“推定理解”。我們認為這是真的,但我們並沒有深信不疑。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我們大乘思想的範圍真的很有限。我們並沒有真正考慮到所有人。在這一點上,若我們甚至無法開始想像每個人,遑論昆蟲或宇宙中任何地方的任何生命形式。基本上我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不要自命不凡,不要假裝:“哦,我是一位偉大的大乘行者”,更別說假裝我們是菩薩。這會是荒謬的。然而,無論我們朝著菩提心方向發展到什麼程度,都是偉大而有益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