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周末的课程,我们谈菩萨戒。 显然,要了解菩萨戒,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菩萨,什么是菩提心,也就是戒所依的心。 许多不同的引文和资料,都指出受菩萨戒、持戒、及发菩提心以证觉的重要性。
了解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一种心境,它有很多成分。我们分两个阶段生成它。首先,我们以慈心与悲心专注于所有未开悟的众生。慈是希望他人快乐并拥有快乐的因,而悲是希望他人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达成。
我们希望他人摆脱痛苦,要在最深的层面上理解——不仅是表面上不快乐和痛苦这种苦。同样也不只是我们平庸快乐所牵涉到的苦:那是不能持久、不能满足、从而让快乐转为不乐和不适;例如,当我们吃太多我们最喜欢的食物时,它也会让我们生病。除了摆脱这两种苦之外,我们还希望他人摆脱无所不在的痛苦(也就是体验前两种苦的基础),那是无法控制的转生,被称为“轮回”。这包括在无知、烦恼和基于这些的业力影响下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的身心会遭受不乐之苦和我们无法满足的平庸快乐之苦,这是众生由于他们的业力而要承受的。这些是在对真实和因果无知的影响下所产生。我们希望他人摆脱这种更深层次的苦及其原因,而最深层次的因就是对真实的无知。
当我们有慈爱时,我们希望别人幸福。那不是普通的,永远无法满足的幸福,尽管它也还是比经历痛苦和不幸福要好些。在更深的层次上,我们希望他人获得解脱和证觉之乐,这是一种来自于摆脱所谓的“心的遮障”的快乐。有两种遮障(二障)。首先是由烦恼情绪引起的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解脱。第二是阻碍佛陀遍知的障碍,使人无法完全了解因果与一切的关系。了知这些障碍,才能对他人提供最好的帮助。
当我们摆脱这些限制,并从这两种障碍(其中一个或两个)中解脱出来时,会是一种无止境的巨大喜悦。这不像吃我们最喜欢的食物的乐趣:我们拥有的太多,最终会变成不适。完全不是那种平庸的幸福。我们希望他人拥有那种无止境的幸福,也就是解脱和开悟的因。
这种慈和悲也是基于对每个人都有能摆脱痛苦,并获得这种无尽幸福的可能性的坚定理解和信念。这不仅是一个我们知道永远无法真正实现的美丽愿望而已。我们相信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有责任使人们免于痛苦并获得幸福。我们有这个非凡的决心,如果需要我们就会去做,即使只有我们自己一个人去作。这是第一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第一阶段所拥有的这种悲悯、慈爱和非凡的决心,之后会继续在背景存在着。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菩提心的主要阶段,我们改变关注点,不再关注所有那些有局限的众生(也就是所有尚未成佛的人),而是关注自己尚未达成的觉悟。但我们知道它能发生;我们对此深信不疑。它能在所谓的“佛性”的基础上发生,这佛性使我们能够成佛,产生不同的佛身——也就是佛的色身、跟佛的心(法身)等。
这些都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心的根本本性不受限制或障碍的污染。这些污渍只是表面的,可以被去除,去除后它们就不会再发生了。我们能够把心的最深不受污染层面活化并且永远保持——因为这些污垢或限制或混乱发生的层面,是心的更浅、更粗糙的层面。心不会被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所污染。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专注于此,那么在此基础上,所谓“心性是空”,我们将能够驻留在那个根本的无染层面,那没有被这些转瞬即逝的迷惑所污染的层次。
基于最深层心智有关的最微细能量,基于福德和深度觉知的网络,网络中由此最深层心智相续所携带的功德,我们能生出各种佛身。这些色身跟佛相,无论粗细,都是由这种最微细的清净能量所成。它们可以与粗分大种(地、水、火、风)结合,但粗分大种并不是佛的色身,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与之结合的微细能量。这是对佛性的非常简要的解释。很抱歉,可能一次信息量有点太多,不过这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主要话题。
无论如何,我们都专注于心相续的这个方面,也就是佛性:心的空性、心的本来清净、心的最深微细能量、功德网络和深刻觉知。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期我们知道我们能实现的,尚未发生的证觉。由此,我们会有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证觉。我们加强和完成这两个网络,功德网络和深度觉知网络。这就是我们在行菩提心当中所要关注的。我们该如何做?我们透过这个尚未发生的证觉的代表物来做。它是我们自己个人尚未发生的证觉,而不是释迦牟尼佛或天上某尊佛的。我们可以通过观想佛陀(这是最常见的)、我们自己的上师或传承上师来代表,他们代表我们的觉悟。我们也可以只专注于心本身的根本清净(大手印或大圆满法门),但这很难做到。
这就是菩提心的焦点对象。这个尚未发生的觉悟,伴随着的有两种目标。第一个是想要真正获得尚未发生的觉悟,第二个是在此基础上利益一切众生。换句话说,我们依赖于我们在第一阶段培养的那种慈爱和悲悯以及非凡的决心。当然,在获得证觉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菩萨戒律为我们提供指导,告诉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尽可能地利益他人,以及该避免什么,以防止损害我们帮助他人的能力。实际上,菩萨戒总是用要避免损害我们的菩提心和避免损害帮助他人的方式来阐述。
为了培养这种菩提心境并接受菩萨戒,显然我们要努力达到这种菩提心状态。当然,这是精神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我们拥有宝贵的人类生命;我们也意识到它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了解死亡和无常。我们完全相信轮回,并且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这就是“佛法”在梵文词的意思)以避免未来更糟糕的转世,那么基于我们的恶行,我们将投生在没有精神进展机会的环境下。我们了解这一切,并非常认真以待。
受菩萨戒的前提
为了避免更糟糕的投生并帮助我们继续修行,我们在生活中设定了一个安全的方向;这就是所谓的“皈依”。佛陀指示了这个方向。佛陀所成就的,所教的,以及那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佛陀所修成的人们,就是佛、法、僧。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的方向。我们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是想要避免更糟糕的投生,我们相信朝着这个方向将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况,并实现我们解脱和成佛的精神目标。避免更坏的投生、获得解脱和成佛是所谓“道次第”的三个目标,即道的不同阶段。
为了避免事情变得更糟,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克制破坏性的恶行。这是关于道德戒律。我们这样做的基础是了解如果我们以破坏性的方式行事,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快乐和麻烦;如果我们不做破坏性的行为,至少会给我们带来平庸的快乐。虽然即使是这种平庸的快乐,我们最终也想要克服,然而这是一种比单纯痛苦和不快乐更有利于修行的环境。
然后,我们想到不受控的轮回的所有问题。无论我们正在经历可怕的不快乐还是平庸的极快乐情况,我们知道它们都有缺点。我们了解这一切,不论是充满巨大痛苦的状态,或充满平庸快乐的转生,都是由业力产生的,这些都是基于对真实和因果的无知;我们对平庸快乐的渴望,我们渴望摆脱平庸的痛苦和不快乐,只想拥有平庸的快乐。我们下决心要完全摆脱这些。这就是所谓的“出离心”。我们要有强烈的自主意志。
在所有这些的基础上,已经有相当的定力,我们进到大乘。虽然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引进大乘的慈跟悲等等思想:“我想继续拥有宝贵的人类投生,以便我可以帮助他人”这种慈悲心当然可以从一开始就加进去。然而构成大乘修行的是,我们的修行目的绝对要是所有人。我们不仅关注我们自己和自身的问题,以及怎么把我们自己从这些问题中解放出来。我们也不只关注我们碰巧喜欢的其他几个众生。我们甚至不只是关注那些现在此生是人类的人。我们要有一种完全开阔的心态,专注于整个宇宙中所有投生状态中的每个众生。
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无始的心相续,无始的轮回,每个人在这一生或另一生中都是不同类型的生命形式,包括作我们的母亲。我们对每个人都平等看待,这样我们就不会只被某些人所吸引或排斥其他人,或者漠不关心。我们回忆起每个人的善意,不仅在他们成为我们的母亲时,也在其他时候,当他们种植我们的食物、修筑道路或酿造我们食用的蜂蜜时。我们感激这种善意,并希望以某种方式以善意回报,这产生对每个众生温暖的慈爱。即使只是想到别人,我们也会感到非常温暖和快乐,如果他们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我们觉得那是多么可怕。
通过理解每个人的平等,这种感激得到了加强。这是一种信念,就像我要快乐而不要不快乐一样,每个人的感受也都是一样的。 “我只是一个人,他人代表着无数的其他人,与其只考虑我自己跟只克服我的问题,我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所以我为每个人努力是合宜的,因为我属于所有人。”我们都有同样的问题:简单讲就是轮回,轮回的存在。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我之前解释过的这种慈、悲、非凡的决心和菩提心。 首先,我们需要从菩提心的角度来听闻这一切,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听进去,并且知道菩提心在说什么。我们不只是把菩提心与对许多人的慈悲混淆。菩提心远不止慈爱和悲悯。正如我所解释的,它是基于更多。然后,我们进一步分析菩提心,思考它,以便了解它的真正含义。我们了解如何专注于它以及我们正产生的心态是什么。我们坚信我们可以实现它。我们也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我们可以通过展示道路来帮助他们。我们意识到没有人是全能的神——只需用手指触摸某人,他们就会开悟。我们对人们该如何开悟有一个切实的看法。基本上他们必须自己努力。以此为基础,然后了解使自己产生这种心绪的方法,我们就能在这个最初的层次上生起菩提心。
现在,我们正确地知道这种心境是什么。我们了解它,相信我们可以实现它,我们想过每个人都是我们的母亲,每个人都对我们很好,等等。我们能够产生那种菩提心的状态,它是真诚的。真正困难的是,它要涵盖每个人,要平等地渴望帮助每个人。
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拥有的叫做“愿菩提心”。这是为了利益他人,而实证尚未发生的正觉的愿望。这个愿望有两个阶段。第一个只是希望;第二个是所谓的“承诺心境”,在这种心境下,我们承诺在成佛之前不会放弃它。然后,我们继续发展所谓的菩提心“投入状态”(行菩提心),这是在希望或发愿状态之外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已经完全决定完全投入能够让我们证悟的修行。
正是在此阶段,我们要接受菩萨戒。接受这些戒条建构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发誓要避免某些会损害我们发展总体菩提心的事情——这些是根本菩萨戒。次要菩萨戒是要避免那些特别不利于我们发展六波罗密(或六种圆满)的事情,以及不利于我们利益他人的事情。当我们谈论波罗蜜时,我们谈论的是布施、戒律、忍耐、精进、禅定——这不仅是专注,且是一种不受烦恼情绪干扰的稳定心态——以及辨别慧(般若),通常指的是真实(我们将真实与虚妄区分开来)。
显然,我们可以在培养菩提心之前培养和修行这些波罗蜜,但真正的大乘修行是与菩提心相结合。我们在菩萨戒的基础上修行菩萨行,基本上就是尽量多发展这六波罗蜜。还有一个十波罗蜜的分类;额外的四个是般若波罗蜜的细分。此处不必提供所有细节。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福德和深层觉知的网络。
勤作与无勤作的菩提心
在这个阶段,我们仍以一种勤作的方式产生这种菩提心——这是专业术语,意思是要努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经过一系列推理才能提起菩提心状态。我们必须通过平等舍的阶段(每个人都曾经是我们的母亲之类的思惟),并努力达到这种有意识的心态。最终,通过极大的熟悉度和帮助他人的正向力量,我们将无勤地产生菩提心,这意味着我们不必为了产生菩提心而经过那条推理路线;我们能自然而然拥有这种心态。我们是否意识到菩提心已不重要。
此外,无论这种菩提心状态实际上是有意识的(换句话说,它是我们此刻的主要焦点)还是潜流的(换言之,非意识的),都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发生什么,菩提心都是我们生活的主要方向。融合得这么深,这个阶段我们才真正成为菩萨。菩萨是一个有无勤菩提心的人。所有经典提到对菩提心的利益和赞美,例如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第一章,都是指菩提心的这个阶段,一位无勤作阶段的菩萨。
我们要明白,无论是有勤菩提心还是无勤菩提心,都是概念性的,因为只有佛才能非概念性地知道觉悟是怎样。对于我们这种尚未成佛的人来说,要专注于觉悟,即使是尚未发生的觉悟,也必须得通过一种它是什么的概念。寂天菩萨所说,一旦我们发菩提心,无论我们是醒或睡,甚至是喝醉时仍然会积聚起巨大的善业,他指的是无勤的菩提心。
此外,当我们培养出这种无勤菩提心时,我们就会证得所谓的“资粮道”。这是五道中的第一个。这是一种心智层次,它可以作为通往真正主要道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它将引导我们获得启蒙。当我们听闻五道时,说的是心的五个层次;它们不是道路,却是一种思维水平,可以像道路一样带我们走得更远。我们可以用大乘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这样这股发展的水流就会引导我们达至正觉。当我们拥有这种无勤菩提心时,我们就达到了这五个层次的第一层。
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在那层之前的水平。即使我们修行慈悲和菩提心,可能也只是基于听过菩提心的教法。也许我们已经理解了一点,但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并没有在理性的基础上完全相信我们实际上可以成佛,而且其他人绝对也都可以;实际上很难完全相信这一点,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正觉是什么。这并不容易。我们只有所谓的“推定理解”。我们认为这是真的,但我们并没有深信不疑。如果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大乘思想的范围真的很有限。我们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所有人。在这一点上,若我们甚至无法开始想象每个人,遑论昆虫或宇宙中任何地方的任何生命形式。基本上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不要自命不凡,不要假装:“哦,我是一位伟大的大乘行者”,更别说假装我们是菩萨。这会是荒谬的。然而,无论我们朝着菩提心方向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伟大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