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道次第融入生活中

介绍三个次第动机的结构

道次第的藏文拼音为「Lam-rim」,经常翻译为「达至证悟的渐进之道」,但这并不是在说我们行走的某条道路。这里的「道」事实上是指一种心灵状态,被当作一条途径,能够引导我们到达某处,就此例而言,即是达至证悟之道。我喜欢称为「心灵途径」,这是我们需要发展的东西,是以某种渐进有序的方式,进而达至证悟。

传统地来说,道次第被分为三种主要层级[三士道],之后更分为许多分支。它呈现出逐渐扩展的心灵状态,每一层级都包含一种庞大的心理框架。不同类型的人代表各自层级,而当中的每种人在生活里都拥有一个确定动机。我们尝试逐步发展自我,然后成为其中某类人,并具有与之相关的动机心理框架。

在这里我并不以简略方式来使用「动机」一词,因为在佛教中,关于动机的讨论是指动机心理框架,它共包括两部份。一部份是我们在生活中的目标,而另一部份则是西方人通常认定的动机,包含引领我们达至该目标的情绪背景。

关于道次第的三种层级,每一类都是建立于其下与之前的级别,所以它们是累积性的。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发展第一层级的动机,然后结合第一与第二层级。所以当我们达到第二层级时,就不会轻易忘却第一层级。最后,我们结合所有三者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透过按照特定顺序培养此三种层级来发展自我。如果我们省略跳过一项,那么我们就会缺乏原本该有的心态。

  • 具备初级范畴[下士道]的动机,我们旨在改善我们的来生转世。出现这种的动机情绪是因为我们害怕且不愿有着恶趣转生。
  • 具备中级范畴[中士道],我们旨在还要从无法控制的重复转生里获得解脱。在此背后的动机情绪是我们对其牵涉到的所有痛苦已经完全感到厌倦,也就是我们已经受够了。这种情况通常被译为「出离心」,即决意要从中自由超脱。这自然意味着是一种真的要放弃我们痛苦的意愿。
  • 具备高级范畴[上士道],是以关爱、慈悲与菩提心目标为动机,我们旨在完整证悟。我们为所有他者众生与其如何受苦,以及就像我们同样遭遇问题而设想,所以我们希望获致证悟,亦得以全然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苦难。

我如何研习道次第的个人故事

为了介绍这个主题,我将提起一些我的个人故事,说明我是怎么如何研究道次第。

我首次遇到这个主题是在1968年,当时我正在哈佛大学研究所学习藏文。作为课程之一,我们曾阅读了几页来自宗喀巴的大部头道次第文本《菩提道次第广论》,但是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其中所涵盖的整套教材内容。这时候还没有任何一部道次第文本被译成英文,甚至是在冈波巴的《解脱庄严宝论》翻译之前。回到当时,它仍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主题。

次年当我24岁时,获得富布莱特奖学金,前往印度进行我的博士研究,刚开始是计划撰写一个相当高深的密续主题。即便这是我的指导教授推荐给我,但我很快就发现到此举是个荒谬尝试,于是在印度的西藏师长便建议我以研究道次第取代之。然后我便决定就这么做了,并以18个月的时间研究道次第,以其口授传统来撰写我的论文,因为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许多书面文本存在着。整个过程都是格西南旺·达吉向我口授解释,所以我称之为「道次第的口授传统」。

当时在印度的时光真是令人兴奋,那是嬉皮浪潮来临之前。卡洛斯·卡斯塔内达在撰写他的书籍时,想必也是以相同感性进行着。与藏人一起生活在印度的我们这些少数西方人,都觉得经历类似的冒险。如同卡斯塔内达,我们都正发现某些秘密、特别与神奇的教法。这真是一场冒险!

我是以非常传统的方式研究道次第,这意味着在道次第中,我遇见某一主题或要点时,却全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必须逐一专注于每个要点之上,在接触之后的下一篇章前进行消化。我被告知一个主题要不断重复地加以研究,而且每一次都需要从头温习,然后才能在后续阶段中开始融入已所学习到的内容。我们越能融入整个图景一起,就越能清晰与容易实际发展出当下讨论的心灵阶段。

把教法整合至网络型态与生活当中

基于这个事实,我开始发展出用网络型态来诠释教法的主意,因为就意义上来讲,整部道次第就是一种网络型态,在教法中每个要点与其它要点相互连结。这种创发出来的网络型态事实上相当复杂,我们发现与之建立联系越多的话,我们的认知就会变得更加深刻。此种网络型态不仅与道次第相关,也与佛陀教授─法─当中的一切事物相关。

聚合集成的概念是另一种面向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点。所有的教法与要点皆整合一起,但我们也需要把它们与我们自身整合起来。这不是说我们只需要把教法彼此融合在一起就好,而是实际上必须把它们与我们自身和生活的所有不同层面融合一起。网络型态再次能够应用于此,因为道次第中的所有要点,都需要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不同层面连结一起。一旦当我们成功做到时,我们实际上就是把佛法融入自身当中。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轻简佛法

就动机的三个层次而言,把佛法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尤其相关。在我们具备这三个层次中的任何一种之前,我们最初的方法可能就是我称之为的「轻简佛法」,此与「正规佛法」形成对比。这就像是健怡可乐与可口可乐,因为轻简佛法是佛法教授的简略版,只有在改善此生的范畴中才能被理解。经由运用法义,我们只是试着在现世中过的好一点。正规佛法则是在三层传统士道脉络中,加以实践进行的法义。

学习与修行轻简佛法有点像是利用佛教当作一种治疗方法,事实上,就此点而言,这些教授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轻简佛法绝对没有错,只要我们不把它与正规佛法混为一谈,因为毕竟它并没有达到法义论及的全部完整内容。如果我们对自身诚实的话,其实大多数的我们可能都只会专注于轻简佛法之上。毕竟,在我早些日子时,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道次第的轻简佛法版

依止一位精神导师

什么是道次第的轻简佛法版?如果我们审视教授内容,它说的第一件事,其途径根本之处就是依止一位精神导师。在我早年时候,我极其有幸拥有一位精神导师,他在1959年之前于西藏接受传统训练,然后在流亡时持续受训─此人乃是格西南旺·达吉。然而,我花了多年时间,才了解此处提及的「根本」一字为何。当时我总误解为是指「开始」之意,特别是当我们正在开始学习道次第之际。

其实这不是一般对「根」的认知,如同植物根茎那样,因为植物不是从根茎长出,而是从种子开始发芽。根茎是植物从中获得营养的部份,并藉此生长茁壮。透过深埋地底而给予植物稳定发展。同样地,适宜地依止一位精神导师,能够让我们处于脚踏实地的状态,不至于走偏进入对佛法的异想之途。导师们也能够帮助让我们迈向正轨,所以我们就不会从实际教授中偏离出来,就像根茎支撑着植物,而不被随风飘散。我们从一位精神导师那里获得启发,提供我们能量而在路途上逐渐成长,当然,对方就是我们真正从中得到教授与解释之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书籍里学习佛教,但这些书籍多是由教学人士撰写而成,其中只有部份是佛教徒,获证大师者则更是少之又少。

当我在哈佛求学时,接触藏传佛教就像是研习某种已死学科般,如同古代埃及宗教。但是当我前往印度,并遇见杰出西藏喇嘛,开始向我的老师学习之后,我便体认到法义是真实的,佛教是鲜活的,我们拥有令人赞叹活生生的教授案例。尽管,我从导师那里接受获得的启发还只是在轻简佛法的层次,但它却给了我支持,尝试实践法义,进而改善此生。

初级范畴[下士道]

初级范畴的道次第首先论及珍视我们拥有的宝贵人生,并提出看待我们自身的建议。所以,我检视我自己,并认识到我实在很幸运地拥有这么多的机会,能够受教于许多卓越的师长门下。然后便把关注转向死亡与无常,这让我们体认到我们拥有的机会并不会永远存在。那时我对这方面尤加关注,真的很想去发挥我的能力。我那时年纪轻,又有体力和智力并得以成长,因此很容易就进入状况。

接着,教授内容提到恶趣转生的状态,像是地狱道,就有可能会在来世中出现。当下,我像一位人类学家研究民间风俗般,心想着:「嗯,很有趣,这就是他们相信的东西。」然后翻开下一页,继续研究认为跟我有关的部份。

在此之后,我们有了关于皈依的教学,最后我意识到这不是一种被动经验。在佛教中,其实并不存在「拯救我,援助我!」的心理性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个安全导向。我了解我们要跟随佛、法、僧,甚至我还有一份关于三宝特质的长串清单,但那时的我确实真的不了解其意为何。我知道除了在脖子上围条红线外,应该还有更多东西,但却不了解其中的深刻衍生影响。尽管如此,我还是朝此导向领受皈依。

接着道次第提到关于业力的教授,基本上就是避免负面行为。虽然它提出不作恶行是为了避免遭受将来的恶趣转生,但这部份实在不是个强力说服点。但是,就成为一位好人来说,还是有意义的。不害人、不作恶、不动怒、不贪婪等等,这些都很好,我都可以接受,因为我了解这能让我在此生中过得更快乐。这就是初级范畴中最佳的轻简佛法版。当然,那时候,我不知道这只是轻简佛法而已,还以为就是所论教学的实际完整内容。

中级范畴[中士道]

中级范畴的教授内容始于描述善道转生情况的痛苦所在,同样都是轮回的普遍痛苦。再一次,此处关于天道部份,似乎又像是一堂人类学的课程,但是其中对于轮回痛苦的描述,在当时与我颇有相关。它详细说明我们如何总是感到沮丧,以及我们如何从未真的获得想要的东西。一想到这些,其实是很不错又深刻的。

然后中级范畴的内容继续对所有的心理因素和恼人情绪予以分析,并解释这些情绪是如何造成我们的问题。我真的认为这是道次第讨论中最有趣的部份,涉及各类情绪问题与困境是如何生成、它们的原因、牵涉到的心理因素,以及我们怎么真的把它们变成问题。这实在很棒,远超出我曾经修过的任何一堂心理学课程。那时我真的不清楚这实际上就是在说明驱使无法控制的重复转生因素为何,我仍还是在轻简佛法的层级上加以了解,思考着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各类心理问题是如何生成的。这部份真的很有帮助。

接下来道次第提到十二缘起有支,这是非常复杂的。它直接详细介绍转生如何运行,但我并未完全领会,仅尝试就此生角度加以认识,因为当时要认真看待来世与转生是颇有困难的。个中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不是西方文化传统之一,我也确实不在这种背景中成长。但我仍保持开放心胸,也没拒绝这种概念,只是有点抱持着怀疑受益心态。如果后续部份还算合理且具帮助的话,那么或许转生是有可能的,并且真的存在。但老实说,我并不知道。

在此之后讨论的是出离心,我理解到这不是放弃所有事物,然后在洞穴里生活那样简单而已。出离心是决意要从轮回与痛苦中自由超脱。那时候我的确有意愿要放弃所遭遇的痛苦与问题,因为就像所有其他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有一些情绪上的困扰。我是真的想要从造成困扰的原因中超脱出来,但我可能是在相当肤浅的程度上加以了解,就像认为若能不再动怒或贪婪那该有多好啊。这意味着当我最爱的食物摆上桌时,我能够放弃贪婪欲望去尽情享用吗?嗯,这是另一个问题!

在出离心之后,下一个主题则探究三种较为高阶的训练[三学],以作为从轮回中自由超脱的方式,其即为─伦理道德纪律[戒]、专注[定],以及智慧或明辨自觉[慧]。最后一点是从幻想中明辨出真相的智慧,并且可以毫无困难地与之联系。

此处大概描述了我所了解的中级范畴,这是立基于想要摆脱情绪困扰的轻简佛法程度之上。佛教极为善巧地解释这些问题是如何生成,并且为如何解决它们提供良好指引。

高级范畴[上士道]

在高级范畴里头,我首先学习到我们都必须以安宁之姿对待每个人,面对那时候的民权与女性解放运动,这是非常合宜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安宁对我来说没问题。但是如果要将其扩展至蚊子与蟑螂身上的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事实上,我喜欢称呼印度为「昆虫国境」,而且我常开玩笑地提到一则印度旅游广告,说到「如果你喜欢虫子,你必会爱上印度!」作为一位科幻小说迷,特别是《星际迷航》的粉丝,我总是看待这些昆虫彷如来自另一世界的外星人。如果我遇见外星人,而且它们有着六足与翅膀等等,一旦只想到踩到它们时,那会有多么可怕啊。因此我便试着与虫子们和平相处,只要它们不进到我的卧房即可!

如果它们进到我的卧房,我便视之为「不可接受的生命型态」,一定要它们离开。那时候我对移除它们非常精通,可以用杯子捕捉它们,在底下放张纸,然后把它们丢出去。我甚至从我的藏人朋友那边,学习到如何空中捕蝇,他们习惯以此为乐。当他们抓住苍蝇时,会先摇晃它然后放它走,看着头晕目眩的苍蝇东倒西歪到处乱飞的模样,不禁令人捧腹大笑。我没这么厉害;只会把苍蝇放到外边。

在针对安宁的介绍后,道次第引导我们去思考每个人都曾是我们的母亲。这点可能有些奇怪,但我跟我的母亲关系很好,所以不太困难。这个要点持续贯穿各个不同阶段,一直提到关爱、慈悲以及希望每个人都能快乐而不烦忧。爱是嬉皮时代的整个主题,所以这一点很好。而且此种承担责任去帮助他者的想法,对我来说似乎也很不错。

我曾学到关于承担责任去帮助他者的最佳方式就是成佛,但那时的我真的不知此意为何。由于针对何谓「最佳」特质能列出一份清单出来,所以意思应该就是要去做到最好为止。没错,成佛应该要比参加维权游行更能帮助人们。这不是说那些游行活动没有用处,但在这里我们对于如何能够助人有着更大展望。那时候,我可能有点混淆了佛陀和超人的形象模样。

然后我们接受六度的教学,也就是现在我称之为要迈入成佛之道的「广行态度」。所有这些内容都非常合理有意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谁能挑剔这一切?这是完美的。至于禅定教授,更是被详细介绍着,细微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其引导出关于空性的教授,当然这部份很难去领悟,但却又令人着迷,让我想要更深地进行探索。我发觉到当我探索空性越深,越能从自己与他者存在的幻想中摆脱自我。

我喜爱菩萨誓言,它们清楚指出一切应避举止,因为会与他者相关而造成困难,我认为这点很棒。因为在与他人往来中,我的确遇到实际困难,所以这部份如同一本绝佳关于如何避免的引导手册。我理解菩提心应该就是要以成佛助人为目标,那时候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深刻的了,它似乎很简单。在此基础之上,透过此种道次第高级阶段的理解,我于是尝试帮助他者。我会关爱众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会努力成为最好的,也就是成佛。

在此之后,我稍微接触密续介绍,其中提到我们可以现生成佛。我觉得这部份确认了我真的不需要对来生等等事物思虑太多,因为这一切都能在此生中完成。这是绝佳的轻简佛法,我认为这就是在开始学习道次第之后,我们大多数人的结果情况。我们经常认为深度研习即意味着要去学习8项这个、10条那个之类的清单内容,而且如果我们学习它们,我们就会真的加深理解。了解所有这些细节是好的,但我们仍处于轻简佛法的层次里头。

四圣谛

我在印度待了2年研习佛法,然后回到美国递交论文。之后又回到印度定居为家长达27年之久,期间学习更多并开始整合所学于禅修中,如同我的老师建议一般。其总是强调佛陀教导的方式,真的是传递法义内容的最佳方式。祂是怎么教导的?佛陀教授四圣谛,并在四圣谛的结构中给予指导。我们最好不要妄自尊大,以为能做的比佛陀还要好,所以我试着听从建议,把道次第与四圣谛结合一起。

你可能已经对四圣谛很熟悉,但简要地说,它们皆属真理,对圣者而言其被视为是真实的。此处的圣者,是指对空性不具概念性认知之人。它们是真相事实;但是对于那些尚未了解非概念实相的人来说,可能不会认为它们是真实的。

第一圣谛是苦谛。佛陀指出在生活中我们所有面对不同层级的问题所在,它们就是痛苦。然而对一般人而言,并不了解某些层级,例如世俗欢愉,其实也是一种问题。假如你深入检视的话,它们真的就是一种痛苦型态,因为我们对于世俗欢愉的需求总是不够,永不满足,更不持久。

其次,佛陀指出造成我们的痛苦之因,就是对于现实的无明与困惑,祂说这些就是集谛。我们通常可能不会联想到这点。在第三圣谛中,祂指出对于真正地停止痛苦是可能的,通常被翻译为「灭谛」。基本上,痛苦可以永远止息。我们可能不会认为真的能够停止痛苦,但这确实是真实的。最后,关于第四圣谛,佛陀解释为道谛,亦即如果我们跟随并加以发展,将会真正地摆脱痛苦与其成因,它确实能够真正阻止这一切。以上就是四圣谛的简单形式。

以四圣谛而言的「正规」道次第三种范畴

初级范畴[下士道]

若以四圣谛来看待「正规」道次第的话,是相当有帮助的。在此处,苦谛就是恶趣转生情况的痛苦。有三种苦。第一种是苦苦,这是一般普遍性的痛苦。这种不悦伴随所有感官认知,例如观看、聆听或感觉苦痛,或者伴随某种心理状态。然而,在初级道次第范畴的脉络中,此种大部份的苦苦,是由下三道的痛苦示范出来。这种转生痛苦的成因,是由于做出负面行为,对其真正的止息方法就是永远不再恶趣转生,而是有着善道转生。欲达此境的真正途径即为皈依,也就是在此生当中设定一个安全导向。此外,这条心灵之道亦需跟随法义教授,佛陀与圣者僧众便是实例,他们都避免了负面行为。

在此初级范畴与四圣谛结合起来。我们研究并学习造成恼人情绪与强迫性负面行为的真实成因,就是对于其潜在之业力定律─行为因果─的无明。一旦了解个中道理,当我们感到受制于生气、贪婪等影响时,我们便能行使自我控制而不采取行动。例如,我可能依然会对某人生气,但我将闭上我的嘴而不乱吼叫或口出恶言,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样做的话,只会造成更多不悦与麻烦而已。

这就是在初级范畴中,比轻简佛法版更深一层的认知内容。

中级范畴[中士道]

接下来我们进入中级范畴,牵涉到佛陀指出的剩下两种痛苦类型。坏苦与我们的世俗欢愉种类相关,如同不悦,也同时伴随其他感官知觉或心理状态。它其实是个问题,因为它永远不会持久,而且不会真正地感到满足。它会变得不快乐,而且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在何时发生。一个简单例子是当我们享用最爱食物时,如果这真是幸福的话,之后我们吃的越多,我们应该就会变得更快乐才是。但是很明显地,一旦我们到了某种程度,吃得越多只会让我们感到恶心与难过而已。

更重要的是在中级范畴中所提到的第三种苦,我们称之为「所有无处不在影响的痛苦」[行苦]。用英语表达有点奇怪,但它指的是我们存在的每一刻,都会影响我们经验到的每件事,而且实际上都会带来前两种的苦。

这种所有无处不在影响的痛苦,实际上表明我们经验中无法控制重复出现的蕴体因素─也就是我们经验中每一时刻的五蕴。简言之,它是在谈论我们的身与心,以及不断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等等,它们构成我们经验的每一时刻。其连续性不停地持续下去,不只在今生而已,亦贯穿所有的生生世世。它们来自我们的恼人情绪,以及因为行使它们而积累起来的业力。我们的心持续包含更多恼人情绪与业力,这些更永存于我们称之为「受污染蕴体」的每一时刻。

这些蕴体因素─我们的身与心─构成了我们经历前两种苦的基础与脉络:苦苦与坏苦。我们无时无刻都不断地感到上下起伏,在幸福与烦恼间波动不定。其反反覆覆,显然地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会将会在下一时刻中感到快乐或不悦。这就是中级层次的真实痛苦所在。

如前所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恼人情绪与它们积累起来的业力,在更深层次上,其真实肇因就是对于我们如何存在、他者如何存在以及事物如何存在的不自觉。这种情况经常被译为「无明」,我并不满意英文ignorance的译词,因为它暗示我们有些愚蠢。关于这个词汇涵义有两种解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不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如何存在,要不就是以相反的方式来理解它,但绝对不是在说我们是愚蠢的。这是我们无法控制重复转生的真实原因,也就是我们的「轮回」,此为确切的轮回涵义。真正的断灭乃是予以解脱,而通往此一目标的真正途径是三种更高级的训练,也就是更高层次的戒、定、慧之三学。

这就是在四圣谛结构中呈现出来的中级范畴内容。

高级范畴[上士道]

在高级范畴中,真正痛苦是指无法控制的重复转生,不只是我而已,所有众生皆是如此。三种痛苦都发生在所有众生身上,在这里,我们也还必须包括我无法帮助他们克服这种问题的不足能力。当然,他者众生遭受痛苦的真正原因与我自己遭受痛苦的真正原因无不相同,如同在中级层次里解释一般。考虑到自身的无能为力去帮助他者,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其真正原因归结于我对自身的我执关注。若更深入地检视,以恼人情绪而言,中级层次里的我执性可以包括于此。

如果我们真正摆脱自身恼人情绪,怎么又会有只为自己的我执关注存在呢?我必须说这点是相当困难去理解的。如果我们已经摆脱对自身的依恋、摆脱对他者的无谓,我们怎么还会有我执呢?当我们说出「我只关心我自己,因为我不认为我真的能够帮助所有人或是成佛」时,这就是一种稚式态度。如果我们这样设想的话,只是关注自我解脱,那么我们便视之为是佛性的一种稚式形态。

无论如何,我们把我执视为是真正肇因,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包括以下事实,即我们的心制造出事物以不可能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心使事物看起来好像它们都是真实建立、真正存在,一如从其身由自己建构而成,并与其他事物独立而出。上述似乎是某种行话,然而用简单话语表示,就是我们的心让事物看起来好像它们是以自身存在一样,如同被塑胶封装起来。因此,我们不能见到一切事物的互联性,尤其针对因果而言。所以,我们看不出为什么有人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以及为什么他们会遇到现在的问题。我们无法预见教导他人会带来的任何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当我们看着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只会看见只有这个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仅以为就是如此而已。我们认定他们是以自身而存在,独立于彼此间的联系关系以及所有的成因与条件。这就是我们无法帮助众生的原因。

能够真正停止这一切的就是佛的遍知状态,因为佛能够洞彻事物的互联性质,所以知晓众生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其中存在什么因素,以及什么是最佳方式予以协助。朝向这种情况的真正途径是对空性的认识 [空正见],其包含所蕴藏的出离心与菩提心等两股力量,我们都需要这两者。当然为了要发展菩提心,我们需要培养安宁、关爱、慈悲与六种广行态度,即所谓的「六度」,在高级范畴中可以找到这些内容。

确信证悟是可能的

我们可能会想,「这很不错,现在我已经把四圣谛和三士道结合在一起了。」但我们真正超越轻简佛法了吗?作为一位初学者,可能不是这样的,至少不是在情绪层面之上。我们已认识轻简佛法是如何在此生当中发挥效应,但为了能够把动机心理框架的三种层次结合到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若真要实践正规佛法,便需回归至我们对于动机的定义之上。

我们说过关于动机有两种方面。拥有某个目标,我们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然后伴随此种情绪,驱使我们去达到目的。为了实现此一目的,若是真心真意的话,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我们不仅需要对该目标真正为何与涵义有着清楚概念,更需要确信这是可以达到的。我们不应该想着只有佛可以完成,而我们绝不可能。我们需要确信这不仅在过去就已达成,而且我们也确实可以做到。

当我们真正确信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时,我们就可以真心真意地朝此迈进。否则,它就只像一场游戏或一厢情愿,而不是那么地稳定。龙树在其《菩提心释》中指出了这一点,其述说具有上根智力者,应该先发展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对空性的认识。之后再发展世俗菩提心,即以求证悟助益他者。这是因为当我们发展出对空性的认识后,我们便将确信解脱与证悟是有可能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就能培养出世俗菩提心,为了利益他者而祈愿获致解脱与证悟。这种方法适用于上根之人。

对于那些较具普通根器的人来说,其顺序是相反的,我们首先必须发展世俗菩提心,为了他者而祈愿达至证悟。然后,逐渐地我们培养出胜义菩提心,把对空性的认识视为是真正带来解脱与证悟的方式。坚信此目标是可达到的远比假定此目标是可达到的要强的多,因为其他人都曾经做到完成过。然而,龙树的《菩提心释》则是以上根人的角度予以解释,这就是为何他先以空性为始之因。

我们需要确信的三项事实

为了能够实践正规佛法,事实上,我们需要确信以下三点。在初级层次下士道里,我们需要确信转生的存在,这是要去了解我们的心续乃无始无终。基于这种信念,我们指望来世的善道转生。这个心续将持续下去,我们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当然不想经历恶趣转生状态的痛苦,亦不想长久时间都无法取得进一步的精神进展。

在中级范畴中士道里,我们首先必须完全确信解脱是可能的,这意味着要对无明、烦恼与业力的真正止息有所认识。也就是相信第三圣谛─灭谛。为了获得这一点,我们需要认定我们的心续是自然清净,其本质不被无明、烦恼等污染。

在高级层次上士道里,我们需要确信证悟是可能的,换句话说,摆脱我们制造出来的欺瞒显现是可能的,这只是一种短暂污渍。对于制造出不可能存在方式的显现,并非是心性的一部份,心续因此也是清净的。

透过认识佛性而受到鼓励

为了真正地在正规佛法层面上内化与结合所述三种范畴,我们必须加以进行修持。我们需要坚定相信此三种道次第目标是可以获得的,我们自身都能获得它们。你回想一下,我们已经讨论过佛性教授的因素,即每个心续都包含获致证悟的能力。这些内容包括心灵的积极特性、我们的正向力量与认知,以及心的自然无染清净。

冈波巴在其《解脱庄严宝论》中始述,佛性即是驱使整个过程的能力。他指出从一开始就要认识这一点的重要性,以便真正诚心地发展出随之而来所有其他的心灵途径。认识佛性无疑地会给予我们带来鼓励,所以我们需要对此深信不疑。这也是龙树提及的内容,尤其是加持鼓舞的来源,当然就是上师,即为我们的精神导师。

摘要

道次第教授提供我们一份地图,以逐步进阶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如何从当前之处朝向完整证悟。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将从轻简佛法的层级开始,也就是寻求利用佛法来改善目前生活。

此举绝对没有错,因为我们想要改善我们的生活是很自然的。然而,我们不该把轻简佛法与正规佛法相互混淆,这当中至少关系到我们未来生命的福利。

从正规佛法的基础开始,我们便能逐步按照设定的步骤而缓缓地进行修持,直至成佛,然后真正地助益他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