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主要目標是克服我們自己的缺點並實現我們自己的正面潛能。缺點包括:缺乏清明的心,與情緒不平衡,這些導致了生活的迷失。其結果就是,我們被困惑的情緒例如憤怒、貪婪與愚昧所驅使而行動。我們正面的潛能則包括了我們清晰溝通的能力、了解真實的能力、同理他人以及增進自我的能力。
[參見:如何培養慈愛]
佛教修行的起點是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並保持覺察,也就是隨時要記得去察覺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時是如何行動與言談,以及當我們獨處時是如何思想的。我們不是只要觀察它,讓它保持老樣子就好。當我們說覺察,我們要能夠分辨有益的跟有害的。所以這不只是自我關注而已,這能讓我們實際上對別人更加關懷與開放。
我們修習內觀跟自我覺知的目的,是要找出我們的困擾的原因。外在的因素跟人當然提供了我們困難生起的環境,但佛教的主張是試著去找出更深層的原因,此所以我們必須要觀照自己的心。[參見:心是什麼] 我們的心理慣性(習氣),以及正面負面的各種情緒,都影響著我們如何體驗生活。
當我們體驗工作壓力、憂鬱、焦慮、孤獨、不安全感時,我們所要處理的困難其實是來自我們的心理跟情緒層面,而非外在問題本身。[參見:如何應付焦慮] 對付生活中永無休止的挑戰的最好方法,是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獲得情緒的平衡以及心的清明。
一旦我們對導致我們受苦跟困擾的情緒、態度跟行為產生了覺察,我們就能對治它們。
我們要透過更清晰地認識真實以及訓練心靈,施行情緒的衛生。 – 十四世達賴喇嘛
我們每個人都關心身體的衛生,但關心心理狀態同樣重要。要培養情緒衛生,我們要對三樣東西保持覺察:我們要記得對治心靈混亂的解方,記得在需要時使用它們,以及記得維持它們。
為了要記得所有的這些解方,我們應該:
- 學習它們是什麼。
- 思惟它們,直到我們正確了解它們,知道如何使用它們,並且有信心它們會奏效。
- 在禪修中練習使用它們,以讓自己熟習。
我們要像自己的醫師:學習如何診斷自己的病徵,了解病因,知道有什麼療法以及如何施用,最後練習實際施用它們。
當我們長期地不健康,我們必須先從心底接受改造生活方式是有益的,不然我們不會作出任何改變。多數人一開始並不會去深入鑽研營養學或健身訓練,但會先試著改變飲食跟定期做點運動。當然,他們還是得要有人教導怎麼做才能開始,不過一旦他們親身體驗到一些好處,他們就會有更進一步的動機。
要努力獲得情緒健康的過程也是一樣的。一旦我們嘗到了練習覺察的好處,自然就容易產生學習更多佛教修行法門的動機,好讓我們能增進自己生活的品質,同時能更好地幫助別人。
佛陀也曾經跟你我一樣:一個普通人,經歷著各種生活的掙扎。他也跟你我一樣,也想要增進他與他周遭的人的生活。透過他的內觀,他逐漸了解到不管我們周遭發生什麼事,我們總是有能力維持平靜、覺察,並控制情緒。
這點 – 達賴喇嘛稱之為「情緒衛生」 – 超越文化與宗教的疆界,因為它直達所有人希求的核心:一個快樂平安,遠離困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