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主要目标是克服我们自己的缺点并实现我们自己的正面潜能。缺点包括:缺乏清明的心,与情绪不平衡,这些导致了生活的迷失。其结果就是,我们被困惑的情绪例如愤怒、贪婪与愚昧所驱使而行动。我们正面的潜能则包括了我们清晰沟通的能力、了解真实的能力、同理他人以及增进自我的能力。
[参见:如何培养慈爱]
佛教修行的起点是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并保持觉察,也就是随时要记得去察觉我们跟别人在一起时是如何行动与言谈,以及当我们独处时是如何思想的。我们不是只要观察它,让它保持老样子就好。当我们说觉察,我们要能够分辨有益的跟有害的。所以这不只是自我关注而已,这能让我们实际上对别人更加关怀与开放。
我们修习内观跟自我觉知的目的,是要找出我们的困扰的原因。外在的因素跟人当然提供了我们困难生起的环境,但佛教的主张是试着去找出更深层的原因,此所以我们必须要观照自己的心。[参见:心是什么] 我们的心理惯性(习气),以及正面负面的各种情绪,都影响着我们如何体验生活。
当我们体验工作压力、忧郁、焦虑、孤独、不安全感时,我们所要处理的困难其实是来自我们的心理跟情绪层面,而非外在问题本身。[参见:如何应付焦虑] 对付生活中永无休止的挑战的最好方法,是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获得情绪的平衡以及心的清明。
一旦我们对导致我们受苦跟困扰的情绪、态度跟行为产生了觉察,我们就能对治它们。
我们要透过更清晰地认识真实以及训练心灵,施行情绪的卫生。 – 十四世达赖喇
我们每个人都关心身体的卫生,但关心心理状态同样重要。要培养情绪卫生,我们要对三样东西保持觉察:我们要记得对治心灵混乱的解方,记得在需要时使用它们,以及记得维持它们。
为了要记得所有的这些解方,我们应该:
- 学习它们是什么。
- 思惟它们,直到我们正确了解它们,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并且有信心它们会奏效。
- 在禅修中练习使用它们,以让自己熟习。
我们要像自己的医师:学习如何诊断自己的病征,了解病因,知道有什么疗法以及如何施用,最后练习实际施用它们。
当我们长期地不健康,我们必须先从心底接受改造生活方式是有益的,不然我们不会作出任何改变。多数人一开始并不会去深入钻研营养学或健身训练,但会先试着改变饮食跟定期做点运动。当然,他们还是得要有人教导怎么做才能开始,不过一旦他们亲身体验到一些好处,他们就会有更进一步的动机。
要努力获得情绪健康的过程也是一样的。一旦我们尝到了练习觉察的好处,自然就容易产生学习更多佛教修行法门的动机,好让我们能增进自己生活的质量,同时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佛陀也曾经跟你我一样:一个普通人,经历着各种生活的挣扎。他也跟你我一样,也想要增进他与他周遭的人的生活。透过他的内观,他逐渐了解到不管我们周遭发生什么事,我们总是有能力维持平静、觉察,并控制情绪。
这点 – 达赖喇嘛称之为「情绪卫生」 – 超越文化与宗教的疆界,因为它直达所有人希求的核心:一个快乐平安,远离困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