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昧耶?

藏文「damtsig」亦即梵文「samaya」,意思是「紧密联系」。有时候人们会翻译成「圣言」、「发誓」或是类似字词:如果以其用法的较大脉络而言,这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此为一种紧密联系、紧密关联。它在许多不同脉络下被使用着。其中之一是与某位佛菩萨有所紧密联系,如同本尊(yidam)—「yi」指的是心性,而「dam」是「damtsig」的简称,所以也就是指对于心性的三昧耶(damtsig/samaya)—透过观想自身、想像自身以其形象化现。

与我们的精神导师保持一种极致纯粹三昧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与精神导师的紧密联系,有点像是心与心彼此间的关联,让你真正地感受非常强烈,你不会想要透过谎言、欺骗、撒谎或假装你一直在修持或其他事情来玷污它—这些行为举止只会破坏这种紧密联系;你会想要保有它,它真是神圣的。在「damtsig」中的「dam」这个单字,具有「神圣」的涵义,所以这是真正具有神圣性的、非常特别的,而且你会想要让它保有其神圣性。因此,这就是一种神圣的紧密联系、紧密关联。

但是在各种不同誓言中—誓言与三昧耶之间还是有所不同。誓言是克制某种行为,不论是自发的破坏行为,或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加以制止,例如受戒人士过午不食。当事者都想要予以避免。不是说这些行为举止都是负面的,而是某些你想要避免的事情,从中节制自身,因为它可能是有害的,例如你如果想要在夜里禅修,又想在晚间及清晨时段保持清晰心境的话,那么吃晚餐消夜一事便有可能不太适当。因为饮食会让你的心境过度负担,所以你要加以避免。这就是一种誓言—对于某件事予以抑止与节制,而三昧耶则是一种紧密联系—强调你去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我认为有19种的紧密联系修行法要,也就是密乘最高等级中与五方佛相关的19种三昧耶。诸佛种性提及了佛性的不同面向。若以与宝生佛之宝部建立紧密联系为例,其强调佛性面向中的平等性智,也就是视一切众生为平等,顾虑到「众生皆欲离苦得乐,有情皆住大平等舍中。…」一切此种均等之性,就像是得以关照所有事物皆以平等方式聚集和合而成的样貌。所以为了要与之产生紧密联系,就必须要进行四种布施,并平等地对待他者—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慈心布施与无畏布施—这些即是三昧耶,也就是紧密联系的修持,让你与佛性之平等性智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持续发展。这就是三昧耶的意义所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