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存在道界与业力

了解人类或动物以外生命形式的转生

一个经常被省略的主题是关于下三道的痛苦,也就是我偏好称呼为「三恶趣」的部份。藏文实际上直译叫作「三坏道」,但「坏」字似乎有点沉重,所以我叫它们为「恶趣」。另外,也没有[藏文]词汇指称此三道为「下」者。

有些人喜欢把恶趣道界加以简化,但实际上共有六道轮回。我们可以接受人与畜生,有些人可能还会接受鬼或灵魂。然而对于其他的生命形式来说,则有点困难。在轻简佛法版中提到,这些道界其实是在谈论人类的心理或精神状态。教授里的一个重点指出,在转生于这些某一道界后,如果接着是转生为人的话,那么在这个转生人身中,仍然会遗存之前经验的轻微残留。因此,实际上在人类经验中,便存在着某些类似部份,但这不是正规佛法里头所谓的六道内容。

在正规佛法中,一切事物都是基于心续,其无始无终。如果我们检验视觉、听觉、触觉、快乐或不悦等经历时,我们就能理解当中有着许多不同参数,正在影响与渲染我们的经验、兴趣、无感、关注和缺乏。对于我们谈到这些参数中的每一项,都是属于某种整体性的频谱范畴。从极致兴趣到完全无感、从全心关注到毫不在意、从十足愤怒到漠不关心等等皆包括其中。我们总是在这样的频谱范畴中经历一切。

举例来说,视觉就是这样的例子,其具有整套的光谱模式,加上我们人类的感官组织,我们仅能感知到光谱中的某些部份而已。我们看不到红外线或紫外线,只有必须使用仪器硬体才能感知它们。但是,例如猫头鹰的感官组织,就能感知到我们无法看见的景象,例如在黑夜中。

借助狗耳朵的感官组织,狗能够比人耳听到更高频率的声音,狗的鼻子也比人类鼻子对气味更加敏锐,这些要点相当清楚。只是因为人体感官组织不能接收感知讯息频谱范畴中的某一区段,并不代表那些超出我们局限的部份,不能够被他者所接收感知。譬如只是因为我们看不到紫外线和红外线,但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这需要不同的感官组织。

超出人类限制的痛苦和愉悦程度

请点击影片右下角的「字幕」图样以开启字幕。要更改字幕语言,请点击「设定」图样,然后点击「字幕」选择想要的语言。

我们的各自心续不限于拥有只与某种形体相关的特定类型感官组织,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够接收在此频谱范畴中的所有一切。如果视觉、声音、气味等各个频谱范畴皆是如此的话,那么有任何理由说这不会同样适用于欢愉、痛苦、高兴与不幸等范畴谱系呢?如果我们以人类感官组织来讨论身体觉受的话,那么当疼痛变得太强烈时,我们就会自动地关闭运作并失去知觉。这并不意味大量疼痛不存在了;只是我们的感官组织无法接收它们而已。其具备的安全机制,得以关闭运作功能。

我们也可以谈论在此频谱范畴中的另外一方,欢愉。如果我们客观地分析它,在我们感官组织中亦有类似机制,当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破坏或停止欢愉。如果你想一想性欢愉,当达到某种程度时,我们就会获得高潮而被拉回原点终结之。另一件同样的事情是瘙痒,这并非疼痛,事实上反而是种强烈欢愉。它是如此地令人愉快,我们不得不通过抓搔的方式来摧毁它。

这不是在开玩笑!多年以来,我一直有瘙痒症状,很多时候我的头皮和额头都会剧烈瘙痒,医生们也无法诊断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忍受它的唯一方式就是体认到这是一种欢愉,只需放松与享受。过程中尽管需要大量的正念与专注,但当我去施行时,情况还不错,不会因为瘙痒而受到困扰。但通常来说,如果我们被蚊子叮咬,那就比较糟糕了,我们必须要破坏那种发痒感受。然后,身体便自动地尝试予以关闭。

按照这种分析方法,为什么没有一种生物的感官组织能够接收与经历更多疼痛与欢愉的频谱范畴呢?为什么没有?没有逻辑理由不这样啊。同样的事情也适用于快乐与不悦等心理因素的频谱范畴中,但在这里我们不该与欢愉和疼痛等混淆一起。快乐与不悦可以伴随任何类型的躯体或心理经验。我们可以非常高兴地体验强烈按摩所带来的疼痛,因为这可以舒缓肌肉。即使很痛,我们依然很快乐:正是所谓的「无痛则无获」!快乐与不悦以及疼痛与欢愉是分属于不同参数,虽然这两组是颇为相似的。如果我们真的不开心,我们就会变得沮丧。如果我们的真的很沮丧,那我们会怎么做?以自杀终了。所以,对于我们的感官组织而言,我们可以承受的不悦是有限度的。那么,在我们人类所能忍受接收外的频谱范畴之各自两方,不能有着极端不悦与极端快乐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针对频谱范畴的超出限制部份,就只能透过心理活动而予以感知,然后与之连接的就会是一个适当的躯体和感官组织,藉此感知接收它们。我们的心续能够经验到频谱范畴中的任一部份,而且能够产生适当的感官组织加以感知它们。如前所述,只因为我们人身的感官组织不能经历极端疼痛或欢愉,但并不能证明其他种类的感官组织不存在。那么这些道界和它们的境遇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是的─它们确实在现实中存在着,如同我们人道存在一样。只是我们不能够感知接收到它们而已,但这又如何呢?

认真对待转生不同道界一事

我是根据个人认知来诠释以下内容。我没有听过其他人像这样给予解释,但这对我来说是合理的,并且帮助我更加认真看待其他的道界对象。之所以合理是因为我检视心理活动的心续,以及其能够体验到整个视觉、欢愉、痛苦、快乐与不悦等频谱范畴的能力。随后的心续就需要某种形体的适当生理感官组织,藉之能够感知和承受此类经验频谱范畴中的极端部份。有了这种认知,对于六道的禅修思惟,就不会只是利用「想像」来视觉化感受其极端疼痛。我们需要对它们的存在与我们对它们感受的可能性严肃以待。

我希望对于思惟这些不同道界,此举是个有用方法。了解并接受它们的存在,是真正进行皈依或安全导向后的结果。如果我们真正相信佛陀没有被受欺瞒,并且祂说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得以帮助他者克服痛苦,而非愚蠢或无关之时,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我们在教导中发现的一切。如果我们不了解个中情况的话,那么就试着去弄清楚里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当佛陀提及这些不同道界时,祂并非只是以象徵手法说明。就正规佛法的初级范畴下士道来说,我们真的要严肃对待,因为我们并不想经历投生恶趣当中。所以,这部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我们对于个体心理活动能够永远持续下去的认知之上。我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容易一口就吞得下去。

为善道转生而积累成因

在此我们开始对业力展开讨论,但我们不会深入极尽复杂的内容当中。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在实际层面上予以观察。我会以我自己为例,因为我已经稍微谈过我是如何与这些教材产生关联,而且刚开始的初级范畴下士道并非易事!我一直在建立一个庞大的佛法教材网站,我的部份动机是让可能会阅读它的人有所受益。但我必须承认我的另一部份动机则是为了我自身的利益,因为我认为如果我对此投注足够精力的话,那么来生,当我还是个孩童时,就会被这个网站吸引住,当然前提是如果我够幸运还能再次投生为人的话。所以我正在尝试为来生进行准备,透过做点事情,能够帮助我在早年阶段回到佛法当中。

也许我正在建立积累成因,是为了当我拥有另一次的宝贵人身时,能够很快地与佛法再次连结起来,但实际上是否我正在建立积累的成因,是为了获得宝贵人身?我是不是在自欺?我是不是有点在进行初级范畴下士道的轻简佛法内容?总之,我们始终必须要在三士道中不断地检视自身。我们是否遗漏些了什么?成为三士道中的任何一种人,都必须具备某些东西,能够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整体态度。

善道转生的成因:道德自律

在道次第的佛法教授中,非常清楚地说明为了获得宝贵人身之所行成因为何。当中主要的成因就是道德自律[戒],也就是避免从事负面行为。这也意味着要去参与正向活动,例如禅修、助人等等之类。在这里我们会特别谈论不做恶行的部份,如同下述十种负面行为列表所示。这些是最关键的部份,但显然还有很多内容[尚未列出讨论]:

  • 杀生
  • 偷盗
  • 邪淫
  • 妄言
  • 两舌
  • 恶口
  • 绮语
  • 贪伺
  • 嫉恚
  • 邪见

我们应该要多认真地去避免这些行为?我们不是在说要变得狂热又固执,完全不去从事任何负面行为,并想像我们一定要成为圣人那样。我们还没达到那种水平。然而,我们确实需要发展出一种能力,来观察我们正在做什么,所以当我们开始做出负面行为时,我们能够予以注意,并且认识到它的缺点,也就是说它将会为「我」带来不幸与痛苦。在此无法保证是否会对他者产生影响,但我们必能确定在未来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将会是一种不幸。因为我们不想遭遇这种情况,所以我们避免做出负面行为。

什么样的状况会阻止我们不去克制呢?基本上,如果我们不在深度层次上确信着─从负面行为中会导致不幸与痛苦,以及我们现在所体验到的不幸、痛苦与疼痛皆来自先前负面行为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不会在乎。如果我们不想继续遭遇这些困难,我们就要避免任何进一步的负面行为。我们必须确信在负面行为与不幸之间、在正向行为与幸福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这并非易事,但此种信念却是真的想成为下士道之人的关键条件所在。即便我们对此存有信念,但还是会有懒散等其他因素,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业力教导的有效性

诚如文本中解释一般,针对业力之获得信服与有效推论认知的方法,就是依靠权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遵循佛陀提及关于发展专注与对空性认知的话,那么将会消除我们的恼人情绪。从我们自身的个人经验中,我们可以了解此举是可行的。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来获得认知,也就是这些教导能够带来恼人情绪的终结。如果佛陀教导的这些内容是真实的,而且佛陀之所以能够开悟和教授的原因,正是由于祂的慈悲并希望造福他者的话,那么祂就没理由针对业力而向我们撒谎。因此,我们视佛陀为有效的讯息来源,然后我们便可推断祂亦是关于业力的有效讯息来源。

我不知道你的状况,但即使我能够理解以上逻辑,可是这部份还是无法在深度层次上说服我。我想要稍微更佳进行了解,这样就可以帮助我在传统文本的解释上,变得更具说服力。很明显地,仅通过基于逻辑的常规推断,并不太能够证明不幸乃源自负面行为,这部份在文本中说的很明确。但是因为我们无法以赤裸或直接了当的感知了解业力运作,所以便意味着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度地研究以获取更多讯息,并尝试认识负面行为与不幸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如何连结两者呢?尊者达赖喇嘛总是说到,我们需要像科学家般地进行探索。

负面行为与不幸之间的因果连结

有一种「阿毘达磨」(特别知识主题) 的教导,在印度佛教的不同流派中都还存留着不同版本。例如毗婆沙派中世亲的文本,是属于小乘传统。然后还有无著的大乘版本,以及阿耨楼陀的上座部版本,其属于小乘。当我们调查每种文本传统中关于负面行为内容时,我们该如何加以定义呢?

对此我们应该抱持无宗派分别的态度,通过每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来阐明这个主题。它们并非相互矛盾。在每种教导文本中,我们会发现一连串的心理因素,都总会伴随负面行为。如果我们看一下这些心理因素的话,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伴随负面行为的心理因素

我将介绍在心理因素列表中有关负面行为的主要特徵,这会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所讨论的内容。我们不仅谈论负面行为本身,也讨论伴随它们的真实心理状态。换句话说,是什么使行为变成为负面的?它有可能是具破坏性,不仅会产生出不幸的行为而已,与之相关的其他心理因素也有很多种。

一些伴随的心理因素包括有:

  • 没有价值意识─对正向性质或拥有它的人士缺乏尊重。我们都能了解这一点,因为我们所有人都见过那些不遵守法律、不在乎任何好事,或不尊重行善者的人;他们显然对这些都毫不在意。
  • 毫无顾忌─对于明目张胆或胆大妄为缺乏克制。基本上,它的意思就是「我不在乎我做什么?」这是一种快乐还是不悦的心态?如果我们拥有这种态度,我们可能不是很快乐的人。
  • 幼稚─不了解或不接受随着负面行为而来的严重痛苦和不悦。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负面行为,而将不会出现任何后果。
  • 依恋敌意,但它们不一定必须要出现。我们知道当我们变得非常依恋时,那可不是一种很快乐的心理状态,另外当我们充斥仇怨或敌意时,我们也不是快乐的。「没有就活不下去!」和「我恨你」都不是属于很快乐的心理状态。
  • 缺乏道德自尊心─没有自豪感觉,而是自卑心态,我们能在社会学中发现这一点。如果你告诉某人他们不好,并且从不让他们发展自豪感或自尊心,那么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会成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因为他们不重视他们自己。他们坚信他们就是一块垃圾。对于一个被压迫的人来说,最糟糕的事就是剥夺他们的自尊心。这不难想像,当我们没有自豪感时,我们就会认为自己一文不值,这绝非是一种快乐的心态。
  • 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如何反映他人─这可能是一种非常亚洲式的心态,认为如果我们表现不佳的话,那么就会反映出我们的家庭、种性、性别和社会群体等等。一旦我们对此毫不在意的话,那么这种态度就会伴随负面行为。
  • 躁动─阿耨楼陀增加另一种因素,与自我的满足和宁静相反。此时我们的心理状态是处于动荡不安的情况。当我们涉入负面行为时,我们并不感到安稳。

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可能伴随负面行为之心理因素的不同种类,我们将会更清楚地理解由这些心理因素所一般特徵化的负面行为与不幸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仍然无法从逻辑上推断不幸乃源自于此,但其间的关联却让它更具合理性。接下来,我将回到文本所述内容,针对这种关系而言,更加确信佛陀就是有效的讯息来源。

伴随正向行为的心理因素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可能伴随正向行为的心理因素,得以了解其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把从三种不同阿毘达磨来源的讯息总汇一起后,其列表内容要比上段提及的还要多。

  • 对事实予以相信─这是一种信念,也就是确信幸福源于克制负面行为,以及不幸源于负面行为和顽固争议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当展现出事实时,却不相信任何东西。如果我们遇见的情况是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予以相信。
  • 在乎我们对于自身与他者的行为结果
  • 健全感─例如,若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就能避免伤害他者。一种自我控制的良好感觉,比起完全失控者,是属于比较快乐的心理状态。就像当我们完全饱足时,如果还多出一块蛋糕的话,若无控制之下,我们就会去吃它。之后,我们就会感受到自身有点糟与不快乐,因为「我真的吃太撑,我感到不舒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去吃那块额外蛋糕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自身不错,因为「太好了!我能够控制我自己,而不像头猪一样!」
  • 宁静─是一种没有浮躁和迟钝的心理状态。当我们避免负面行为与对他人咆啸时,我们的心理就不会四处游荡。这并非乏味,导致不知道我们正在做些什么。其实此刻心理是清晰宁静的,知道我们正在做些什么。
  • 价值观和尊重态度─欣赏和仰慕那些具有积极品质和一般正向特徵的人。
  • 顾虑─我们在乎我们做的事情,所以避免负面行为。
  • 超然─我们不必执着于一定要表达我们的多余意见,并说出某些蠢话和废言,或者必须大吼大叫,或者做出某些负面行为。
  • 缺少敌意
  • 非暴力
  • 勇敢气势─坚强且坚持不懈地从事正向行为,这意味着无论不去吃下最后一块蛋糕有多难,我们都不会去吃它!

所有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们某种快乐心理状态的滋味,不是吗?

阿耨楼陀甚至提出更多的心理因素:

  • 心理平衡─情绪的成熟与稳定使我们摆脱依恋与排斥。
  • 正念─此种心理黏胶能够阻止我们失去某种心理状态。
  • 冷静
  • 轻快─迷茫心境或昏昏欲睡的相反面。
  • 灵活─固执与傲慢的相反面,它消除顽固不化。关于消除的一个例子是,「别在意这会伤害你的感受,但我必须说你穿的衣服有够丑。」此举就是固执与傲慢,其相反面则为灵活。
  • 勘用性─这是一种胜任与乐意,能够让自己运用于有益事物当中,其相反面就是出现心理或情绪上的障碍。我们已经准备好去做任何必须要做的事,例如「我已经准备好将手放进马桶里,即便它很脏,也要把淹没其中的苍蝇救出。对此我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我们正在谈论的内容。当我们没有心理或情绪障碍时,我们就会拥有比较快乐的心理状态。假使我们出现障碍,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害怕与不安,这不是一种快乐的心态。如果我们具备堪用性,我们就会想着,「马桶脏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后再洗手就好了,那只苍蝇的生命更加重要。」

另一个心理障碍的例子是,可能某人已经溺水了,而且我们必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是对方跟我们一样都是同性别,或是我们认为对方真的很丑等等之类。如果我们对于要把自己嘴巴放上对方嘴巴之上一事出现心理障碍的话,那么就会阻止我们去拯救他们。如果我们没有心理障碍,那么便可以直接帮助他们。这是一种具备胜任与乐意的感觉,不论是谁需要都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后两个因素是:

  • 熟练─缺乏信心的相反面。
  • 正直─我们是诚实的,不是虚伪的,不去假装我们没有的特质,亦不会隐藏我们的弱点。

我们能够理解如果我们是冷静、自信、适宜、没有心理障碍、关心个人行为举止,并具有价值观,那么我们肯定会拥有更快乐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此充满信心,我们将会对最基本的业力法则抱持越来越大的信念,也就是负面行为会导致不幸,而正向行为会迈向幸福。这种因果连结情况并非佛陀创造一切,还制定出像这样的法则。除此之外,幸福不是正向行为的报酬奖赏,而不幸亦非负面行为的惩罚制裁。取而代之,我们要以更加合理的方式,理解表现出来的行为种类与幸福和不幸等经验之间的连结情况。

当我们了解从我们行为的业力后果、趋势和潜能之机制运作能够延续至来生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此生中的行为举止将会影响来生经验。

初级范畴下士道动机的摘要

我们可以看到,真正转变成为初级范畴下士道之人是一项不小的成就。有了这项成就,我们完全相信我们的心续将会无止尽地持续下去,生生世世。我们将全然确信现在我们的行为举止,将会影响我们的未来经验。我们认识到我们具备宝贵人身,于此我们的行为并非完全被本能控制住,如同肉食动物进行猎杀或是狗急跳墙般。我们具备人类智力的才能,能够在何为有益与何为有害之间加以明辨,并且能够对此采取行动。我们也知道,这种机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旦死亡就失去了。

在我们死后,我们将继续存在。由于负面行为,我们可能以某种生命形式存在,而且没有能力去明辨何为有益与何为有害,只会一再地以本能般地去做出负面行为,这将会造成更多不幸与痛苦。取而代之的是,若我们拥有一种安全导向,便能透过灭谛与道谛而受到指引,前往摆脱所有痛苦与其肇因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能够持续拥有宝贵人身。

尽管我们旨在摆脱恼人情绪和无明等等,但此股驱使动力仍存留于我们的心续当中。尽管我们旨在实现灭谛,但现在的我们依旧无法全然地摆脱贪婪与愤怒等等,所以至少我们可以采取第一步。这个步骤就是,例如,当出现愤怒和想要对他人吼叫的感觉时,我们能够在有益与无益之间做出明辨,并且了解这将会是我们经历不幸的原因。所以,我们要避免去执行它。

这是初级范畴下士道之人的基本心理架构。如果想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各种善因来完成获得宝贵人身的条件,那么,正如各类文本所述,我们需要慷慨、耐力、恒心等等。此外,与我们的精神导师与佛法产生强烈连结,将会使这种趋向迈向成熟,并且当我们有幸获得宝贵人身之时而再次发生。

此外,我们还要进行祈愿。这是讲到积极力量的祈愿廻向,想要朝着获得宝贵人身的目标迈进。有许多像这样的祈愿文,例如:「愿我生生世世受到尊贵上师的庇佑与保护。」此处就是这些内容的意旨。

如果在此生期间,我们真正能够成为下士道之人的话,那么我们将在佛教之道上取得巨大的精神进展。我们不该认为这是一件细小容易的事,因为我们谈论的是一种真诚感,发自内心的理解与信念。这是一项杰出成就,诚如我们之前所见,我们自身乃是主要证人,得以判断和评估是否我们对此有所真诚,或者我们只是在自欺而已。

摘要

我们很容易对不同道界的概念不加理睬,而视为是某种奇异幻想,但如果我们要在佛教之道上取得进展的话,对我们来说,认真对待它们便很重要。我们可以利用易于理解的推理方式进行检视,确实有比我们看得更远、比我们听到更多的众生存在,而且没有理由认为为何没有其他存在的众生,能比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欢愉,能比我们感受到更多的疼痛。

一旦我们理解这一点,并且也确信业力的有效性,我们就必然会避免负面行为。不仅如此,我们也会乐意从事正向行为,为我们带来幸福快乐与善道来生。

Top